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縣仁和鎮
馬關縣仁和鎮位於馬關縣南部,距縣城19公里。東接馬白鎮沙尾沖、文華、雨波、花枝格村委會和夾寒箐鎮布都老寨、新堡寨村委會,南鄰小壩子鎮半坡村委會和河口縣橋頭鄉,西與木廠鎮博車、水尾、底麻、堡堡寨村委會相連,北靠大栗樹鄉倮灑村委會。全鎮轄13個村民委員會,184個村民小組。居住着漢、壯、苗、彝、回、瑤、傣、白、布依、蒙古、仡佬11個民族,常住人口33446人(2017年)。國土面積191.54平方千米。[1]
中文名稱: 仁和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
下轄地區: 轄13個村民委員會
電話區號: 0876(+86)
郵政區碼: 663700
地理位置:馬關縣南部
面 積: 191.54平方千米
人 口: 33446人(2017年)
方 言: 西南官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東部型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雲H
戶 數:8036戶
目錄
歷史沿革
仁和名稱由來:二百年以前,該地住有幾戶壯族,後由外地遷來周、施、林姓等八戶漢族,隨着人口的陸續增加,村民認為有必要在此開街,進行集市貿易,互通有無。於是村裡的長者商量,要使新開的街子買賣興隆,興旺發達,必須以仁義和氣為宗旨,於是就將此地命名為仁和街。當時有人以「仁和」二字為首,寫聯作賀「仁壽同登九天開化,和光普照四海逢春」。每逢新春佳節,村民多以此聯張貼,互敬互勉。仁和是鎮政府駐地,1930年為馬關縣中心區轄地,1931年屬第一區轄地,1934年擴大鄉鎮時改稱永仁鄉,1950年為馬關四區,1969年改公社為區,1988年廢區改為鎮。
投資環境
仁和鎮黨委、政府為發展地方經濟,在經濟建設中,進一解放思想,擺正位置,做好引導、協調、鼓勵和幫助工作,積極招商引資、築巢引風,樹立「你發財、我發展」的觀念,走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實現大發展的路子,對鎮外來投資者給予大力支持,在國家政策允許範圍內儘量簡化辦事程序,積極支持有利於仁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想、新觀點、新事物、新舉措,以創新的精神為外來投資者創造了寬鬆的投資環境。
鄉鎮概況
仁和鎮交通便利,馬客路(馬關至客田)穿境而過,是通往紅河州河口縣的主要通道;全鎮以農業為主,糧食主產稻穀、玉米、小麥。經濟作物有烤煙、甘蔗、茶葉、蔬菜等,其中烤煙是全鎮的重要支柱產業;全鎮林業用地共計6068.2公頃,有林地面積3560.5公頃,未成林地188.6公頃,宜林荒山地218.3公頃,森林覆蓋率22.4%。為進一步發展仁和經濟,鎮黨委、政府確定的鎮域經濟發展思路為:以糧、路、水為基礎,煙、畜為支柱,三七、經濟林果為補充,改善投資環境,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勞務輸出步伐,推進農村脫貧致富進程。
基礎設施
仁和鎮黨委、政府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實踐「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機遇,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四年共投入扶貧資金578.2萬元,新修農田水利溝渠5條,全長10.5公里,維修溝渠87條,全長121公里。建小水窖1201口,實施管引工程78件,解決了13個村委會45個村民小組,1200戶4930人,2100頭(匹)大牲畜的飲水問題。新修鄉村公路68條,全長179公里,維修公路114條,全長334公里;建成花果山至大嘎吉彈石路,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實施「兩改一同價」工程,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用電條件,實現了99.99%的通電率,建沼氣池1781口,為實現農村電氣化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狠抓脫貧奔小康示範村建設,共投資385.1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20萬元,州縣配套資金83.76萬元,群眾集資143萬元,投工投勞折資38.39萬元),建成了阿峨新寨、白果、三村等8個脫貧奔小康示範村。受益群眾557戶2158人,進一步加大了對周邊村寨的輻射帶動作用,建成「馬關古月宏」養牛場,2006年計劃存欄牛80頭,建成雙龍潭、坪子上等養豬專業村6個。
