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颛孙师」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7: 行 17:
  
 
   为人勇武,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颖川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颛孙子”。
 
   为人勇武,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颖川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颛孙子”。
 +
== 人物生平 ==
 +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颛孙师生于陈国,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张为人相貌堂堂,极富资质,从容自得,居处不务求立于仁义之行。孔子评价子张说"师也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就是说子张才过人,失在有些邪辟,喜欢文过饰非。在《论语·先进》里孔子又说子张"师也过,商也不及",即认为子张性格有些过于张扬,子夏性格有些过于软弱,并说"过犹不及",认为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庸之道。子张很喜欢问从政的事情,孔子告诉他:"多听,有不明白的就先阙疑,谨慎地说其余的,就少过失;多看,不明白的就先搁置,谨慎地做其余的,就少后悔。言少过失,行少后悔,事业就在其中了。"
 +
 +
  后来,颛孙师跟从孔子在陈国、蔡国两国间受困,问如何才能畅行无阻。孔子说:"言语忠信,行为笃敬,即便在蛮貊之国也能行;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即便州里之间能行得通吗!站在地上就看见'言忠信,行笃敬'竖立在自己面前,在车上则见其倚靠在车前横木上,然后就能畅行无阻了。"子张恭敬地把这话记在衣带上。
 +
 +
  他与人交注宽宏豁达,他喜欢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主张"尊贤容众"。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他又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个是忠信的楷模,后人称有"亚圣之德"。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与墨家相近,在观点上与墨家有相通之处。《大戴礼记·千乘》即子张氏之儒的文献。本篇记载:"下无用则国家富,上有义则国家治,上有礼则民不争,立有神则国家敬,兼而爱之则民无怨心,以为无命则民不偷,昔者先王立此六者而树之德,此国家所以茂也。"章太炎解释为"下无用即墨之节用,上有义即墨之尚同,立有神即墨之明鬼,兼而爱之即墨之兼爱,以为无命即墨之非命,盖施政之术不尽与修己同也。"《用兵》认为"圣人之用兵""以禁残止暴于天下","贪者之用兵以刈百姓危国家"。与《墨子·非攻》中的"诛"和"攻"实为同义。"诛"即"圣人之用兵";"攻"即"贪者之用兵"。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中,众多孔门弟子注名者不多,他是注名者之一。
 +
 +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陈伯"。
 +
== 家世考证 ==
 +
  历史文献中,有以子张为陈人者,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颛孙师,陈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云"颛孙师,陈人,字子张"。有以子张为鲁人者,如《吕氏春秋·尊师》篇云"子张,鲁之鄙家也"。蒋伯潜在其《诸子通考》一书中引上述材料,但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只是说"子张有鲁人、陈人两说也"。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引崔述语云:子张乃颛孙于(鲁)庄公二十二年自齐奔鲁,历闵、僖、文、宣、成、襄、昭、定至哀公凡十世。子张之非陈人明矣。因其先世出自陈而传之者遂误以为陈人耳,若子张为陈人,孔子亦将为宋人乎。从此可看出,子张祖籍陈人历史上是没有争议的,因为子张之姓(颛孙)源于陈国。颛孙形成于春秋时,据《尚友录》载:"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颛孙氏是春秋时代的陈国公族,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颛孙从陈国到晋国去做了官,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颛孙,称颛孙氏。《通志·氏族略》云:"颛孙氏出自陈公子颛孙"两种材料都说明颛孙是陈国的公子,只是仕晋与仕鲁的区别,后一种材料似乎更据可信度,《左传》载:(鲁)庄公二十二(公元前672年)年云:"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鲁)。",这里说得是陈国在春秋时期曾发生一起争夺王位的斗争,"陈人杀其大子御寇",王室的内讧导致陈完与颛孙在陈国无法安身,于是逃奔到了齐国。这个陈公子完(字敬仲)是陈厉公的儿子。即后来代齐称王的田氏始祖。另一位公子颛孙则从齐国又逃到了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后代遂以颛孙为氏。故而梁玉绳在其《史记志疑》说:"(子)张盖其后,故又为鲁人。"。有一副对联正说明了这种情况:陈国簪缨之后 孔门游夏之俦。这里上联说得是颛孙氏的来历。下联即是说子张是与子游、子夏并列于孔门的贤人。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又说"近人罗根泽引钱大昕云因谓'《说苑》虽未明载颛孙子莫为鲁人,然颛孙得氏日浅,战国之初当未散居各国。……而颛孙既出于鲁,谓之鲁人亦不为过。'"。
 +
 +
  此外,还有旁证材料,《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中记载"子张有父之丧,公明仪相焉,问启颡于孔子。孔子曰'拜而后启颡,颓乎其中顺;启颡而年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也。'"。这里说子张的父亲死时,公明仪曾作为礼相向孔子询问过跪拜之礼。说明一是子张之父与孔子及其弟子有交往,而且关系颇深,二是从子张之父死后以公明仪为相来看,子张父子应该是长期居于鲁国的。。三是"三年之丧"并非当时的通用之礼(古今学者已有许多文章论证此),只是孔门中或鲁国的部分人中实行。因此,子张父之丧当在鲁发生。四是当时有父在不远游的风俗。《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张师从孔子的时间主要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子张首次出现在'陈蔡间受困'时,时为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年15)到孔子返鲁后,因此,其主要活动在鲁,其父也必在鲁。又《礼记·檀弓》篇中记子张与曾子之母同时死,"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礼记·檀弓上》还有一段关于子张死时的记载"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 。曾子是鲁国人(南武城人氏),申祥则是子张之子,也在鲁国作官,曾随吴起与齐国作战。并且是鲁缪公礼贤之人,因而长期活动在鲁国。从子张与这些人的交往来看,子张生前的活动应该也是以鲁国为主的。又《礼记·曲礼下》中说"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颛孙氏去陈至鲁是逃出来的,自然不会有"爵禄列于朝(陈国)",发展到子张时已170余年,早已在三代以上,"从新国之法"久矣。
 +
 +
  关于子张的家世,《吕氏春秋.尊师》有段记载:"子张,鲁之鄙家也,颜琢聚梁父子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驭也,学于子夏。高河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墨子。索卢参东方之拒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这里所说的"鄙家也"、"大盗也"、"大驱也"、"暴者也"、"拒狡也"等,都是同样性质的卑贱而有罪的"刑戮"之人。子张也是这个行列当中的一个。另外《尸子》中有段话也说:"子贡卫之贾人,颜琢聚盗也,撷孙师胆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前面那段材料说子张是"鄙家也",这里又说是"驱也",虽然称谓不一,但都是说他出身微贱,而且是个犯有罪行的人。
 +
 +
  虽然出身微贱,但是经过孔子教育后,成了名显于天下的有名之士。孔子死后,他独立招收子弟进行活动。《史记·儒林列传》说:"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故子路居卫,(孔子死前,子路就死在卫国)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午齐"。这样看来子张最后是在陈国定居下来,并以陈国为基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又据《韩非子·显学》记载,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而"子张氏之儒"列在最前面。可见他这一派在后儒中,势力是相当大的。
 +
== 性格 ==
 +
  孔子有名的学生,'除了学术思想各有特点外,在为人性格上也有各自的不同。仔细查阅材料,发现子张有如下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
 +
  (一)关于"师也辟"的问题。
 +
 +
  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概括四个学生的性格时说:"柴也愚,参加鲁,师也辟,由也喭。关于这段话的注解,其他三人没有什么不可,一部就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仲由由莽等等。然而对于"师(子张)也辟"却有两种不同的注解。一是把"辟"解为"偏",偏者,怪也。就是说子张性格偏激。多数人都是这样解释的。少数人则以朱熹,他把"辟"解为"便辟",作邪僻之意思,而他对'"便辟"又曹作过两次解释,一次说:"谓习于容止,少诚实也",另一次说:"谓习于威仪而不直"①朱熹对"便辟"的这两次解说是一致的,都是说善于逢迎诌媚而不诚实的意思。照朱熹的看法子张也就是这样一种不老实的人。
 +
 +
  第一,孔子在这里对儿个学生所概括的愚、鲁、谚等,很明显是指的天生的素质或性格,那么在叫起谈到的"师也辟"的"辟"也应和前面所讲的问题是一致的,指的"偏激生性,不像指后天的习性
 +
 +
  第二,我们知道,孔子对其弟子的过错,都是很坦率地给以指点的,如指责子路"野哉!由也",说宰我"朽木不可雕也",说冉求"非吾之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假如子张的品德真的像朱熹所说的,是逢迎诌媚而不诚实的话,孔子定会给以斥责的。然而孔子在这方面没有半点批评。可见子张品德,并不是这么低下。
 +
 +
  第三,子张对于品德低下者,不但不同流共处,而且还给以卑视,如《论语·子张》篇中载:"子张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在这里子张就批评了那些信道不忠实的人,是些不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人。
 +
 +
  可以肯定,由上分析,皆误。孔子说的"师也辟"而不是指的其他,专指子张性格清流这一点,所以才有循而不作的主张。只学知识不去真做的。
 +
 +
  (二)关于"师也过"的问题。《论语.先进》载:"子贡间:'师(子张)与商(子夏)也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这段话如何理解呢?朱熹曾注释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⑧自从朱熹这样注释以忘黄式三的《论语后案》,康有为的《论语注》等等,也都是重复着这种注解。好像已成定论似的。我感到这样理解不符合事实。因为,第一,子张固然才高意广,然而子夏也是个才气横溢的人物,如《论衡。知实》就说子夏"有圣人之才"。他们二人的才气并没有多大差别,这里所说的"过"和"不及"绝不是指的才气问题。第二,至于说子夏笃信谨守规-模狭隘等,更不符合子夏的具体情况,实际上子夏也是个思想开通、性格爽朗的人。根本没有什么"狭隘"的问题。(详见拙著《子夏研究》)。总之,子夏的思想并不拘谨狭隘,朱熹的之却璐是难以成立的。
 +
 +
  这里的"过"和"不及",既不是指才气,卜又不是指思想,那么如何理解才恰当呢?我认为在这里子贡问的和孔子回答的是个具体的如何交朋友的问题。子贡问,在交朋友方面子张和子夏谁好一些呢?孔子说,子张所交的朋友什么人都有,面很广,但广得有点过份。而子夏只结交比自己贤能的人,交结面不广,朋友少,所以说他"不及"。'这样解释是符合两个人的实际情况的。如《论语·子张》篇说:"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日'子夏云何?'对日:'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日:'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在交结-朋友的问题上,子夏认为可以交的就去交他,_不可交的就拒绝他。什么人可结交呢?《说苑·杂言》中说,子夏是"好与贤己者处"。这就是说,比自己贤能的人,子夏才去结交,否则就拒之。子张则不然,他认为:君子尊敬贤人,也要接纳普通的人,称赞好人,也可怜无能的人。不论什么人,子张都不拒绝结交。
 +
 +
  或问,子张这一认识不是也可以吗?为什么受到孔子"过"的批评呢?我们知道,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是有其一定要求的,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同意子夏的"好与贤己者处"的意见的,因为孔子自己就是"毋友不知己者"⑧,所以他对子张这种广交朋友的态度,就感到太过份了。
 +
 +
  或又问,子夏的"好与贤己者处"和孔子的"毋友不如己者",不是完全一致的吗?孔子为什么又批评子夏是"不及,呢!这是因为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并不绝对,有时他也想的人交往。如《论语.述而》篇说:"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日: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就是说,对子过去不满意的人,不要老看到人家的不足,也要看到人家进步的地方,做事不要太过份,不要抓住人家以往的过失不放。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既不同意太广,也不同意太狭窄。所以他说了上面那段话。
 +
 +
  儒家学派,很注意个人修养,为了修养好,也就重视选择邻居和交结朋友的问题。对此,孔子曾发表过意见,如说"择不处仁,焉得知"(《从里仁》)、又说"毋友不如己者"等等。总的说来,弟子们是听从孔子这些意见的,但是也会有小的出入,而子张在交友方面过于豁达,不与贤己者交。就构成了他的一个特点。
 +
 +
  由上分析,皆误。孔子把子夏当成第二个自己,偏爱子夏,所以才说子张朋友太广泛
 +
 +
  (三)、"禹行而舜趋"的问题。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就说:"弟佗(颓唐的样子)其其冠,神潭(冲淡)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头上歪戴着帽子,嘴里说些淡薄无味的话,走路还学着禹、舜的样子,子张氏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贱。郭沫若同志在引了这段话以后说:"荀子骂人每每不揭出别人的宗旨,而只是在枝节上作人身、攻击"④。不谈人家的思想和主要问题扩只说人家戴帽子不正等问题,确是提不到问题的要害。不过却也帮助我们了解到子张的为人风度。子张就是个大咧咧的不拘小节的人。
 +
 +
  另外,郭沫若同志在其《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中,更把子张的"禹行而舜趋"的行为,引伸为是"犯而不校"品德的一种表现。"犯而不校",就是受到别人攻击、欺侮,也不加以计较的意思⑥。郭老说:"禹之父鲸为舜所诛戮,而禹臣服于舜。舜之弟象作恶不俊,而舜封之有库。这些都是'犯而不校'的好榜样。所以子张氏之儒在摹仿他们,亦步亦趋。子曰"以直报怨,何以报德"。这在孔门的中庸之德看来,应该是有点过火的,所以曾子批评他,'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子游也批评他:'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他那样的宽容,而说他不合乎仁道,大约、是嫌他有点近于乡愿吧!"⑥郭老这一分析是很有见地的,子张并不一定是乡愿式的好好先生,但他学着禹、舜的样子不太计较过去的恩:怨,不好记恨人,确是他为人的一个特点。这和他的大列列的性格,喜欢广交朋友的特点也是完全一致的。
 +
 +
  《论语·先进》篇记载,当子张向孔子请教"善人之道"时,孔子就回答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意思是说,不踩着圣人的脚印走,道德是难以学到家的。大概子张听了孔子的话以后,就模仿禹、舜这些儒家圣人的样子行事。一方面学些表面的走路的样子,另方面更是学他们的品德。在模仿中,可能有些过份,所以就受到了荀子"禹行而舜趋"的议论。对于:"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南怀瑾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善人之道要不着痕迹,不留心里。做过就做过了。
 +
 +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苑·杂言》和《列子·仲尼》两书记载的资料和前面说法不太一致己两书记载,子夏问孔子说,子张之为人也何若?"孔子就回答说"师(子张)之庄贤宇丘也"。"庄"就是严肃的意思。在这里孔子说态度严肃是子张的一个特长。这就和前面说的大大列列马大哈的性格不一样了。以该书所伦,子张乃故意"克己",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要求自己对待朋友。到底如何!可以研究。不过,该两书出得晚,可靠性不大。在此提出来,仅供参考而矣。
 +
 +
  (四)勇武精神。在孔子的学生中,大多人都具有勇武的精神,子张也具备这个特点。如《论语·子张》记载说:"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己矣,"。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士",临到危难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生命拿出来,看到有利可得时,便要考虑一下应该不应该得。这真是个有勇有义精神的大侠。
 +
 +
  再者,《太平御览》卷915还记载:"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参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这里又把子张看作是有"武"的特点的人。"勇"和"武"有所不同,"勇"的精神,不仅在打仗时能表现出来,而且在办其他事情时也能表现出来。而"武"就比较具体了,就是打仗勇猛的意思。勇、武并不矛盾,可以并存。子张是个有勇武精神的人。
 +
== 思想特点 ==
 +
  一 '''主忠信 言亲疏尊卑之异 。婚礼威仪,如承祭祀。'''
 +
 +
  证据:
 +
 +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
 +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
 +
 +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
 +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
 +
 +
  《论语。第十八篇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
  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
 +
  惑:迷惑,不分是非。
 +
 +
  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扰。
 +
 +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
 +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
 +
 +
  因为孔子反复地对他强调忠、信问题,所以打动了他的心,有一次,当孔子谈完了忠、信的重要性以后,子张就"书诸绅"
 +
 +
  写在大带上,以示永不再忘。以后子张在这方面的修养确见成效,以致他也发表了这方面的言论来教育别人。如"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可见他在这方面是受到了孔子较深刻的教育。所以后来的孟子和王充在谈到子张时,都一致承认"子贡、子游、子张皆得圣人一体"⑩。他们都有自己的特长。
 +
 +
  二、"禹行而舜趋"。"君子必服古服,言古言,然后以为仁。""君子循而不作。"
 +
 +
  荀子《第六篇非十二子》:"弟佗(颓唐的样子)其其冠,神潭(冲淡)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
 +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头上歪戴着帽子,嘴里说些淡薄无味的话,走路还学着禹、舜的样子,子张氏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贱。
 +
 +
  证据:
 +
 +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
 +
  《论语。第十一篇先进》
 +
 +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
