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應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饒應祺 |
饒應祺,多用於中國人名,最為知名者為晚清政治家[1]、新疆巡撫饒應祺(1837—1903),字子維,號春山;湖北恩施城關人[2],清拔貢,1877年因軍功擢同州(今大荔)知府,1884年調任甘州(今張掖)知府,引黃河水灌田,大興水利農墾,1885年調任蘭州道,着重整頓財稅,獎勵工商,地方經濟恢復迅速,1896年升任新疆巡撫,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等銜,經營新疆10餘年,使全疆和平統一,1902年,調任安徽巡撫,1903年1月16日,病故於哈密途中,享年76歲;《清史稿》列傳二百三十五有傳[3]。
外文名 ;raoyingqi
民族 ;漢族
逝世日期;1903年1月16日
代表作品;後人輯有新疆巡撫饒應祺稿本文獻集成
職業 ;清末政治家、新疆巡撫
別名 ;字子維、號春山;
出生日期;1837年
出生地 ;湖北恩施
姓名 ;饒應祺
國籍 ;中國清朝
目錄
1人物簡介
2人物傳記
3人物評價
1人物簡介
饒應祺(1837—1903),字子維,號春山,湖北省恩施老城東正街三義宮巷人。
自小聰明好學,12歲入縣學,14歲中秀才,入選貢生,由候補訓導薦為國子監學正,同治元年(1862年)中舉人,授知縣銜,任刑部江西司行走,因父喪回鄉服喪未到任,後入
兩湖總督李鴻章幕僚。
同治六年至甘陝總督左宗棠軍中供職,隨左攻克金積堡、巴燕戎格等地,屢立軍功,擢為知府。光緒三年(1877年)任同州(今陝西大荔)知府,組織百姓興修水利。
光緒十年任甘州(今甘肅張掖)知府,設紡織局,孤嫠所,捐廉俸購紡織機,州民穿用有餘。光緒十一年任蘭州道台,並代理按察使職。光緒十五年調新疆喀什喝爾道,後改任
鎮迪道(今烏魯木齊)道台,仍兼按察使職;光緒十七年任新疆布政使;光緒二十一年升任新疆巡撫。
饒應祺在甘肅、新疆任職中,賑濟災民,興修水利,獎勵農墾,振興教育,廣興實業,肅整吏治,充實邊防等卓有建樹。時沙俄兵逼進新疆邊卡,應祺與總督魏光燾、伊犁將
軍長庚效仿「東南互保」辦法,與各國領事締結互保條約,並調重兵布防,俄軍自退,領土得以保全。
光緒二十八年調任安徽巡撫,赴任途中,於次年一月十六日病故新疆哈密,靈柩運回恩施,葬於城郊黃泥壩,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葬墓被毀。
2人物傳記
饒應祺,字子維,湖北恩施人。幼穎悟好學,試作渾天儀,旋轉合度。年十二,入邑庠,益究心經世學。咸豐九年,粵寇石達開自湘、鄂犯蜀,道恩施,應祺率鄉團助城守。
由候選訓導議敘國子監學正。同治元年,舉於鄉,揀選知縣,援例為主事,分刑部。父卒,廬墓側。服闋,陝甘總督左宗棠檄參軍幕。以克金積堡、巴燕戎格諸處功,擢知
府。光緒三年,署同州知府。時秦、晉亢旱,赤地千里,饑民洶洶,遮道不得前。應祺諭之曰:「此來賑汝飢耳!譁變者殺無赦。」乃捐俸錢為官紳倡,弛重糶禁,旬日得糧
七十餘萬石,又截留他省糧運以助不繼。復為招流亡,定墾章,給牛種,蠲雜稅。歲稍轉,教民興水利,勤樹植,設義倉,行保甲。又規復豐登書院,創修府志,文化蔚興,
