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风车(多多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风车》是诗人多多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作品原文

永恒的轮子到处转着

我是那不转的

像个颓废的建筑瘫痪在田野

我,在向往狂风的来临:

那些比疼痛还要严重的

正在隆隆走来,统治我的头顶

雷电在天空疾驰着编织

天空如石块,在崩溃后幻想

尾巴在屁股上忙乱着

牛羊,挤成一堆逃走

就是这些东西,堆成了记忆

让我重把黑暗的呼啸

搂向自己……

而,我们的厄运,我们的主人

站在肉做的田野的尽头

用可怕的脸色,为风暴继续鼓掌——                   

1986

作者简介

多多(粟世征,1951年-),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现代诗歌的探索者之一,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曾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其代表作有《玛格丽和我的旅行》《手艺》《致太阳》等。[1]

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化节诗歌奖,2000年曾获首届安高诗歌奖,2004年回国后被聘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2010年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2010年被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做驻校诗人。[2]

多多是一个真正的汉语诗人。他的诗歌以精湛的技艺、明晰的洞察力、义无反顾的写作勇气,近乎完美地承续了汉语在当代中国的艰难使命。[3]

他将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温情理解,融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细致雕刻,并在每一首诗歌的内部构造上,力图实现他孤寂而坚定的美学抱负。他对汉语尊严的忠诚守护,使他的诗歌很早就形成了显著的个性和风格:意象简洁,节奏明快,语言准确、锐利而富有张力,对心灵细节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体认,对人类的精神困境有明确的艺术承担。[4]

他发表的一系列诗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语国家的重新出场,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动的文学记忆,同时也见证了汉语诗歌永不衰竭的丰富可能性。[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