 +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
 +
 +
  禹行是指什么?据李零引唐朝李轨的注解:"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跛行……而俗巫多效禹步。"
 +
 +
  大禹的腿出了毛病,走路费劲。成了瘸子,而巫师们很多人模仿大禹的一瘸一拐的走路姿势。
 +
 +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禹步要这么费劲的走了,偏瘫了
 +
 +
  舜趋是指什么?
 +
 +
  舜娶娥皇、女英回 妫水居住,舜很顺从老婆的话,瞽叟和象有次哄骗,阴谋烧死舜。娥皇、女英出谋划策,舜乖乖的带着两顶斗笠,爬上房顶干活。他刚上去,这时,两个斗笠就派上了用场,舜一手拿着一个,像长了翅膀一样从房上跳下来,毫发未损。又有一次,瞽叟叫舜去挖井,等舜刚下到深处时,他的老爹和兄弟就急急忙忙地取土填井,想把他给活埋了。幸运的是,舜的两位夫人早被公公、婆婆、小叔子一大家子层出不穷的"阳谋"、"阴谋"修炼出极高的警惕性,提前让舜在水井的侧壁凿出一条暗道,这才捡了一条命。
 +
 +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盗墓者不准(Fǒu Biāo)所发现的编年体史书。
 +
 +
  《竹书纪年》述:尧帝最宠爱一位名叫女黄的妻子,她生儿子丹朱。由于尧的偏爱,丹朱在十个儿子中地位最高,成为尧内定的继承人。当尧自觉年老力衰的时候,他果然将皇位传给了丹朱。
 +
 +
  然而庶出的兄弟姐妹们从小就看着各自的母亲受到父亲的冷落,心中忿忿不平。更何况丹朱一向恃宠,不把手足之情看在眼里,禀性凶顽。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让丹朱做这个皇帝。于是一场政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姚重华夫妻三人和伊氏庶子九人取得了胜利,将尧和丹朱都囚禁起来--尧应该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当初他就是用同样的方法从大哥挚手里夺得了首领位置。接下来,九个小舅子和姚重华之间,又为谁最后继位展开了殊死搏斗。 三年后,姚重华最后胜出。在这整个过程中,娥皇女英始终坚定地站在丈夫的一边。(真是女生外向啊!)
 +
 +
  姚重华成为"舜帝"。
 +
 +
  但是更多的人都愿意把尧夺兄位、舜夺丈人位的事情说成是"禅让"制。
 +
 +
  所以在广大民众眼里,尧帝与舜帝都是中国上古史中,具有美德与智慧的统治者,被后世的人们视为典范。托了父亲与丈夫的名声,娥皇女英也成为中国古代女子最早的表率。个别零乱的史料之附录。内篇也。是否属实,没有客观证据,完全是个人主观一面之词,一曲之见,个人偏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
  三,廉洁自夸
 +
 +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
 +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
 +
  《论语。公冶长第五》
 +
 +
  四,信命教条
 +
 +
  "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9),人之知力,不能为焉!"
 +
 +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
 +
  《论语。为政第二》
 +
 +
  五,耿直爱虚荣
 +
 +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
  达名天下,即扬名天下。出自《墨子·汉晋伪书亲士》:"三子之能达名成功於天下也,皆於其国抑而大丑也。"
 +
 +
  六,好问问题
 +
 +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阂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网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第二》
 +
 +
  七,爱穿草鞋。
 +
 +
  八,宽厚为怀。"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14),施则助之胥车。"
 +
 +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
  九,安静待民。"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
 +
 +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
 +
  周昭:"当世君子能不然者,亦比有之,岂独古人乎!然论其绝异,未若顾豫章(顾邵)、诸葛使君(诸葛瑾)、步丞相(步骘)、严卫尉(严畯)、张奋威之为美也。《论语》言'夫子恂恂然善诱人',又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豫章有之矣。'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使君体之矣。'恭而安,威而不猛',丞相履之矣。学不求禄,心无苟得,卫尉、奋威蹈之矣。此五君者,虽德实有差,轻重不同,至於趣舍大检,不犯四者,俱一揆也。昔丁谞出於孤家,吾粲由於牧竖,豫章扬其善,以并陆、全之列,是以人无幽滞而风俗厚焉......
 +
 +
  干
 +
 +
  (乾)
 +
 +
  gānㄍㄢˉ
 +
 +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
 +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
 +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
 +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
 +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
 +
  ◎涯岸,水边:"河之~兮"。
 +
 +
  ◎个数:若~。
 +
 +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
 +
 +
  ◎枯竭,尽净:~尽。~杯。
 +
 +
  ◎徒然,白白地:~着急。
 +
 +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
 +
 +
  ◎〔~将(jiàng)〕古剑名。
 +
 +
  ◎姓。
 +
 +
  其它字义
 +
 +
  ●干
 +
 +
  (干)
 +
 +
  gànㄍㄢˋ
 +
 +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
 +
 +
  ◎做:~事。说~就~。
 +
 +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才。~员。~练。
 +
 +
  ◎方言,坏、糟:事情要~。
 +
 +
  干,求也。古论语当作"子张问求禄",今本为"子张问干禄"。周昭引古论语,称赞同僚品德有古儒之风范。五句,今本四句皆存,第五句自然也为论语旧本。又不犯四者,俱一揆也。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此当为不犯五者。今本《吴书》则妄为四也。笔误明矣。
 +
 +
  '''学不求禄,心无苟得。'''
 +
 +
  白话文翻译:学习技能不要想着设法得到官吏俸给你的机会。最要紧的是没有不合理的收入机会。孔子谓子夏: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勿欲速,勿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
  数学逻辑关系:原命题成立,逆否命题必然也成立。
 +
 +
  若学,则不求禄。逆否命题:若求禄,则不学。
 +
 +
  有心,则无思苟得。逆否命题:若有思苟得,则非存心。
 +
 +
  应为『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之残篇.联系上下文,大家很明显就能知道"原文应该、或许、可能、好像是
 +
 +
  『13·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心有,曰:苟得矣"'''
 +
影响
 +
== 八儒之首 ==
 +
 +
  韩非《显学篇》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道藏本良作梁)之儒,有孙氏(即荀卿)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从孔子之死到韩非,中间二百多年,先后共有过这八大派的儒家。这八大派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如乐正氏,如子思,都是第三代的;孟氏、孙氏都是第四或第五代的。颜氏、仲良氏今不可考。只有子张和漆雕氏两家是孔子直传的弟子。今试作一表如下:
 +
 +
  孔子/子张/漆雕氏/(曾子)--/子思-孟子/乐正子春/(?)荀卿/(?)颜氏/(?)仲良氏
 +
 +
  最可怪的是曾子、子夏、子游诸人都不在这八家之内。或者当初曾子、子夏、子游、有子诸人都是孔门的正传,"言必称师"(《论语》十九曾子两言"吾闻诸夫子",《礼记·祭义》乐正子春曰:"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故不别立宗派。只有子张和漆雕开与曾子一班人不合,故别成学派。子张与同门不合,《论语》中证据甚多,如: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十九)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十九)子张是陈同甫、陆象山一流的人,瞧不上曾子一般人"战战兢兢"的萎缩气象,故他说: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十九)从《韩非》与《天下残文》,我们足以了解到,战国末年,子张,子思虽然学术影响巨大,但是已经处于少数派地位。《天下残文》歌颂其他六儒,按诗书礼乐春秋易,六艺顺序对六儒家,进行了褒扬,单独对子张,子思进行嘲讽。
 +
 +
  可知一,原来分裂出去的五儒,已经在战国末年趋于统一,而且承认了鲁国的曾子学派的正统地位。论功行赏,不再固执的予以对抗。
 +
 +
  可知二,唯独子张之儒,子思之儒抗拒到底,成为乱臣贼子,道家不耻。
 +
 +
  据猜测:子张为人。
 +
 +
  一,道德楷模,讲理的人,有涵养的人。
 +
 +
  二,对强者不阿谀,不亲近,不讨好;对弱者不虐待,不骄傲、蛮横,举止有礼貌。
 +
 +
  三,朋友远离他时,他能够也不计较得失,犯而不校,不怨恨、不责怪。
 +
 +
  最后却归于失败。仅仅流于历史的瞬间。很可怜。这与《论语》《汉书艺文志》的出版记录吻合,又说明汉独尊曾子后,却并未不发行仲梁子,乐正子,等反对过曾子的学派著作。可知并未履行当初诺言,故《史记》高度表彰季布之诺,一诺千金,暗讥当时之儒食言
 +
 +
  子张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的特长是明显的,学业也是有成就的,因而影响也是不小的。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
 +
  首先,子张的性格开朗,为人豁达,且有善于广交朋友等的特点,这对后世是有一定影响的。如《后汉书》云:"盖孔子称'上交不诌,下交不默',又曰:'晏平仲善与人交,子夏之门人亦问交于子张。……古之善交者详矣"。这里对孔子、晏子、子张在交朋友方面,一块肯定为"有之善交者"。可见子张在这方面是有好的影响的。
 +
 +
  其次,子张问行时,孔子就大谈忠、信思想品德的重要性,随之子张就把它记下来。师徒之间关于忠、信的这段谈话,对后世也有影响。如东汉时人们就借着这段话来发挥感想,"而忠信笃敬,蛮貂行焉者,诚以德之感物厚矣。故赵孟怀忠,匹夫成其仁,杜林行义,烈士假其命。易曰'人之所助者信',有不诬矣。"⑧由这段话可以看出他对后世的影响。
 +
 +
  子张给后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有文献材料,而且还有实物资料。如在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文物馆,收集到的东汉的画像石中,有孔子见老子图,图中跟随孔子的弟子很多,但只注名了子张、子路、子贡等人,可见在东汉人的心目中,子张是孔子的个重要弟子。甚至直到三国时代人们还称"子张、子路、子贡等七十之徒"有"亚圣之德"⑥。这说明他们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历代封建政府,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稳固其统治地位,无不宣扬儒家学说和推崇孔子,而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子张以很高的地位。据《后汉书·明帝纪》载,东汉明帝十五年东巡狩,"三月……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从这以后孔门弟子-包括子张,也不断受到历代官府的祭祀。另外,历代政府也不断对子张追加溢号,唐代尊为"陈伯",宋代时又增溢为宛邱侯,以后又尊之为"陈公"。由上可见,历代帝王对他一直是很推崇的。
 +
 +
  总之,子张对后世是有一定影响的。
 +
 +
  ①分别见于《论语、先进》和《论语·季氏》有关篇章的朱熹注。②见《论语·先进》朱熹注。③见《论语·学而》又见《子罕》。④见《十批到书·孺家八派的批判》。⑤见《论语·伯泰》第五段。⑥《十批判书行儒家八派的批判》。⑦《论语·学而》。⑧《论语·为政》。⑨《论语·颜渊》。⑩《论语·卫灵公》。⑧《论语·子张》。@《论语·公孙丑上》《论衡·知实》。⑩《后汉书·朱乐何列传》。⑧《后汉书·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⑩《三国志·诸葛膝二孙二仆阳传》。
 +
 +
== 评价 ==
 +
  孔子评价颛孙师说"师也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选自《子张》
 +
 +
== 论语篇名 ==
 +
  本篇共计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
 +
  全文:
 +
 +
  『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
 +
  『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
  『3』子夏之门人,问"交"於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
  『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
  『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
  『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
  『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
 +
  『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
 +
  『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
 +
  『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
 +
  『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
 +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
 +
  『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
  『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
 +
  『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
 +
  『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
 +
  『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
 +
 +
  『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
 +
  『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
 +
  『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
  『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
  『22』卫公孙朝问於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
 +
  『23』叔孙武叔语大夫於朝曰:"子贡贤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
 +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
 +
  『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於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
 +
  『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於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绥之期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
 +
  全文翻译:
 +
 +
  『1』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
 +
  『2』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
 +
  『3』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
 +
 +
  『4』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 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
 +
  『5』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
 +
  『6』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
 +
  『7』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
 +
  『8』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
 +
  『9』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
 +
  『10』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
 +
  『11』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
 +
  『12』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
 +
  『13』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
 +
  『14』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
 +
  『15』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
 +
  『16』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
 +
  『17』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
 +
  『18』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
 +
  『19』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
 +
  『20』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
 +
  『21』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
 +
  『22』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
 +
  『23』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
 +
  『24』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
 +
  『25』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
 +
== 大宗世系 ==
 +
  自颛孙子始,颛孙子大宗世系至光绪1年历73代。第73代世系,依《萧县志》而补。自73代以后世系,因资料缺乏而暂缺。
 +
 +
  === 先祖 ===
 +
  传说时期
 +
 +
  世祖黄帝
 +
 +
  世祖昌意
 +
 +
  世祖颛顼
 +
 +
  世祖穷蝉
 +
 +
  世祖敬康
 +
 +
  世祖桥牛
 +
 +
  世祖瞽叟
 +
 +
  世祖重华
 +
 +
  世祖舜
 +
 +
  世祖商均
 +
 +
  西周至春秋时期
 +
 +
  17世祖遏父(虞阏父),任周朝陶正
 +
 +
  16世祖 陈满,陈胡公
 +
 +
  15世祖 陈犀侯,陈申公
 +
 +
  14世祖 陈突,陈孝公
 +
 +
  13世祖 陈戎,陈慎公
 +
 +
  12世祖 陈宁,陈幽公
 +
 +
  11世祖 陈孝,陈厘公
 +
 +
  10世祖 陈灵,陈武公
 +
 +
  9世祖 陈燮,陈平公
 +
 +
  8世祖 陈圉,陈文公
 +
 +
  7世祖 陈鲍,陈桓公
 +
 +
  6世祖 陈林,陈庄公
 +
 +
  5世祖陈颛孙,与陈厉公子完(即陈完,一作田完)同出奔
 +
 +
  4世祖 颛孙强
 +
 +
  3世祖 颛孙健
 +
 +
  2世祖(祖父) 颛孙齐
 +
 +
  1世祖(父亲) 颛孙姜,生三子:子张、子莫、子英
 +
 +
  === 本人 ===
 +
  颛孙子:颛孙师,字子张
 +
 +
  
