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飛龍掌血 - 芸香目芸香科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飛龍掌血 - 芸香目芸香科植物

飛龍掌血(學名:Toddalia asiatica (L.) Lam.)是芸香科,飛龍掌血屬植物。來源為芸香科植物飛龍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am.的根,主要有散瘀止血,祛風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

名稱:飛龍掌血(植物名實圖考)黃肉樹(台灣),三百棒(湖南、貴州),大救駕、三文藤、牛麻簕、雞爪簕、黃大金根、簕鈎(廣東),入山虎、小金藤、爬山虎、抽皮簕、油婆簕、畫眉跳、散血飛,散血丹、燒酒鈎、貓爪簕(廣西〕,溫答(廣西壯族語音),亦雷 (廣西瑤族語音),八大王(貴州),見血飛、黃椒根、溪椒(四川),刺米通(雲南)牛丹子(海南特色野生果樹、藥材和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及利用) 生于山坡、路旁、灌叢中或疏林中。分布於我國華南、華東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飛龍掌血

拉丁學名; Toddalia asiatica (L.) Lam.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芸香目

亞目; 芸香亞目

科; 芸香科

亞科; 飛龍掌血亞科

屬; 飛龍掌血屬

種; 飛龍掌血

分布區域; 分布於我國華南、華東等地。。

形態特徵

老莖幹有較厚的木栓層及黃灰色、縱向細裂且凸起的皮孔,三、四年生枝上的皮孔圓形而細小,莖枝及葉軸有甚多向下彎鈎的銳刺,當年生嫩枝的頂部有褐或紅銹色甚短的細毛,或密被灰白色短毛。小葉無柄,對光透視可見密生的透明油點,揉之有類似柑橘葉的香氣,卵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5-9厘米,寬2-4厘米,頂部尾狀長尖或急尖而鈍頭,有時微凹缺,葉緣有細裂齒,側脈甚多而纖細。花梗甚短,基部有極小的鱗片狀苞片,花淡黃白色;萼片長不及1毫米,邊緣被短毛;花瓣長2-3.5毫米;雄花序為傘房狀圓錐花序;雌花序呈聚傘圓錐花序。果橙紅或朱紅色,徑8-10毫米或稍較大,有4-8條縱向淺溝紋,干後甚明顯;種子長5-6毫米,厚約4毫米,種皮褐黑色,有極細小的窩點。花期幾乎全年,在五嶺以南各地,多於春季開花,沿長江兩岸各地,多於夏季開花。果期多在秋冬季 。

生長環境

從平地至海拔2000米山地,較常見於灌木、小喬木的次生林中,攀援於它樹上,石灰岩山地也常見。

分布範圍

產秦嶺南坡以南各地,最北限見於陝西西鄉縣,南至海南,東南至台灣,西南至西藏東南部。

主要價值

植物用途

成熟的果味甜,但果皮含麻辣成分。根皮淡硫黃色,剝皮後暴露於空氣中不久變淡褐色。莖枝及根的橫斷面黃至棕色。木質堅實,髓心小,管孔中等大,木射線細而密。桂林一帶用其莖枝制煙斗出售。

藥用價值

全株用作草藥,多用其根。味苦,麻。性溫,有小毒,活血散瘀,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治感冒風寒、胃痛、肋間神經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咯血等。

根皮的煎煮液製成針劑肌注,或疼痛部位穴位注射,對慢性腰腿痛有良好療效。

根皮和莖皮含小檗鹼及benzylisoquinolines類生物鹼:chelerythrine (=toddaline)、dihydrochelerythrine、toddalinine;又含香豆素:toddalactone、isopimpinellin、pimpinellin、aculeatin、bergapten、toddaculine、luvangetin等;又含citronellal、linalool等精油。

藥理作用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祛風除濕,消腫解毒。

根皮: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肋間神經痛,胃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外用治骨折,外傷出血。

葉:外用治癰癤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根皮3~5錢,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適量,搗爛或研末敷患處。鮮葉適量,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根、葉均含白屈菜紅鹼,為神經肌肉毒,對心臟也有抑制作用。對豚鼠小量可引起流產,大量引起麻痹、死亡。根可用於治療停經。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腰腿疼痛

