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水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香水兰,干燥的全草,茎多子直,少分枝,呈圆柱形或扁压状,直径1.5~4毫米。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纵纹及明显的节,节不膨大。

质脆,易折断,折断面类白色,可见韧皮部纤维伸出,

木质部有蔬松的孔,中央有髓;有时中空。叶片多皱缩,

破碎,完整者多呈3裂,中央裂片较大,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无毛,

色暗绿或微带黄,质薄而脆,易破碎。气微香,味微苦。

以干燥、叶多、色绿、茎少。未开花、香气浓者为佳。

别名

茴(《诗经》),兰(《毛诗传》),兰草水香(《本经》),都梁香(李当之《药录》),大泽兰(《雷公炮炙论》),燕尾香香水兰(《开宝本草》),孩儿菊千金草(《续古今考》),省头草(《唐瑶经验方》),女兰香草(《纲目》),醒头草(《得配本草》),石瓣针尾凤(《广东中药》)。

入药部位

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地上部分。

性味

辛,平。

①《本经》:"味辛,平。

②李杲:"味甘,性寒。"

③《医林纂要》:"苦辛甘,寒。"

④《本草再新》:"味苦辛,性微凉,无毒。"

归经

入脾、胃经。

①《纲目》:"足太阴、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③《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鲜者3~5钱)。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稍长。茎直立,高70~120厘米,下部光滑无毛。叶对生;

在下部的叶常枯蒌;中部的叶有短柄,通常3深裂,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长5~9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无腺点,

沿脉疏被柔毛,揉之有香气;上部叶较小,通常不分裂。头状花序排列呈聚伞花序状;

总苞长6~8毫米,总苞片10枚左右,2~3列,外列的甚短,内列者较住,膜质,

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常带紫红色;每个头状花序具花4~6朵;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

花有冠毛,冠毛均比花冠为短;花冠白色,长5~6毫米,先端5齿裂,裂片长不及1毫米;

雄蕊5,豪药,不露于管外;子房下位,柱头2裂,伸出花冠外。

瘦果圆柱形,长约3毫米,有5棱,熟时黑褐色。

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主治功效

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

①《本经》:"主利水道,杀蛊毒。"

②《翟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

③《别录》:"除胸中痰癖。"

④《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

⑤李杲:"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胆"字疑为"脾"字)瘅。"

⑥《纲目》:"消痈肿,调月经。"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

⑧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

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1]

禁忌事项

阴虚血燥,气虚腹胀者慎服。

药物鉴别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长20-100cm,直径2-5mm。

表面黄棕以或黄绿色,有明显的节及纵棱线,[2]

节间长3-7cm;质脆,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地对生,多皱缩破碎,

完整叶展一后,通常3裂,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边缘有锯齿,表面绿褐色或暗绿色。气芳香,味微苦。

以后嫩、叶多、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主要价值

药用部位:佩兰的全草,性平,味辛,利湿,健胃,清暑热。

功能主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

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用药禁忌:①阴虚、气虚者忌服。②《得配本草》:胃气虚者禁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