 +
  === 后裔 ===
 +
  世系
 +
 +
  1世孙(儿子) 颛孙申详,生于鲁国,因名鲁人,师事子思,缪公尊以宾礼
 +
 +
  2世孙(孙子) 颛孙钟,请学于申详
 +
 +
  3世孙 颛孙文,博学强记,淹贯六经,魏召为相不受,著书万言,悉皆心性之学。生二子:江、河
 +
 +
  4世孙颛孙河,文次子
 +
 +
  5世孙 颛孙羡,仕于赵
 +
 +
  6世孙 颛孙球,言行笃实,修书筑墓
 +
 +
  7世孙 颛孙冲,字太元,因秦焚书灭儒,遂隐于三台山,藏书石室
 +
 +
  8世孙 颛孙延庆
 +
 +
  9世孙 颛孙浣心,为长沙太守
 +
 +
  10世孙 颛孙茂春
 +
 +
  11世孙 颛孙简,博学好古,纂修遗书,汉昭帝征为博士
 +
 +
  (以下的代数,都错一代)
 +
 +
  第13代 颛孙萃
 +
 +
  第14代 颛孙湛
 +
 +
  第15代 颛孙园,天姿明敏,正直不阿,因王莽纂位,避而不仕
 +
 +
  第16代 颛孙永久
 +
 +
  第17代 颛孙嘉善
 +
 +
  第18代 颛孙标
 +
 +
  第19代 颛孙宁
 +
 +
  第20代 颛孙克柔,晋武帝泰和1年授太常寺
 +
 
