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坝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坝镇,隶属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位于曲江区北部,东与大塘镇、沙溪镇接壤,南与乌石镇为邻、西与白土镇相接、北与浈江区乐园镇相毗连,行政区域面积188.8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马坝镇户籍人口114591人。

截至2020年6月,马坝镇辖7个社区、16个行政村。

民国时马坝镇先后改设曲江第一区署和第五区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曲江县第一区、马坝区。后分为马坝镇和马坝人民公社。

1979年,马坝镇为马坝公社所环抱。1983年11月,马坝公社改称马坝区。1986年12月,马坝区并入马坝镇。[1]

2019年,马坝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

中文名: 马坝镇

行政区划代码: 440205100000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

地理位置: 曲江区北部

面 积: 188.86 km²(2018年)

下辖地区: 7个社区、1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马坝街

电话区号: 0751

邮政区码: 5121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

火车站: 马坝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F

人 口: 114591人(2018年末户籍人口)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曲江县在马坝设外厢氵算溪都。

民国时,先后改设曲江第一区署和第五区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曲江县第一区、马坝区。

后分为马坝镇和马坝人民公社。

1979年,马坝镇为马坝公社所环抱。

1983年11月,马坝公社改称马坝区。

1986年12月,马坝区并入马坝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马坝镇辖7个社区、16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坝镇,位于曲江区北部,东与大塘、沙溪接壤,南与乌石为邻、西与白土镇相接、北与浈江区乐园镇相毗连,行政区域面积188.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马坝镇地处曲江中部,居曹溪河下游,地势由东向西南倾斜,属丘陵地貌。

水文气候

马坝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1℃,年降水量1600毫米。曹溪河流经12个管理区,于龙岗的大门山与水文出口注入北江河。

自然资源

马坝镇资源主要有煤炭、木材等。

人口

截至2018年末,马坝镇户籍人口114591人。

经济

1979年,马坝公社农村耕地面积2480.87公顷。粮食总产量16190吨。农业总产值不足300万元。作为新设县城的马坝镇有2个生产大队、10个生产队。2952户18604人。农村总劳动力623人。农村耕地面积65.33公顷,粮食总产量21.8吨。2000年,农村耕地面积1825.4公顷,粮食总产量15567吨,农村社会总产值,52850.39万元。

1992年,马坝镇工农业总产值1.563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0856亿元,占总产值的69.4%;农业产值4779.45万元,占总产值的30.6%。全镇有工业企业2796家,其中国营企业几十家,股份制、集体、个体企业2000多家。工业门类有冶金、铸造、机械、化工、选矿(锑、铜、铅、锌等)采掘、印染、印刷、建筑、建材、服装、缫丝、电力、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农业方面已形成油粘米、油菜、花生、黄豆、甘蔗、蚕茧、蔬菜、水果、蘑菇、“三鸟”、水产等商品基地。油粘米的加工出口已形成批量,成为该镇外向型企业之一。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53.34%,林业占0.76%,畜牧业占30.85%,副业占3.24%,渔业捕捞占11.81%。

马坝镇自古是粤北地区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之一,集商贸、旅游于一身,商业贸易活跃。有1座贸易中心市场和4个专业市场,总面积4190平方米。全镇商业户2445户。1992年底,集市贸易成交额3039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3100万元。

1979年,马坝公社有社队企业76个、从业人员1069人,企业总收人237.68万元,实交国家税金5.27万元,税后纯利润62.46万元。2000年,马坝镇的四级企业4767个、从业人员15638人,企业总收入8.4315亿元,实交国家税金981万元,税后纯利润9647万元。企业中私营和个体企业总收入6.9813亿元,占全镇企业总收人的82.8%;镇村企业总收人1.4502亿元,占全镇企业总收人的17.2%。

2019年,马坝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

交通

马坝镇是粤北仅次于韶关市的又一交通枢纽,京广铁路穿过镇中心经6个管理区广公路途经镇中心及4个管理区,与铁路相交错。

1979年,城区有水泥路面的街道3条,总长840米,其余街道均为土质路面。2000年有54条水泥路面的主要街道,总长37.8512公里。京珠高速公路在城南石堡设有韶关南站出入口。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79年,马坝镇有完全中学、初级小学、完全小学各1所。

1992年,马坝镇现有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农业中等专业科技学校各1所、普通中学5所、小学24所、少年体校1所、幼儿园7所,在校学生1.514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00年,马坝镇有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3所。

医疗卫生

1979年,马坝镇有县立医院、镇立卫生院各1家。

1992年,马坝镇医疗保健设施有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各1所、血防站和医疗站10多个。

2000年,马坝镇建有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镇卫生院各1家。

文体事业

1979年,马坝镇有电影院,灯光球场、图书馆邮电所各1个。

1992年,马坝镇有文化娱乐场所70多个。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客家山歌、采茶剧、摄影、舞狮和琴棋书画等。

2000年,马坝镇有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灯光球场、人民公园、沿堤公园、文化广场等豪华建筑多处。

脱贫攻坚

2019年,马坝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6户757人,其中2019年退出贫困户315户720人,剩余11户37人也于2020年4月完成退出程序,龙岗、水文、转溪三个省定贫困村也已退出省定贫困村行列。

卫生环境

2019年,马坝镇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农村公厕30座,完成户厕改造65户,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清理河道12公里、漂浮物约2000吨,完成山塘水库维修清淤7宗。联合多部门开展106国道、253省道和248省道道路环境及扬尘整治行动14次,清除陈年垃圾65吨,清拆违建1000平方,清拆窝棚22处共66平方。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马坝镇因境内马鞍山南麓有曹溪冲积的河滩地,俗称坝地,故名。

乐村坪在曲江县城北6.5公里。属马坝镇。骆姓最早在此置居,原称乐坪村,后称乐村坪,乐由骆谐音而来。

曹溪在曲江县城东南5公里。属马坝镇。因村处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带,村前有曹溪流过。又相传有乡人曹步良舍宅为寺,故唐六祖慧能居此,大兴佛法。古迹有南华寺,柳宗元有曹溪第六祖赐溢碑文。

演山在曲江县城东南9公里。属马坝镇。原称燕山,因三面环山形似燕窝形得名燕山,后谐音成演山氵算溪在曲江县城东偏南4.5公里。属马坝镇。因演山峡长,谷底溪流回转,故名转溪,后谐音成氵算溪。清康熙六年(1667年)设氵算溪都。

石峡文化

早在12.9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马坝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马坝先民就已在这片故土上渔猎种植、繁衍生息。

风景名胜

南华禅寺

南华禅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以东7公里曹溪河畔,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后屡经扩建,因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来寺居住而声名大振。1000多年来,仕人、文人墨客涉足南华寺者众多。1961年,南华寺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南华寺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今南华寺占地总面积约一千多亩,主体建筑群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为阶梯式中轴线对称平面布局。寺向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曹溪门、放生池(五香亭)、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东侧依次为钟楼、客堂、伽蓝殿、斋堂等;西侧依次为鼓楼、祖师殿、功德堂(亦称西归堂)、禅堂等。主体建筑院落外,北侧有卓锡泉(俗名九龙泉)、伏虎亭、飞锡桥;西侧有无尽庵、海会塔、虚云和尚舍利塔;东侧有中山亭、息心园、多宝阁、佛学院、禅堂。

视频

曲江区马坝镇站万人同跳《舞动中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