採用1:1三百棒注射液(每支2毫升),每次1~2支,每日1次,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共觀察40例,其中肌肉注射29人,穴位(腎俞、大腸俞、次髎、承山)注射11人,除1例脊椎結核無效外,其餘39例均有顯著止痛作用。治療後經6個月觀察,疼痛未再復發者17例;雖有復發,但疼痛程度減輕,發作次數減少者22例。使用中未發現副作用和毒性反應。

藥用

【基諾藥】toddalia asiatica賣丘賣勒:莖杆治跌打損傷,骨折,肋間神經痛,風濕腫痛《基諾藥》。呂秋呂臘:根,莖治骨折,跌扑損傷;葉外治風濕性關節炎[3]。

【瑤藥】過山漂:用於風濕骨痛,跌打損傷[4]。走血風:用於風濕骨痛,鶴膝風,神經痛,偏癱[6]。治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偏癱《桂藥編》。走血楓根:主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肋間神經痛,胃痛及風濕偏痛《民族藥志二》。

【彝藥】出列,稱木魯帕:根主治胃腸出血,風濕關節痛,外傷出血,跌打傷,血崩,經閉,傷風咳嗽,疥瘡《彝植藥續》。莖藤:跌扑打傷,胃脘寒痛,瘀血腫痛,寒濕痹痛《哀牢》。飛龍掌血,見血飛:根皮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肋間神經痛;葉外用治癰癤腫痛《大理資志》。

【傣藥】嗎壓藤(西傣):根、皮治刀傷出血,骨折扭傷,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胃痛,腰腿痛《滇藥錄》。用於骨折,刀傷出血,胃痛,腰腿痛《滇省志》。嗎壓藤:根、皮主治刀傷出血,骨折,扭傷,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胃痛,腰腿痛《民族藥志二》。

【景頗藥】自嗟壘:根主治風濕《民族藥志二》、《滇藥錄》。

【景頗藥】根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胃痛《滇省志》。

【哈尼藥】拉披歌:根治跌打,外傷出血《滇藥錄》。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滇省志》。拉披歌:根主治跌打風濕,外傷出血《民族藥志二》。

【拉祜藥】根莖治跌打損傷,菌痢,瘡癤腫毒外傷出血《滇藥錄》。出墨拐:根或根皮治腎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胃痛,吐血不止,鼻衄,刀傷出血,閉經,崩漏,接骨《拉祜藥》。根或根皮用於腎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滇省志》。墨拐:根或根皮治腎炎,骨濕骨痛,跌打損傷;葉治毒蛇咬傷,癰癤腫毒《哀勞醫藥》。柱瑪卻根:主治跌打損傷,風濕麻木《民族藥志二》。

【苗藥】Ghab jionx bul saob xaof gax bas(嘎龔布梭學嘎八):根接骨,跌打損傷《苗藥集》。郎昌:根、莖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菌痢,瘡癤腫毒,外傷出血《滇藥錄》。白苦木:治阿米巴痢疾,胃痛,牙痛《桂藥編》。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細菌性痢疾,疔瘡腫毒《滇省志》。

【佤藥】歹墊農:根治風濕跌打,風濕《滇藥錄》。刺三加:根、葉治風濕關節疼痛,胃痛,跌打損傷,刀傷出血,閉經,痛經《中佤藥》。

【壯藥】罵酸秀:根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止血《滇藥錄》。【仫佬藥】胃卡麻:根治阿米巴痢疾.胃痛,牙痛,跌打損傷,與豬肉煲服治風濕痹痛《桂藥編》。根或根皮治療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胃痛,腰腿痛,閉經;外用於骨折,瘡癤,外傷出血;葉外用於毒蛇咬傷,癰癤腫毒《滇省志》。胃卡麻,通天崗根:主治牙痛,胃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民族藥志二》。