 +
  第21代 颛孙东
 +
 +
  第22代 颛孙无欲
 +
 +
  第23代 颛孙凤
 +
 +
  第24代 颛孙应泰,事母孝,修筑祖墓
 +
 +
  第25代 颛孙光,好为古文词,著书二十二篇
 +
 +
  第26代 颛孙珙,恢廓大度,魏举孝廉
 +
 +
  第27代 颛孙奎
 +
 +
  第28代 颛孙良,晋秘书郎
 +
 +
  第29代 颛孙寰
 +
 +
  第30代 颛孙存,北齐天保2年封子张为萧伯,存奉祀生
 +
 +
  第31代 颛孙源,周武帝改封子张为陈伯,授源博士奉祀生
 +
 +
  第32代 颛孙燕,隋文帝时为泾州司户
 +
 +
  第33代 颛孙椿,唐武帝1年召袭博士奉祀生
 +
 +
  第34代 颛孙远
 +
 +
  第35代 颛孙通
 +
 +
  第36代 颛孙登,唐开元4年召为国子监博士
 +
 +
  第37代 颛孙高
 +
 +
  第38代 颛孙淳,唐元和10年授少府监主簿
 +
 +
  第39代 颛孙泰,唐显通1年明经及第,授国子监博士
 +
 +
  第40代 颛孙宣
 +
 +
  第41代 颛孙循,当五季之乱,隐居躬耕
 +
 +
  第42代 颛孙熙,聪明颖异,八岁能文,后为户部员外郎
 +
 +
  第43代 颛孙允
 +
 +
  第44代 颛孙宏毅
 +
 +
  第45代 颛孙书绅,宋大中祥符1年追封子张为宛丘侯,给奉祀官一员世袭祀事
 +
 +
  第46代 颛孙晋,袭封奉祀,重新祠宇
 +
 +
  第47代 颛孙坎,奉祀,修墓
 +
 +
  第48代 颛孙订,奉祀,筑堤护墓
 +
 +
  第49代 颛孙孔臣
 +
 +
  第50代 颛孙皞,金人陷徐州,入淮泗毁祖墓。宋康王南渡,遂避河南,隐姓西华县
 +
 +
  第51代 颛孙问明
 +
 +
  第52代 颛孙燧
 +
 +
  第53代 颛孙应芝,辟释老之说,著《涤尘》十二篇
 +
 +
  第54代 颛孙瑾,癖沈琴鹤,为范阳教谕
 +
 +
  第55代 颛孙栋,仕元后退隐河南西华县,尝对子叹曰:"萧,吾故土也。先人之坟墓在焉,不可流离忘归,子其旋返世守,无失烝尝之祀"
 +
 +
  第56代 颛孙志,不忘父训,明洪武2年回萧守墓,仍筑室于闵子御车制牛板之东
 +
 +
  第57代 颛孙礼,生员。生四子:崇儒、崇治、崇书、崇学
 +
 +
  第58代 颛孙崇儒,字象贤,生员,生一子:铨,无后,以崇治为宗。颛孙崇治,奉祀生员。生三子:仪、钊、海
 +
 +
  第59代 颛孙钊,崇治次子,奉祀生员,生二子:禄、杲
 +
 +
  第60代 颛孙杲,钊幼子,奉祀生员
 +
 +
  第61代 颛孙守经,奉祀生员
 +
 +
  第62代 颛孙岱,字华峰,廪生入监,善词赋,好山水,重修祠墓,袭奉祀官。生二子:承恩、承惠
 +
 +
  第63代 颛孙承惠,岱幼子,字泽甫,号继华,儒学生员,袭奉祀官,筑堤修墓,建祠于邑治西门外。清康熙1年,以子佐圣官赠江西临江府峡江县知县。生四子:依圣、辅圣、翼圣、佐圣
 +
 +
  第64代 颛孙依圣,承惠长子,字必孔,奉祀生员,言行敦笃。生一子:尊贤。 颛孙佐圣,字悦孔,奉祀生员,入学食饩,顺治8年恩贡,廷试推官改授江西临江府峡江县知县,5年复补吉安府泰和县知县。生二子:景贤、好贤
 +
 +
  第65代 颛孙尊贤,依圣子,生子达道。 颛孙好贤,佐圣幼子,字乐只,儒学生员,生一子:诚道
 +
 +
  翰林院五经博士
 +
 +
  第66代 颛孙达道,尊贤子,生子成德。 顗孙诚道,好贤子,清雍正3年恩诏为先贤颛孙子设立博士,查颛孙诚道委系嫡裔,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一子:明德
 +
 +
  第67代 颛孙成德,达道子,生子宏绩。 颛孙明德,诚道子,乾隆21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一子:宏传
 +
 +
  第68代 颛孙宏绩,成德子,生子开来。 颛孙宏传,明德子,因病未袭。生一子:开瑞
 +
 +
  第69代 颛孙开来,宏绩子,生子奕桂。 颛孙开瑞,宏传子,查非大宗,不应承袭
 +
 +
  第70代 颛孙奕桂,开来子,生子世增
 +
 +
  第71代 颛孙世增,生子树勋
 +
 +
  第72代 颛孙树勋,道光9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
 +
  第73代 颛孙大猷,咸丰9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於 2018年12月25日 (二) 15:58 的修訂

