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香港九龙体育馆

香港九龙体育馆,也称为红磡体育馆(简称红馆),是中国香港地区的综合室内多用途比赛、演艺场馆,位于九龙油尖旺区红磡畅运道9号、港铁红磡站平台上,1983年4月27日开幕,现时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 [1]

香港体育馆外形上阔下窄像一颗钻石或倒转的金字塔,内里设有12,500个座位,场内并无任何支柱。

从开放时期开始至今,已有上百位明星来红馆举办演唱会。

中文名称: 香港九龙体育馆

类 别: 综合场馆

地 点: 香港九龙

竣工时间: 1981年8月

开放时间: 1983年4月27日

别 称: 红馆

面 积: 1680平方米

座位数: 固定座位10500

首场演唱会: 许冠杰

首次乐队演出: 温拿乐队

首位女歌手: 邓丽君

内地首位歌手: 那英

目录

场馆结构

外型

香港体育馆外型独特,像一座倒置的金字塔,是全港最触目的建筑物之一。场馆的室内结构,没有一条支柱,既使观众视线不受任何事物阻碍,也充分利用1,600平方米的空间来设置四边可容纳逾万人的观众席。

结构

  • 表演场

-面积:41米x41米 -最多可设位:12,500 -地面:混凝土 -地面负荷:每平方米1,800千克 -楼高:23米

  • 设备:

-各式组合式表演台 -高悬中央的电视放映系统 -各式新型的舞台及技术设备

设施

香港体育馆的设施主要由大型多用途室内表演场馆及多个活动室所组成。共有3间活动室及一间贵宾室设于体育馆大楼,可用作举行酒会、记者招待会等节目相关活动;体育馆则设有4个化妆间及两个更衣室。

多用途室内表演场馆

多用途室内表演场馆(舞台)设有12,500个座位,另有贵宾室。表演场可依照主办者要求,装置成中央(四面台),正面或闸角位(三面台)等编排,以进行不同类型活动。表演场的混凝土地面亦可依照要求而铺上木地板或胶地席,以进行如篮球或排球比赛等活动,亦可搭建舞台,供演唱会等文化活动使用。

同时,场馆中央部分悬挂了巨大的银幕,可用作即时播放场馆内进行中的活动。高悬在表演场内的中央四面全彩色投影系统显示荧屏可展示近镜特写、凝镜、慢镜和重播等画面,亦可作为计时、传递讯息及清楚显示运动赛事的分数。

观众席

香港体育馆设有4面观众席,闸口以5种颜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及咖啡色闸分辨,一般在活动的入场券上印上座位所处段落及颜色以兹识别。体育活动及部分演唱会多数开放全部4面观众席,即所谓“四面台”,而部分活动则只使用3面观众席,余下一面作为后台,即“三面台”。体育馆共有10,500个固定座位,其余2,000个座位为拉出式,可于进行部分比赛或活动时隐藏于观众席下,而在部分演唱会等活动,则可增加临时座位。

从1983年4月启用至2006年3月间,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活动共有超过4,300项,入场观众共有约32,000,000人次。香港体育馆一直有甚高使用率,在2005至2006年度,使用率达96%。场馆是一个边长43米的混凝土地面。在不同类形的表演时,场馆的地面或会铺上一些覆叠性的地面,例如场馆进行羽毛球、篮球、排球及溜冰等的时候,以便活动的进行。此外,场馆的地面能承受每平方米1,800公斤(1,800kg/m2)的压力,是一般的工业大厦未能做到的。地面对压力的兼容性能使在进行演唱会及类似表演时舞台的升降台及广播系统的设计和摆设上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场馆内亦设有不同的技术性设备及一部四方向的彩色电视投影系统,用来将台上表演者的容貌投射在荧幕上,以便在后排高处的观众(该等观众常被演出者称作山顶(上)嘅朋友)亦能清楚看见演出者的容貌。

接待室

香港体育馆设有一个宾客接待室(或称贵宾室),供场地租用机构使用,在活动举行前或休息期间以接待来宾或传媒记者之用。东亚运动会改善工程后,接待室面积约160平方米,可容纳约120人。

辅助设施

体育馆设有3个活动室,面积由33.5至187平方米,可容纳60人,并设有扩音系统及电话插座等设备。体育馆共有4个化妆间,2个更衣室,化妆间面积由16至207平方米,更衣室面积为93平方米,皆设有全身镜、电话插座、淋浴设备及洗手间等设备。体育馆外设有露天广场,面积22,000平方米,可作为辅助表演场地之用,以举办酒会、展览、嘉年华会等户外活动。香港体育馆设有露天和有盖两种的场地,可供进行会议及展览之用。其可折叠式的开放式舞台,让该场地成为一个理想的公共集会场地,例如举行电视直播开幕典礼等。

售票方式

城市电脑售票网售票处设于香港体育馆广场基座平台,出售任何于售票网发售的活动门票。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30分,当体育馆有表演节目举行时,则延长开放时间至节目开始后半小时。

视频

重温刘德华第一次拿影帝的时刻,整个红馆沸腾了,向太那时好年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