優勢資源
仁和鎮地理條件優越。全鎮地形大致呈葫蘆形,北窄南寬。中部和北部多屬山區,地勢較高,東南邊緣屬河谷區。海拔在458米至1761.4米之間。北部有木臘河由西向東橫穿境內,東部、南部邊緣有咪湖河、響水河環繞。從仁和鎮南部的老嶺壩、白果、沙壩、膩坡、大嘎吉、阿峨村委會地勢由高到低,傾斜延伸至咪湖河、響水河,自然條件和農業分布垂直變化較為明顯,具有「立體農業」的特點。仁和、木臘、格灑村委會海拔較高、氣候溫涼,東南部河谷區氣溫高,濕度大,具有較大的熱區開發價值,可種植甘蔗、香蕉、菠蘿、荔枝等。中部溫涼地區可種植烤煙、三七,2005年種植烤煙5793畝,收購煙葉12680.6擔,實現煙農收入721.9萬元,實現財政稅收144.38萬元。
郵電通訊
2005年,程控電話裝機容量900台,全鎮固定電話用戶總數達877戶,比上年增162戶,新增移動用戶200餘戶,通信服務網絡覆蓋面進一步提高。報刊、信件鎮政府駐地每兩天一送,其它村寨每星期送兩次,電報當日送達。設廣播電視站1所,閉路電視用戶數1875戶,可收看電視節目30套。
風土人情
仁和鎮居住着漢、壯、苗、彝、回、瑤、傣、白、布依、蒙古、仡佬11個民族,勤勞樸實的少數民族群眾在推動文明發展進步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阿峨新寨壯族群眾在勞動之餘創作的版畫,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受到了國內外人士的普遍讚譽。1975年以來,當地壯族農民共創版畫作品千餘幅,其中有271幅應邀參加「大連民族畫展」,15戶參加文化部「群星獎」,分別榮獲「銅牌獎」、「優秀作品獎」、「佳作獎」和「榮譽獎」,部分作品被《雲南畫報》、《雲貴民兵》和《文山日報》等報刊選登。2000年,阿峨新寨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並榮獲「省級文明村」稱號。2003年3月,部分優秀作品在昆明展出,得到了國內外藝術家的高度評價和人民群眾的喜愛。2004年創作出至今為止最大的一幅反映壯族民族風情的版畫《故居》(長2.5米,寬0〉8米),2005年在縣文化館有關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創作出套色版畫,已創作作品32幅,自阿峨新寨農民版畫誕生以來,已創作作品1200幅。苗族是全鎮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苗家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苗族文化他們創作的蘆笙舞紙馬舞等苗族舞蹈曾在文山州民族節暨馬關花山節開幕式上演出,2006年5月膩坡村委會由16人組成的蘆笙隊曾到丘北普者黑參加五一節慶祝活動演出表演,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當地群眾至今仍保留着過花山節的傳統習俗,每年正月期間,全鎮苗族群眾都要舉辦盛大的花山節,開展登山比賽,爬花杆、鬥雞、斗鳥、對山歌、舞蹈表演等各式各樣的活動,各民族群眾都來參與,全鎮形成了各民族大團結的良好局面。
集鎮建設
仁和鎮黨委、政府本着「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帶農」的小集鎮發展思路,於2000年引資開發了仁和鎮「仁興街」,總占地面積19910.72平方米,長821.28米,寬24米,共有建房用地242宗,已出讓58宗,出讓面積5220平方米。共回收資金170萬元,已動工建設49戶。成立了馬關縣市政監察大隊仁和中隊,嚴格執行《仁和鎮街道衛生、集貿市場、交通秩序管理規定》,認真治理「髒、亂、差」現象,努力改善鎮容鎮貌,投資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2005共籌集資金40餘萬元對仁和街老街道進行了改造,籌資4萬餘元安裝了仁興大街的路燈、設立了綠化帶,市政設施進一步完善,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
視頻
馬關仁和鎮出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