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馆 |
馆(拼音:guǎ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
最早见于战国文字 。
本义是接待宾客的房舍,作动词,有接待、安置义,引申为华丽的住宅、官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馆
外文名称; Home
部首; 舌
拼音; guǎn
笔画; 16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食,官声。食本义是进食;吃,表明与进食有关,战国时期的文字材料已见"馆"字,但是声符省作"¤",这与同时期单用的"官"字省写形式一致。汉隶以下承小篆。现代偏旁"飠"简化作"饣","馆"字类推作"馆"。本义是接待宾客的房舍,作动词,有接待、安置义。《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引申为华丽的住宅、官署,近现代一些接待公众的活动场所也多称为"馆"。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客舍也。从食官声。《周礼》:五十里有市,市有馆,馆有积,以待朝聘之客。古玩切。
说文解字注
客舍也。
《郑风》、《大雅》传曰:馆,舍也。按:馆古假观为之,如《白虎通》引于邠斯观,又引《春秋》筑王姬观于外。沈约《宋书》曰:阴馆前汉作观,后汉、晋作馆。东观馀论曰:《汉书·郊祀志》作益寿延寿馆。《封禅书》云:作益延寿观。《汉书》衍一寿字耳。自唐以前六朝时,凡今道观皆谓之某馆,至唐始定谓之观。
从ʊ宫声。
古玩切。十四部。
《周礼》:"五十里有巿。巿有馆。馆有积。㠯待朝聘之客。"
遗人职:凡宾客会同师役,掌其道路之委积,五十里有巿,巿有ʱ馆,ʱ馆有积。郑云:˫馆,楼可以观望者也。以观望释馆。《释名》曰:观者,於上观望也。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音贯。《玉篇》:客舍。《诗·郑风》:适子之馆兮。《礼·曾子问》:公馆复,私馆不复。注:公馆,若今县官舍也。《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馆,˫馆有积。
又《西京杂记》:公孙弘开客馆,招天下之士。一曰钦贤馆,德任毗赞佐理阴阳者居之。次曰翘材馆,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次曰接士馆,一善一艺者居之。
又《周礼·春官·司巫》: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馆。注:蒩之言藉,祭食有当藉者。馆所以承蒩,谓若今筐也。
又重馆,地名,在今山东鱼台县。《左传·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馆。
又与管通。《仪礼·聘礼》:管人布幕於寝门外。注:管,犹馆也。
又《集韵》《韵会》$古缓切。音管。义同。
又叶扃县切。音睊。徐干《齐都赋》:后宫内庭,ᣕ妾之馆。众伟所施,极功穷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