  顓孫師(公元前504年-?),複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戰國時期陳國人,孔門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顓孫師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評為「性情偏激」,但廣交朋友。主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重視自己的德行修養。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進封「陳國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稱「陳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顓孫子」。升十先哲位,淮陽縣祀文廟東廡。

顓孫師

  為人勇武,性情偏激,但廣交朋友。主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重視自己的德行修養。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穎川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進封「陳國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稱「陳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顓孫子」。

人物生平

  魯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顓孫師生於陳國,比孔子小四十八歲。子張為人相貌堂堂,極富資質,從容自得,居處不務求立於仁義之行。孔子評價子張說"師也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就是說子張才過人,失在有些邪辟,喜歡文過飾非。在《論語·先進》里孔子又說子張"師也過,商也不及",即認為子張性格有些過於張揚,子夏性格有些過於軟弱,並說"過猶不及",認為他們都沒有達到中庸之道。子張很喜歡問從政的事情,孔子告訴他:"多聽,有不明白的就先闕疑,謹慎地說其餘的,就少過失;多看,不明白的就先擱置,謹慎地做其餘的,就少後悔。言少過失,行少後悔,事業就在其中了。"

  後來,顓孫師跟從孔子在陳國、蔡國兩國間受困,問如何才能暢行無阻。孔子說:"言語忠信,行為篤敬,即便在蠻貊之國也能行;言不忠信,行不篤敬,即便州里之間能行得通嗎!站在地上就看見'言忠信,行篤敬'豎立在自己面前,在車上則見其倚靠在車前橫木上,然後就能暢行無阻了。"子張恭敬地把這話記在衣帶上。