【德昂藥】根皮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胃痛;外用骨折《德宏藥錄》。

【侗藥】罪蠻( Sinl mant),奴盤靈(Nuv padt bens):根主治賓獨散(老鼠痧),風濕骨痛《侗醫學》。

【布依藥】見血飛:根或樹皮主治刀傷出血《民族藥志二》。

【土家藥】三百棒(san bai peng):根皮或全株治濕氣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腫痛《土家藥》。三百棒,山椒:根用於散瘀止痛,祛風除濕,消腫解毒《民族藥志二》。

來源

祛風,止痛,散瘀,止血。治風濕疼痛,胃痛,跌打損傷,吐血,衄血,子官出血,刀傷出血,經閉,痛經,肋間神經痛,瘡癤腫毒。

①《分類草藥性》:"散血破氣,治風濕筋骨疼痛,吐血不止。"

②《貴州民間藥物》:"散瘀,解表。治傷風咳嗽,腹絞痛。"

③《廣西藥植名錄》:"治眼紅腫、翳膜。"

④《四川常用中草藥》:"治痛經,經閉,血塊,勞傷吐血,風濕麻木,筋骨疼痛。"

選方

① 治吐血、衄血:見血飛三錢(《陝西中草藥》)

② 治風濕腫痛,外傷疼痛,肋間神經痛:飛龍掌血干根皮四至六錢,水煎服,亦可浸酒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③ 治崩漏:見血飛、陳艾各三錢,陳棕炭、百草霜各四錢。水煎服,白糖為引。(《陝西中草藥》)

④ 治經閉,胃痛:飛龍掌血三至五錢,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⑤ 治跌打損傷:見血飛三錢,月月紅根二錢,牛膝三錢。共研末用酒引。如頭部損傷,加羌活二錢,藁本二錢。(《貴陽民間藥草》)

⑥ 接骨:見血飛、大黃、螃蟹。共搗爛包敷。(陝西)

⑦ 治刀傷出血,傷口疼痛:見血飛二錢,冰片五分。研成細末,混合外敷。(《貴陽民間藥物》)

本種提示

生於土壤瘦瘠的乾燥環境時,它的小葉甚細小,長1.5-3厘米,寬1-1.2厘米。

本種在我國不少於三個類型,最常見的一類是:嫩枝上部及花序軸均有紅褐色短細毛,小葉較大,中脈無毛且微凸起,葉面干後常有光澤,果直徑約1厘米。另一類型是:嫩枝上部及花序軸均密被灰白色短毛,小葉柄、小葉中脈也有同樣的毛,葉面干後暗淡無光澤,果一般較小,直徑約0.8厘米,這一類型在廣西中部以北、貴州南部、湖南西南部最常見。第三個類型的小葉特大,長10-12厘米,寬4-5厘米,嫩枝上部及花序軸均有紅褐色短毛,這一類型僅見於雲南西部及西北部一帶。

