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香鼬

中文学名: 香鼬
拉丁学名:Mustela altaica
别 称:香鼠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
科:鼬科
属:鼬属
种: 香鼬
亚 种: 4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1811
英文名称: Mountain Weasel

香鼬[1](学名:Mustela altaica)是鼬科、鼬属的动物。香鼬体形较小,躯体细长,颈部较长,四肢较短,夏季背毛棕褐色、腹部白色,冬季背腹界线不清,几乎呈一致黄褐色。

香鼬多单个活动,白天或夜间均活动,穴居,性情机警,行动迅速、敏捷, 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每年3-4月发情,每胎产6-8仔,通常栖息在森林、森林草原、高山灌丛及草甸,分布于亚种部分地区。香鼬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外形特征

香鼬体长20-28cm,尾长11-15cm,体重80-350g。体形较小,躯体细长,颈部较长,四肢较短,尾不甚粗,一般尾长不及体长之半,尾毛比体毛长,略蓬松。跖部毛被稍长。半蹠行性。前、后足均具5趾,爪微曲而稍纤细。前足趾垫呈卵圆形,掌垫3枚,略圆,腕垫一对。后足掌垫4枚。掌、趾垫均裸露。雄兽阴茎骨外形较不规则,基部侧扁,但末端1/3处急弯成钩,其右侧突出一膨大的结节。末端呈半圆“管”状。雌兽有乳头4对。

香鼬夏季上体毛色从枕部向后经脊背至尾背及四肢前面为棕褐色。颜面部毛色暗,呈栗棕色。腹部自喉向后直到鼠鼷及四肢内侧,为淡棕色,与体背形成明显毛色分界。腹部白色毛尖带淡黄色调。上、下唇缘、颊部及耳基白色。耳背棕色。冬毛背腹界线不清,几乎呈一致黄褐色。尾近末端毛色偏暗。

香鼬的头骨吻部较短,脑颅部较大。两眶前孔之间的宽度显然大于吻端至眼眶前缘长度的1/3。鼻骨略呈三角形,其前中部骨缝低凹,前颌骨呈窄条状,止于鼻骨前端。眶后突之后狭缩处较凹陷。矢状嵴、人字嵴不明显。乳突较低矮。听泡为长椭圆形,两听泡内侧几乎平行。

香鼬牙齿的齿式=34。上颌门齿横列。犬齿较长,为裂齿高度的两倍,略向后弯曲。裂齿甚发达,齿冠似刀状,前缘内侧小尖明显。臼齿窄而长,约为裂齿的1/5,横列。内外叶小尖明显[2]

生活习性

香鼬多单个活动,白天或夜间均活动,以晨昏时分更为活跃。栖居洞穴内。喜欢穴居,但自己并不善于挖洞,常利用鼠类等其他动物的洞穴为巢,或者栖居于岩隙里、乱石堆或树洞中。产子的洞穴附近还常有避难洞穴、贮食洞穴等。性情机警,行动迅速、敏捷,善于奔跑、游泳和爬树。

香鼬的觅食区域比较广泛,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如鼠兔、黄鼠等,也上树捕捉小鸟,或潜水猎食小鱼[3]

栖息环境

香鼬通常栖息在森林、森林草原、高山灌丛及草甸,同时亦见于3000米的高山荒漠地带,河谷地区,但以草原地区更为常见。

繁殖方式

香鼬一般每年在3-4月发情交配,妊娠期大约为30-40天,5-6月生产,幼仔产在洞穴中,每胎产6-8仔,幼崽两个月龄时能独立生活,1岁达到性成熟,寿命8-10年[4]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

中国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宁夏、青海、新疆、四川、甘肃、西藏等地。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香鼬东北亚种 Mustela altaica radde Ognev, 1928
2 香鼬指名亚种 Mustela altaica altaica Pallas,1811
3 香鼬锡金亚种 Mustela altaica temon Hodgson, 1857
4 香鼬柴达木亚种 Mustela altaica tsaidamensis Hilzheimer, 1910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其栖息区内较为常见,但不是很多,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香鼬在中国西藏分布极广,比如在林周、仁布县曾3次观察到4只。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视频

香鼬速度太快了,兔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香鼬突袭而来!

自然界中可爱迷人的香鼬

参考资料

  1. 香鼬(附图),快资讯,2020-04-03
  2. 香鼬外形特征,360个人图书馆,2012-12-26
  3. 香鼬生活习性,360个人图书馆,2012-12-26
  4. 香鼬繁殖,360个人图书馆,2012-12-26
  5.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