士民為立生祠。
左宗左宗棠疏薦應祺守絕一塵,才堪肆應,請以道府簡補。十年,授甘州知府。陝西自軍興,兵差旁午,設里局董之,凡四十一州縣大困。上命巡撫邊寶泉赴陝查辦,疏留應
祺理其事。應祺量道路沖僻定收支之數,分別兵流,掃浮汰冗,歲省數十萬兩。是年冬,抵甘州任,賑饑勸學,設織紡局、孤嫠所,革徵草之弊,復七斤一束舊章。十一年,
遷蘭州道。瀕行,士民攀轅留行,多泣下者。旋署按察使。嚴搶嫠為婚之禁,擒督署差弁及鄉人楊營弁置之法。手訂清理庶獄章程,以詔群吏,視其功過而黜陟之。
十五十五年,調新疆喀什噶爾道,改鎮迪道,兼按察使銜。十七年,署新疆布政使;十九年,實授。新疆兵燹後,民物凋弊,地多荒棄。伊犁故腴壤,回屯舊八千戶,四不存
一。應祺建議伊犁將軍給新裁錫伯、索倫兵牛糧,使之屯種;給新裁察哈爾、厄魯特兵羊馬,使牧放;並招致關內災民,按丁授地,實行寓兵於農之法。羅布淖爾者,舊史所
稱星宿海也,漢為且末、尉犁、婼羌諸國地,東西廣千六百餘里,南北袤千里或數百里,自陽關道梗,其地遂成甌脫。應祺建議巡撫築蒲昌城,設英格可力善後局、卡克里克
屯防局,招徠漢回客纏,通道置驛,建堡濬渠,教以耕織。又請改防軍為標營,定額徵糧石每年折色之法,畫一錢法。
俄領俄領事原議駐吐魯番,後求移駐省垣,將軍、巡撫難之。應祺謂:「此不必爭。我所應爭者,洋商稅則須與華商一律,同時議定。新省毗連英、俄,陸路進口地不一,北
道伊犁,南道喀什,應設關,各以本道為監督;塔城、烏什、葉爾羌應設分卡,歸各道兼轄。」均如議行。南路初設領署,應祺貽書伊塔、喀什兩道曰:「交鄰之道,莫先於
自治。我之用人行政,使彼族聞而敬服,則遇事不至以非禮相要,此為折衝禦侮第一要義。飲食往還,平時貴以情誼相聯。至華洋訴訟,必先得華民是非曲直實情而後與之
爭,庶可關其口而奪之氣。一詞稍偽,彼將執以相例,而全案皆虛矣。情以籥之,理以盾之,又其次也。」新疆向受協餉,每苦款絀,應祺開源節流,數年庫儲逾百萬。
二十二十一年,河、湟回煽亂,蔓延甘、涼諸郡,其別股萬餘謀西竄。上命應祺署新疆巡撫,應祺檄提督牛允誠防安西、玉門諸處,拒寇境外。回酋劉四伏果竄玉門之昌馬,
遇允誠軍,戰數不利,盡棄輜重,逾雪山西逸。應祺遣參將李金良要之紅柳峽,生擒劉四伏,降其眾八千,安置於羅布淖爾,設軍鎮撫。同時庫車回謀起事,寧遠回亦以爭新
教相仇殺,洶洶思變。應祺皆先期撲滅,故四伏無內應,卒就殲。上嘉其功,實授巡撫。
應祺應祺以新疆僻處國西北隅,密邇強俄,士卒眾而器械窳,生齒繁而司牧少,不足以固吾圉,乃購快槍萬枝於德國,而設機器廠製造子彈,奏設左右翼馬隊為游擊師。又開
辦于闐、塔城金礦,墾荒田,開渠井,廣興實業,凡有利於民生者,皆次第舉。自是地利盡辟,兵備有資,較初建行省時迥異矣。
拳匪拳匪亂起,俄兵自薩馬進逼邊卡,應祺會總督魏光燾、伊犁將軍長庚仿東南各省,與各領事結互相保護之約,俄兵乃退。議成,應祺應詔陳言,略謂:「古今中外治法務
在求實。舊章非無可守,守之不以實,成法亦具文;新法非不可行,行之不以實,良法亦虛飾。心之實不實,宜於行事之實不實驗之。」逾年,詔設武備學堂,編立常備、續
備、巡警各軍。應祺主操練用新法,器械用新式;人惟求舊,必樸實勤奮久於戰陣者,方可入選。上疏極論之,並謂:「中國習洋操三十年,一敗於日本,再敗於聯軍,為務
虛名而貽實禍之證。」所言皆切中時弊。