  他與人交注寬宏豁達,他喜歡同比自己賢能的人交朋友,主張"尊賢容眾"。他在與朋友相處過程中能做到不計較過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別人的攻擊、欺侮也不計較,故被稱為"古之善交者"。他又辦事勇武。在孔門弟子個是忠信的楷模,後人稱有"亞聖之德"。他生活上不拘小節,不講究外觀禮儀,不追求衣冠整潔美觀;隨和從俗,與墨家相近,在觀點上與墨家有相通之處。《大戴禮記·千乘》即子張氏之儒的文獻。本篇記載:"下無用則國家富,上有義則國家治,上有禮則民不爭,立有神則國家敬,兼而愛之則民無怨心,以為無命則民不偷,昔者先王立此六者而樹之德,此國家所以茂也。"章太炎解釋為"下無用即墨之節用,上有義即墨之尚同,立有神即墨之明鬼,兼而愛之即墨之兼愛,以為無命即墨之非命,蓋施政之術不盡與修己同也。"《用兵》認為"聖人之用兵""以禁殘止暴於天下","貪者之用兵以刈百姓危國家"。與《墨子·非攻》中的"誅"和"攻"實為同義。"誅"即"聖人之用兵";"攻"即"貪者之用兵"。東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圖中,眾多孔門弟子注名者不多,他是注名者之一。

  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封為"陳伯"。

家世考證

  歷史文獻中,有以子張為陳人者,如《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雲"顓孫師,陳人"。《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雲"顓孫師,陳人,字子張"。有以子張為魯人者,如《呂氏春秋·尊師》篇雲"子張,魯之鄙家也"。蔣伯潛在其《諸子通考》一書中引上述材料,但沒有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只是說"子張有魯人、陳人兩說也"。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中引崔述語云:子張乃顓孫於(魯)莊公二十二年自齊奔魯,歷閔、僖、文、宣、成、襄、昭、定至哀公凡十世。子張之非陳人明矣。因其先世出自陳而傳之者遂誤以為陳人耳,若子張為陳人,孔子亦將為宋人乎。從此可看出,子張祖籍陳人歷史上是沒有爭議的,因為子張之姓(顓孫)源於陳國。顓孫形成於春秋時,據《尚友錄》載:"陳公子顓孫仕晉,子孫氏焉"。顓孫氏是春秋時代的陳國公族,上古聖君虞舜媯姓的後裔,顓孫從陳國到晉國去做了官,其後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顓孫,稱顓孫氏。《通志·氏族略》雲:"顓孫氏出自陳公子顓孫"兩種材料都說明顓孫是陳國的公子,只是仕晉與仕魯的區別,後一種材料似乎更據可信度,《左傳》載:(魯)莊公二十二(公元前672年)年雲:"陳公子完與顓孫奔齊。顓孫自齊來奔(魯)。",這裡說得是陳國在春秋時期曾發生一起爭奪王位的鬥爭,"陳人殺其大子禦寇",王室的內訌導致陳完與顓孫在陳國無法安身,於是逃奔到了齊國。這個陳公子完(字敬仲)是陳厲公的兒子。即後來代齊稱王的田氏始祖。另一位公子顓孫則從齊國又逃到了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後代遂以顓孫為氏。故而梁玉繩在其《史記志疑》說:"(子)張蓋其後,故又為魯人。"。有一副對聯正說明了這種情況:陳國簪纓之後 孔門游夏之儔。這裡上聯說得是顓孫氏的來歷。下聯即是說子張是與子游、子夏並列於孔門的賢人。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又說"近人羅根澤引錢大昕雲因謂'《說苑》雖未明載顓孫子莫為魯人,然顓孫得氏日淺,戰國之初當未散居各國。……而顓孫既出於魯,謂之魯人亦不為過。'"。

  此外,還有旁證材料,《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中記載"子張有父之喪,公明儀相焉,問啟顙於孔子。孔子曰'拜而後啟顙,頹乎其中順;啟顙而年拜,頎乎其至也。三年之喪,吾從其至也。'"。這裡說子張的父親死時,公明儀曾作為禮相向孔子詢問過跪拜之禮。說明一是子張之父與孔子及其弟子有交往,而且關係頗深,二是從子張之父死後以公明儀為相來看,子張父子應該是長期居於魯國的。。三是"三年之喪"並非當時的通用之禮(古今學者已有許多文章論證此),只是孔門中或魯國的部分人中實行。因此,子張父之喪當在魯發生。四是當時有父在不遠遊的風俗。《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子張師從孔子的時間主要在孔子周遊列國後期(子張首次出現在'陳蔡間受困'時,時為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年15)到孔子返魯後,因此,其主要活動在魯,其父也必在魯。又《禮記·檀弓》篇中記子張與曾子之母同時死,"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往哭之。或曰:'齊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與哉?'"。《禮記·檀弓上》還有一段關於子張死時的記載"子張病,召申祥而語之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幾乎?'……" 。曾子是魯國人(南武城人氏),申祥則是子張之子,也在魯國作官,曾隨吳起與齊國作戰。並且是魯繆公禮賢之人,因而長期活動在魯國。從子張與這些人的交往來看,子張生前的活動應該也是以魯國為主的。又《禮記·曲禮下》中說"去國三世,爵祿無列於朝,出入無詔於國,唯興之日,從新國之法",顓孫氏去陳至魯是逃出來的,自然不會有"爵祿列於朝(陳國)",發展到子張時已170餘年,早已在三代以上,"從新國之法"久矣。

  關於子張的家世,《呂氏春秋.尊師》有段記載:"子張,魯之鄙家也,顏琢聚梁父子大盜也,學於孔子。段干木晉國之大馭也,學於子夏。高河縣子石,齊國之暴者也,指於鄉曲,學於墨子。索盧參東方之拒狡也,學於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於刑戮死辱也,由此為天下名士顯人,以終其壽"。這裡所說的"鄙家也"、"大盜也"、"大驅也"、"暴者也"、"拒狡也"等,都是同樣性質的卑賤而有罪的"刑戮"之人。子張也是這個行列當中的一個。另外《尸子》中有段話也說:"子貢衛之賈人,顏琢聚盜也,擷孫師膽也,孔子教之皆為顯士"。前面那段材料說子張是"鄙家也",這裡又說是"驅也",雖然稱謂不一,但都是說他出身微賤,而且是個犯有罪行的人。

  雖然出身微賤,但是經過孔子教育後,成了名顯於天下的有名之士。孔子死後,他獨立招收子弟進行活動。《史記·儒林列傳》說:"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故子路居衛,(孔子死前,子路就死在衛國)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午齊"。這樣看來子張最後是在陳國定居下來,並以陳國為基地發展自己的勢力。又據《韓非子·顯學》記載,孔子死後,儒家分為八派,而"子張氏之儒"列在最前面。可見他這一派在後儒中,勢力是相當大的。

性格

  孔子有名的學生,'除了學術思想各有特點外,在為人性格上也有各自的不同。仔細查閱材料,發現子張有如下幾個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關於"師也辟"的問題。

  孔子在《論語·先進》篇中,概括四個學生的性格時說:"柴也愚,參加魯,師也辟,由也喭。關於這段話的註解,其他三人沒有什麼不可,一部就是說高柴愚笨,曾參遲鈍,仲由由莽等等。然而對於"師(子張)也辟"卻有兩種不同的註解。一是把"辟"解為"偏",偏者,怪也。就是說子張性格偏激。多數人都是這樣解釋的。少數人則以朱熹,他把"辟"解為"便辟",作邪僻之意思,而他對'"便辟"又曹作過兩次解釋,一次說:"謂習於容止,少誠實也",另一次說:"謂習於威儀而不直"①朱熹對"便辟"的這兩次解說是一致的,都是說善於逢迎謅媚而不誠實的意思。照朱熹的看法子張也就是這樣一種不老實的人。

  第一,孔子在這裡對兒個學生所概括的愚、魯、諺等,很明顯是指的天生的素質或性格,那麼在叫起談到的"師也辟"的"辟"也應和前面所講的問題是一致的,指的"偏激生性,不像指後天的習性

