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鞍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鞍山,简称“马”,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33.7万人。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等殊荣。

2009年1月,马鞍山市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17座城市入选,马鞍山名列其中。2018年,马鞍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18.10 亿元。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地处北纬31°46′42″~31°17′26″与东经118°21′38″~118°52′44″之间;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市接壤;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具有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理位置。马鞍山市最北点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点在黄池镇水阳江中心航道线上,最西点为江心洲与和县之间长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点处于石臼湖中心线。全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6公里。

地形地貌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湖积、冲积平原区下段,宁芜断陷盆地的中—南段,为条带状及星散状低平丘陵—宽广平整的堆积阶地—坦荡低洼的河湖平原的地貌组合。马鞍山市总体地势较平坦,略有北高南低之势。区域内丘陵与平原呈不规则锯齿状作东北—西南向分布。山体主要由中生代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山势平缓,一般在150—250米。大致划分为三个区域:北部、东北部为丘陵区;中部为黄土质粘性土组成的阶梯状平台(阶地),即岗丘区;南部为长江各支流冲积平原、河湖平原区,地形平坦。马鞍山市境内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北部,向东、向北延伸至江苏省境内。区内海拔最高458.8米,为位于东北部当涂县博望镇与江苏省溧水县交界处的横山。西北部沿江地带,分布着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弧状小丘,依次为慈姥山、马鞍山、白壁山(人头矶)、西山、望夫山、宝积山、翠螺山。

水文

马鞍山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长江、慈湖河、采石河、雨山河、六汾河、姑溪河、青山河、黄池河、运粮河、丹阳新河、博望河等,以及其他小河、支流与人工沟渠,均属长江水系;湖泊有石臼湖、丹阳湖、双潭湖、雨山湖等;水库有大兴塘水库、东方红水库、葛浦塘水库、迟村水库、甘坝水库、风坳水库、石窑头水库等,水域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

气候

马鞍山市降水量与常年相近略偏少、气温正常,日照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市区年降水量1060.7毫米,比常年偏少5%左右。年降水日数129天,较常年偏多7天(市区),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数为3天(市区),与常年相近。年内日最大降水量为107毫米(市区),出现于7月13日。全年日照时数1838.3小时(市区),比常年略偏少。年平均风速为每秒3.3米。年蒸发量为1502.8毫米。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6.1℃,较常年偏低0.2℃;年内四季温度变幅不一,夏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他季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出现于7月29日(市区);年极端最低气温-5.9℃,出现于1月23日(市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马鞍山市市区年平均降水量1060毫米,形成大气降水总量约2.9亿立方米。河川径流总量达1.13亿立方米。长江流经市区西部,平均年过境径流量高达9794亿立方米,是发展工农业生产最可靠的水资源。境内长江水面达21平方公里左右。其他河流、湖泊、水库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1.51平方公里,池塘面积11.67平方公里,河流水面积5.7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丰富,其流速约0.525厘米/昼夜,流量为0.22立方米/昼夜。地下水一般在深度2米左右的含砂蓄水层中,砂层之下为含水量最高的淤泥层。另外,地下水位还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变动幅度约在0.2~0.5米之间。地下水的总流向,由地势高的东部向地势低的西部流入长江。

矿产资源

马鞍山矿区地处长江下游宁芜——罗河成矿带,是中国七大铁矿区之一。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硫铁矿、金矿、石膏、石灰土、钾长石、五氧化二矾、明矾石、高岭土和云母等。其中铁矿是马鞍山的主要矿产资源,矿区主要分布在南山、姑山、黄梅山等地,硫铁矿集中分布在市郊的向山、马山地区,总储量约19937.7吨。伴生的磷矿储量大,品位高,仅南山矿区储量即达53.1万吨。分布于向山地区的明矾石矿,储量达367.7万吨。截至2017年底,马鞍山市已发现40种矿种;其中,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29种,水汽矿产1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7种;其中,金属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24种。

动物资源

马鞍山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为飞禽类、水生动物和有害动物3大类。飞禽类有啄木鸟、白头翁、丹顶鹤、老鸨、喜鹊、画眉、大杜鹃、雀类、家燕类等。鸭科和鹭科的湖中水禽,有黄嘴白鹭、水田鸡、白鹳等。水生动物共有70余种,主要有中华鲟、扬子鳄、白鳍豚、江豚,胭脂鱼、长吻鱼、鲥、青、草、鲢、鳙、鳗、鳜、鲚、鲤、鲫、鳊等鱼类,以及蟹、鳖、虾、蚌等节肢类甲壳动物。此外还引进了淡水白鲳、加州鲈、斑点叉尾、杂交鲤、杂交鲫、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外来品种。

植物资源

马鞍山市植物资源有次生灌木野蔷薇、拔契、蕨类植物、君迁子、猫耳刺、野竹类、野杜鹃等,野生草本植物芝草、白芒草、蒿类、狗尾草、狼尾草、蓉草,野生药用植物野山楂、金银花、枸杞子、蒲公英、野菊花、苍耳子、夏枯草、紫苏等,自然和人工更新的针阔叶混交林树种有黑松、马尾松、火炬松、杉木、板栗、麻栗、杜英、马褂木、娈树、枫香、青桐、刺槐、乌桕、椿、黄檀、香樟及竹类、桑茶、油桐、桃、梨、苹果、柿、葡萄、杏等。城区内还有种类繁多的绿化植物和观赏植物,如法梧、樟树、榉树、榆树、木樨、水杉、冬青、枫杨、玉兰、柳树、桂花树、杜英、马褂木、女贞、红花继木、紫薇、木槿、紫叶李、青桐、青枫、红枫、黄山娈树、蜀桧、黄杨类球、红叶小檗球等。水生植物主要有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芦苇、灯心草、菱、藕、荸荠、慈菇、茭白、孤尾藻、眼子菜等50余种。[1]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8年底,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9.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4.24万人,乡村人口114.87万人。据抽样调查,全市常住人口233.7万人;城镇化率68.25%,比上年提升0.36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1.52‰,死亡率5.89‰,自然增长率5.63‰ [4] 。

民族

马鞍山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全市常住人口中有43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约1.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6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