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克斯·恩斯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國藝術家
來源出處 原圖連接

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年4月2日-1976年4月1日),是一位德國畫家、雕塑家、圖像藝術家和詩人。他是達達運動和超現實主義運動的主要人物,也是20世紀前衛藝術的傑出人物 。 他在各種各樣的領域上工作,從電影到他在1925年率先的使用獨特“拓印法”繪畫的開創,使用碳筆在不同物體表面的拓印紋理作為繪畫的原材料。他曾經歷四度婚姻。[1] 恩斯特從未接受正統藝術教育,在大學主修哲學與心理學,他曾說,年少的他刻意避開某些學問,不願學習僅能用來謀生的技能,反而更投入於繪畫、煽動的哲學、冷僻的詩歌等。而這些旁人眼中無用的事物,都成了恩斯特日後的創作基礎。

生平和事業

恩斯特出生在德國科隆附近的布呂爾,父親是位聾人老師和業餘畫家。幼年時恩斯特就接觸了藝術。恩斯特就讀於波恩大學,學習文學,藝術史,心理學,精神病學和哲學等不同科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恩斯特被徵召入伍,戰爭使他對西方價值體系感到厭惡。軍旅生涯結束後,他便與摯友讓・阿爾普(Jean Arp)在德國科隆(Cologne)成立了達達主義。達達主義時期,恩斯特創作的《大象模里西斯》(The Elephant Celebes)傳達出濃濃的反戰意味。畫面中央的巨大物體,是大象、公牛、坦克、防毒面具的綜合體,後兩者都是一戰下的產物,上頭的雕塑、窺伺的眼珠,則代表掌權的政府。左方的旗杆空空如也,是恩斯特對當時民族與軍國主義的蔑視。

《大象模里西斯》的氛圍令人不安,表達了恩斯特在戰爭中經歷的創傷與反感,同時也被視為他踏入超現實主義的轉型之作。 超現實主義是從達達衍生的流派,由法國詩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創立於1924年。它追求心靈的解放,重視人的內在,如想像力、潛意識、夢境等,佛洛伊德的理論更是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借重的主題。而恩斯特的《大象模里西斯》正像一場夢,在看似毫無邏輯的組合中,透出一種奇異的美。

夢境與幻想 恩斯特在畫中剖析自我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經常在作品中使用重複的意象,恩斯特也不例外。他創造一種名為Loplop的生物,由鳥頭人身所組成。在《新娘的婚紗》(The Robing of the Bride)中,裸露的新娘頭部是一只貓頭鷹,暗紅色的羽毛披風給人壓迫的感受。恩斯特將自己化為左方護衛新娘的使者,中央的新娘則是他的愛人里奧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 此外,Loplop也大量出現在恩斯特的系列拼貼畫《A Week of Kindness》當中。他將Loplop解釋為「跟著自己的鬼魂,有時有翅膀,且總是以男性形象出現。」牠代表了恩斯特的另一個自我(alter ego),以各種面貌出現在他的奇想世界。而感受性極強的恩斯特,自小就受到幻覺的侵擾,他的創作靈感,一部分也來自童年記憶與幻象。在1924年的作品《Two Children Are Threatened by a Nightingale》中,盤旋的夜鶯同時象徵了恩斯特在1897年逝去的親人,以及他在發燒時所見的幻覺。恩斯特熱愛藝術,願將自己在精神上遭受的折磨,用破碎、詭異的組合誠實地表達。

恩斯特的一生可說圍繞著一個「反」字。年輕時他喜愛的學問乏人問津,達達主義抨擊戰爭,超現實主義則與理性相悖,他總是與時代格格不入。但恩斯特的創作沒遭社會厭棄,反而因這股叛逆聲名大噪,更在1954年獲威尼斯雙年展大獎。 他於1976年4月1日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85歲。

視頻

藝苑掇英 Max Ernst 馬克斯·恩斯特 (1891-1976) Dada Surrealism German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