  第二,我們知道,孔子對其弟子的過錯,都是很坦率地給以指點的,如指責子路"野哉!由也",說宰我"朽木不可雕也",說冉求"非吾之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假如子張的品德真的像朱熹所說的,是逢迎謅媚而不誠實的話,孔子定會給以斥責的。然而孔子在這方面沒有半點批評。可見子張品德,並不是這麼低下。

  第三,子張對於品德低下者,不但不同流共處,而且還給以卑視,如《論語·子張》篇中載:"子張日:'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在這裡子張就批評了那些信道不忠實的人,是些不足輕重可有可無的人。

  可以肯定,由上分析,皆誤。孔子說的"師也辟"而不是指的其他,專指子張性格清流這一點,所以才有循而不作的主張。只學知識不去真做的。

  (二)關於"師也過"的問題。《論語.先進》載:"子貢間:'師(子張)與商(子夏)也熟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日:'然則師愈與?'子日'過猶不及,。"這段話如何理解呢?朱熹曾注釋說:"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⑧自從朱熹這樣注釋以忘黃式三的《論語後案》,康有為的《論語注》等等,也都是重複着這種註解。好像已成定論似的。我感到這樣理解不符合事實。因為,第一,子張固然才高意廣,然而子夏也是個才氣橫溢的人物,如《論衡。知實》就說子夏"有聖人之才"。他們二人的才氣並沒有多大差別,這裡所說的"過"和"不及"絕不是指的才氣問題。第二,至於說子夏篤信謹守規-模狹隘等,更不符合子夏的具體情況,實際上子夏也是個思想開通、性格爽朗的人。根本沒有什麼"狹隘"的問題。(詳見拙著《子夏研究》)。總之,子夏的思想並不拘謹狹隘,朱熹的之卻璐是難以成立的。

  這裡的"過"和"不及",既不是指才氣,卜又不是指思想,那麼如何理解才恰當呢?我認為在這裡子貢問的和孔子回答的是個具體的如何交朋友的問題。子貢問,在交朋友方面子張和子夏誰好一些呢?孔子說,子張所交的朋友什麼人都有,面很廣,但廣得有點過份。而子夏只結交比自己賢能的人,交結面不廣,朋友少,所以說他"不及"。'這樣解釋是符合兩個人的實際情況的。如《論語·子張》篇說:"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日'子夏云何?'對日:'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日:'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在交結-朋友的問題上,子夏認為可以交的就去交他,_不可交的就拒絕他。什麼人可結交呢?《說苑·雜言》中說,子夏是"好與賢己者處"。這就是說,比自己賢能的人,子夏才去結交,否則就拒之。子張則不然,他認為:君子尊敬賢人,也要接納普通的人,稱讚好人,也可憐無能的人。不論什麼人,子張都不拒絕結交。

  或問,子張這一認識不是也可以嗎?為什麼受到孔子"過"的批評呢?我們知道,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是有其一定要求的,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同意子夏的"好與賢己者處"的意見的,因為孔子自己就是"毋友不知己者"⑧,所以他對子張這種廣交朋友的態度,就感到太過份了。

  或又問,子夏的"好與賢己者處"和孔子的"毋友不如己者",不是完全一致的嗎?孔子為什麼又批評子夏是"不及,呢!這是因為孔子在這個問題上,做得並不絕對,有時他也想的人交往。如《論語.述而》篇說:"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日: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這就是說,對子過去不滿意的人,不要老看到人家的不足,也要看到人家進步的地方,做事不要太過份,不要抓住人家以往的過失不放。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既不同意太廣,也不同意太狹窄。所以他說了上面那段話。

  儒家學派,很注意個人修養,為了修養好,也就重視選擇鄰居和交結朋友的問題。對此,孔子曾發表過意見,如說"擇不處仁,焉得知"(《從里仁》)、又說"毋友不如己者"等等。總的說來,弟子們是聽從孔子這些意見的,但是也會有小的出入,而子張在交友方面過於豁達,不與賢己者交。就構成了他的一個特點。

  由上分析,皆誤。孔子把子夏當成第二個自己,偏愛子夏,所以才說子張朋友太廣泛

  (三)、"禹行而舜趨"的問題。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就說:"弟佗(頹唐的樣子)其其冠,神潭(沖淡)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頭上歪戴着帽子,嘴裡說些淡薄無味的話,走路還學着禹、舜的樣子,子張氏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賤。郭沫若同志在引了這段話以後說:"荀子罵人每每不揭出別人的宗旨,而只是在枝節上作人身、攻擊"④。不談人家的思想和主要問題擴只說人家戴帽子不正等問題,確是提不到問題的要害。不過卻也幫助我們了解到子張的為人風度。子張就是個大咧咧的不拘小節的人。

  另外,郭沫若同志在其《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中,更把子張的"禹行而舜趨"的行為,引伸為是"犯而不校"品德的一種表現。"犯而不校",就是受到別人攻擊、欺侮,也不加以計較的意思⑥。郭老說:"禹之父鯨為舜所誅戮,而禹臣服於舜。舜之弟象作惡不俊,而舜封之有庫。這些都是'犯而不校'的好榜樣。所以子張氏之儒在摹仿他們,亦步亦趨。子曰"以直報怨,何以報德"。這在孔門的中庸之德看來,應該是有點過火的,所以曾子批評他,'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子游也批評他:'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他那樣的寬容,而說他不合乎仁道,大約、是嫌他有點近於鄉愿吧!"⑥郭老這一分析是很有見地的,子張並不一定是鄉愿式的好好先生,但他學着禹、舜的樣子不太計較過去的恩:怨,不好記恨人,確是他為人的一個特點。這和他的大列列的性格,喜歡廣交朋友的特點也是完全一致的。

  《論語·先進》篇記載,當子張向孔子請教"善人之道"時,孔子就回答說:"不踐跡,亦不入於室"。意思是說,不踩着聖人的腳印走,道德是難以學到家的。大概子張聽了孔子的話以後,就模仿禹、舜這些儒家聖人的樣子行事。一方面學些表面的走路的樣子,另方面更是學他們的品德。在模仿中,可能有些過份,所以就受到了荀子"禹行而舜趨"的議論。對於:"不踐跡,亦不入於室"。南懷瑾老師是這樣解釋的,善人之道要不着痕跡,不留心裡。做過就做過了。

  另外,還需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說苑·雜言》和《列子·仲尼》兩書記載的資料和前面說法不太一致己兩書記載,子夏問孔子說,子張之為人也何若?"孔子就回答說"師(子張)之莊賢宇丘也"。"莊"就是嚴肅的意思。在這裡孔子說態度嚴肅是子張的一個特長。這就和前面說的大大列列馬大哈的性格不一樣了。以該書所倫,子張乃故意"克己",以嚴肅認真的態度要求自己對待朋友。到底如何!可以研究。不過,該兩書出得晚,可靠性不大。在此提出來,僅供參考而矣。

  (四)勇武精神。在孔子的學生中,大多人都具有勇武的精神,子張也具備這個特點。如《論語·子張》記載說:"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己矣,"。這就是說,作為一個"士",臨到危難的時候,就要把自己的生命拿出來,看到有利可得時,便要考慮一下應該不應該得。這真是個有勇有義精神的大俠。

  再者,《太平御覽》卷915還記載:"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貢為智,曾參為孝,顏回為仁,子張為武"。這裡又把子張看作是有"武"的特點的人。"勇"和"武"有所不同,"勇"的精神,不僅在打仗時能表現出來,而且在辦其他事情時也能表現出來。而"武"就比較具體了,就是打仗勇猛的意思。勇、武並不矛盾,可以並存。子張是個有勇武精神的人。

思想特點

  一 主忠信 言親疏尊卑之異 。婚禮威儀,如承祭祀。

  證據: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論語。第十二篇顏淵》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論語。第十二篇顏淵》