物種鑑別

化學成分

根含白屈菜紅鹼(chelerythrine),二紅白屈菜紅鹼(dihydrochelerythrine),茵芋鹼(skimmianine),小檗鹼(berberine)以及飛龍掌血默鹼(toddalidimerine),8-羥基二氫白屈菜紅鹼(8-hydroxhydrochelerythrine),阿爾洛花椒酰胺(arnottianamide),8-丙酮基-二氧白屈菜紅鹼(8-acetonyldihydroche-lerythrine)等生物鹼。另含香豆精類去二羥基飛龍掌血內酯(toddaculin),揮髮油中含丁香油酚(eugenol),香茅醇(citronellol),飛龍掌血雙香豆精(toddasin)。此外,本品還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樹脂等。根皮含苯並菲啶類生物鹼去-N-甲基白屈菜紅鹼(des-N-methylchelerythrine),氧化白屈菜紅鹼(oxychelerythrine),阿爾洛花椒酸胺(arnottianmide),勒(木黨)鹼(avicine),氧化勒(木黨)鹼(oxyavi-cine),白屈某紅鹼,白屈菜紅鹼-φ-氰化物(chelerythrine-φ-cyanide);含喹啉類生物鹼茵芋鹼(skimmianine),全緣喹諾酮(integriquinolone),N-甲基芸香鹼(N-methylflindersine),4-甲氧基-1-甲基-2-喹諾酮(4-methoxy-1-methyl-2-quinolone);含香豆精類化合物與生物鹼二聚物飛龍掌血香豆喹啉酮(todda-coumalone);還含香豆精與萘醌的二聚物飛龍掌血香豆醌(toddacoumaquinone);飛龍掌血根皮含香豆精化合物飛龍掌血內酯烯酮(toddalenone),去二羥基飛龍掌血內酯(toddaculine),九里香內酯(coumurrayin),飛龍掌血內酯酮(toddanone),8-(3,3-二甲基烯丙基)-6,7-二甲氧基香豆精[8-(3,3-dimethylal-lyl)-6,7-dimethoxycoumarin],異茴芹香豆精(isopimpinellin),6-(3-氯-2-羥基-3-甲丁基)-5,7-二甲氧基香豆精[6-(3-chloro-2-hy-droxy-3-methylbutyl)5,7-dimethoxycoumarin],6-甲酰基檸檬油素(6-formyllimettin),5,7,8-甲氧基香豆精(5,7,8-trimethoxycoumarin),飛龍掌血雙香豆精(toddasin),飛龍掌血內酯烯醇(toddalenol),飛龍拳血新雙香豆精(toddalosin),右旋飛龍掌血內酯醉[tiddabik],6-(2-羥基-3-甲氧基-3-甲丁基)-5,7-二甲氧基香豆精[6-(2-hydroxy-3-methoxy-3-methylbutyl)5,7-dimethoxycoumarin],5-甲氧基蘇北任酮(5-methoxysuberenon)。另外根皮中還含香葉木甙(diosmin),橙皮甙(hesperidin)及三萜化合物β-香樹脂醉(β-amyrin)。

性狀鑑別

根呈圓柱形,略彎曲,長約30cm,直徑0.5-4.0cm,有的根頭部直徑可達8cm。表面灰棕色至深黃棕色,粗糙,有細縱紋及稍凸起的白色類圓形或長橢圓形皮孔。栓皮易脫落,露出棕褐色或淺紅棕色的皮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麵皮部與木部界線明顯,木部淡黃色,年輪顯著。氣微,味辛、苦,有辛涼感。根皮呈不規則長塊狀,厚5-(根)外形10mm,質堅硬,不易折斷,橫斷面及縱切面均顯顆粒狀,黃棕色或棕褐色,內表面淡褐色,有縱向紋理。

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十列木栓細胞。皮層寬外側有晶鞘纖維和石細胞群,石細胞呈橢圓形、圓形或不規則長圓形,壁厚,胞腔明顯。韌皮部散有較小的油室和晶鞘纖維束。木質部導管呈類圓形,直徑18-95μm,多單列斷續放射狀排列;木纖維發達圍繞於導管;木射線寬1-4細胞。本品薄壁鈣校晶或方晶,直徑8-20μm

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20ml,回流20min,濾過,濾液供以下試驗

① 取濾液2ml,加7%鹽酸羥胺溶液3滴和10%氫氧化鈉乙醇溶液8滴,置水浴上加熱至微沸,放冷,加稀鹽酸調至pH3-4,加三氯化鐵乙醇溶液2滴,溶液顯紅色。(檢查內酯類)

② 取濾液5ml,置瓷蒸發皿中,蒸乾,加醋酐1ml,搖勻,加硫酸2滴,溶液顯紅色並轉為綠色。(檢查內酯類)

(2)取本品粗粉1g,用濃氨溶液濕潤後,加氯仿20ml,回流20min,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用稀鹽酸3ml溫熱溶解,濾過,各取濾液1ml,置於試管中,分別加入碘化鉍鉀試液和硅酸試液1-2滴,前者產生橙紅色沉澱,後者產生黃白色沉澱。(檢查生物鹼)

(3)薄層色譜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適量回流30min冷卻,濾過,濃縮濾液作供試液。取白屈菜紅鹼製成對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點於同一加有磷酸二氫鉀-CMC硅膠薄層板上,以四氯化碳一甲醇(40:2)展開16cm,置於紫外燈(365nm)下觀察,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亮黃色斑點。[1]

參考文獻

  1. 飛龍掌血 , 醫學百科 ,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