而尤而尤齗齗於界約,不少遷就。帕米爾高原,國境也,有高宗御製平寇碑,立於蘇滿。英、俄交覷其地,而俄人先竊據之。應祺官布政使時,商之巡撫,以理退俄兵,遣軍
戍焉。俄人悔失計,日聒於總署,要我撤兵。應祺持不可,謂:「我自守門戶,其理直。我退則英必至,英來則俄又必爭,是息事而益多事也。」後竟如應祺言。坎人求租種
莎車屬喇斯庫穆荒地,應祺謂:「坎本我屬,宜示懷柔。其在玉河卡倫外者,可允其租墾,納賦比於華人;其在玉河東北屬邊內者,宜卻之,防後患。」總署與英使議界約,
以坎部讓與印度,而塔墩巴什帕米爾及喇斯庫穆全境皆讓與中國。應祺抗言:「喇本我地,不得謂之讓。」而俄人轉謂中國以喇地讓與英人,利益宜均,以兵威相脅。應祺飭
屬嚴備邊,而以議租原委及議約界限詳諭之,俄人始無辭。
應祺應祺官西疆久,闢地安民,屢請建官設治以資鎮撫。二十八年,復疏言:「新疆自光緒四年改建行省,土地日辟,戶口日繁,原設州縣,轄境遼遠,非增設府,不足治
理。西四城喀什噶爾道:疏勒州為極邊重要,請升為府;距府百八十里之排素巴特地屬唐伽師城,改為伽師縣;莎車地廣而腴,英商麕集,請升為府:府南為澤勒普善河,增
設澤普縣;府西南色勒庫爾為古蒲犁國,實坎巨提出入要路,又與英、俄接壤,請設蒲犁分防通判;距于闐縣四百里之洛浦莊,增設洛浦縣;嗎喇巴什為古巴爾楚地,改為巴
楚州。東四城阿克蘇道:溫宿州為南疆要衝,請升為府;舊城巡檢升為溫宿縣;距縣四百八十里之柯爾坪,增設柯坪縣丞;焉耆府南六百三十里布古爾分防巡檢為古之輪台,
請分設輪台縣;卡克里克縣丞,其地為古婼羌國,改設婼羌縣;庫車土地廣沃,請改為州;州南沙爾雅增設沙雅縣。北路阜康縣之濟木薩縣丞,富庶逾於縣,舊驛名孚遠,升
為孚遠縣;距吐魯番二百四十里之辟展巡檢地為古鄯善國,升為鄯善縣;昌吉縣所屬之呼圖壁巡檢向收錢糧,請改為縣丞。計升設府三,改直隸州二,增通判一、縣九、縣丞
二。」又奏增設鄉試中額二名,會試中額一名,暨各府學官學額,先後皆議行。是年,調安徽巡撫,行抵哈密,病卒,賜恤如例。
3人物評價
饒應祺從考中舉人起步,授知縣銜,任刑部主事,後到清末名將左宗棠軍中任職,因軍功擢升知府,在我國西部邊地為官四十餘年,任道台、布政使,直至新疆巡撫,是湖北
恩施歷史上第一位封疆大吏,他到新疆時為開發新疆,便把恩施的能工巧匠帶去一百多人,在新疆興水利,固邊防,政績突出。
饒應祺在新疆巡撫任上,與俄、英(占領印度)兩國在邊界問題上他據理力爭,為收復兩國侵占的中國領土並最終劃定與俄、印兩國邊界,其當時繪製的新疆勘輿圖,成為中
國與俄、印兩國領土邊界認定的鐵證之一,以至新中國成立後為邊界勘定留下了依據,而受到周恩來總理稱讚。
參考資料: 1. 清史稿·饒應祺傳
2. 四月槐花開:再訪饒應祺墓
詞條標籤: 人物清朝大臣政治家清朝人物湖北人物官員
參考來源
- ↑ 饒應祺,多用於中國人名,最為知名者為晚清政治家,國力策劃-weixin.qq.com - 2016-11-14
- ↑ 新疆巡撫饒應祺(1837—1903),字子維,號春山;湖北恩施城關人,新疆巡撫饒應祺(1837—1903),字子維,號春山;湖北恩施城關人
- ↑ 1903年1月16日,病故於哈密途中,享年76歲;《清史稿》列傳二百三十五有傳,知乎 - zhuanlan.zhihu.com/p...- 202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