  《論語。第十八篇子張》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崇德:提高道德修養的水平。

  惑:迷惑,不分是非。

  徙義:徙,遷移。向義靠擾。

  誠不以富,亦祗以異:這是《詩經·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後兩句。此詩表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子對其丈夫喜新厭舊的憤怒情緒。孔子在這裡引此句,令人費解。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論語·第十五篇衛靈公》

  因為孔子反覆地對他強調忠、信問題,所以打動了他的心,有一次,當孔子談完了忠、信的重要性以後,子張就"書諸紳"

  寫在大帶上,以示永不再忘。以後子張在這方面的修養確見成效,以致他也發表了這方面的言論來教育別人。如"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可見他在這方面是受到了孔子較深刻的教育。所以後來的孟子和王充在談到子張時,都一致承認"子貢、子游、子張皆得聖人一體"⑩。他們都有自己的特長。

  二、"禹行而舜趨"。"君子必服古服,言古言,然後以為仁。""君子循而不作。"

  荀子《第六篇非十二子》:"弟佗(頹唐的樣子)其其冠,神潭(沖淡)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頭上歪戴着帽子,嘴裡說些淡薄無味的話,走路還學着禹、舜的樣子,子張氏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賤。

  證據: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論語。第十一篇先進》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論語。第十二篇顏淵》

  禹行是指什麼?據李零引唐朝李軌的註解:"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跛行……而俗巫多效禹步。"

  大禹的腿出了毛病,走路費勁。成了瘸子,而巫師們很多人模仿大禹的一瘸一拐的走路姿勢。

  現在我們可以知道為什麼禹步要這麼費勁的走了,偏癱了

  舜趨是指什麼?

  舜娶娥皇、女英回 媯水居住,舜很順從老婆的話,瞽叟和象有次哄騙,陰謀燒死舜。娥皇、女英出謀劃策,舜乖乖的帶着兩頂斗笠,爬上房頂幹活。他剛上去,這時,兩個斗笠就派上了用場,舜一手拿着一個,像長了翅膀一樣從房上跳下來,毫髮未損。又有一次,瞽叟叫舜去挖井,等舜剛下到深處時,他的老爹和兄弟就急急忙忙地取土填井,想把他給活埋了。幸運的是,舜的兩位夫人早被公公、婆婆、小叔子一大家子層出不窮的"陽謀"、"陰謀"修煉出極高的警惕性,提前讓舜在水井的側壁鑿出一條暗道,這才撿了一條命。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亦稱《汲冢紀年》,於西晉咸寧五年(279年)被盜墓者不准(Fǒu Biāo)所發現的編年體史書。

  《竹書紀年》述:堯帝最寵愛一位名叫女黃的妻子,她生兒子丹朱。由於堯的偏愛,丹朱在十個兒子中地位最高,成為堯內定的繼承人。當堯自覺年老力衰的時候,他果然將皇位傳給了丹朱。

  然而庶出的兄弟姐妹們從小就看着各自的母親受到父親的冷落,心中忿忿不平。更何況丹朱一向恃寵,不把手足之情看在眼裡,稟性凶頑。所以大家都不願意讓丹朱做這個皇帝。於是一場政變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姚重華夫妻三人和伊氏庶子九人取得了勝利,將堯和丹朱都囚禁起來--堯應該也沒什麼好抱怨的,當初他就是用同樣的方法從大哥摯手裡奪得了首領位置。接下來,九個小舅子和姚重華之間,又為誰最後繼位展開了殊死搏鬥。 三年後,姚重華最後勝出。在這整個過程中,娥皇女英始終堅定地站在丈夫的一邊。(真是女生外向啊!)

  姚重華成為"舜帝"。

  但是更多的人都願意把堯奪兄位、舜奪丈人位的事情說成是"禪讓"制。

  所以在廣大民眾眼裡,堯帝與舜帝都是中國上古史中,具有美德與智慧的統治者,被後世的人們視為典範。託了父親與丈夫的名聲,娥皇女英也成為中國古代女子最早的表率。個別零亂的史料之附錄。內篇也。是否屬實,沒有客觀證據,完全是個人主觀一面之詞,一曲之見,個人偏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三,廉潔自誇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至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論語。公冶長第五》

  四,信命教條

  "壽夭貧富,安危治亂,固有天命,不可損益。窮達、賞罰、幸否有極(9),人之知力,不能為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論語。為政第二》

  五,耿直愛虛榮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達名天下,即揚名天下。出自《墨子·漢晉偽書親士》:"三子之能達名成功於天下也,皆於其國抑而大醜也。"

  六,好問問題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閡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網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第二》

  七,愛穿草鞋。

  八,寬厚為懷。"君子勝不逐奔,掩函弗射(14),施則助之胥車。"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九,安靜待民。"君子若鍾,擊之則鳴,弗擊不鳴。"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周昭:"當世君子能不然者,亦比有之,豈獨古人乎!然論其絕異,未若顧豫章(顧邵)、諸葛使君(諸葛瑾)、步丞相(步騭)、嚴衛尉(嚴畯)、張奮威之為美也。《論語》言'夫子恂恂然善誘人',又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豫章有之矣。'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使君體之矣。'恭而安,威而不猛',丞相履之矣。學不求祿,心無苟得,衛尉、奮威蹈之矣。此五君者,雖德實有差,輕重不同,至於趣舍大檢,不犯四者,俱一揆也。昔丁諝出於孤家,吾粲由於牧豎,豫章揚其善,以並陸、全之列,是以人無幽滯而風俗厚焉......

  干

  (乾)

  gānㄍㄢˉ

  ◎觸犯,冒犯,沖犯:~擾。~涉。~預(亦作"干與")。森然~霄。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祿。~仕。

  ◎關連,涉及:~系。互不相~。

  ◎盾,古代抵禦刀槍的兵器:大動~戈。

  ◎古代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亦作編排次序)的十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涯岸,水邊:"河之~兮"。

  ◎個數:若~。

  ◎沒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

  ◎枯竭,盡淨:~盡。~杯。

  ◎徒然,白白地:~着急。

  ◎指沒有血緣或婚姻關係,拜認的親屬:~親。

  ◎〔~將(jiàng)〕古劍名。

  ◎姓。

  其它字義

  ●干

  (干)

  gànㄍㄢˋ

  ◎事物的主體或重要部分:樹~。軀~。~線。

  ◎做:~事。說~就~。

  ◎有才能的,善於辦事的:~才。~員。~練。

  ◎方言,壞、糟:事情要~。

  干,求也。古論語當作"子張問求祿",今本為"子張問干祿"。周昭引古論語,稱讚同僚品德有古儒之風範。五句,今本四句皆存,第五句自然也為論語舊本。又不犯四者,俱一揆也。通過聯繫上下文,我們可以知道,此當為不犯五者。今本《吳書》則妄為四也。筆誤明矣。

  學不求祿,心無苟得。

  白話文翻譯:學習技能不要想着設法得到官吏俸給你的機會。最要緊的是沒有不合理的收入機會。孔子謂子夏:汝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勿欲速,勿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數學邏輯關係:原命題成立,逆否命題必然也成立。

  若學,則不求祿。逆否命題:若求祿,則不學。

  有心,則無思苟得。逆否命題:若有思苟得,則非存心。

  應為『13·8』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之殘篇.聯繫上下文,大家很明顯就能知道"原文應該、或許、可能、好像是

  『13·8』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心有,曰:苟得矣" 影響

八儒之首

  韓非《顯學篇》說: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道藏本良作梁)之儒,有孫氏(即荀卿)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自從孔子之死到韓非,中間二百多年,先後共有過這八大派的儒家。這八大派並不是同時發生的,如樂正氏,如子思,都是第三代的;孟氏、孫氏都是第四或第五代的。顏氏、仲良氏今不可考。只有子張和漆雕氏兩家是孔子直傳的弟子。今試作一表如下:

  孔子/子張/漆雕氏/(曾子)--/子思-孟子/樂正子春/(?)荀卿/(?)顏氏/(?)仲良氏

  最可怪的是曾子、子夏、子游諸人都不在這八家之內。或者當初曾子、子夏、子游、有子諸人都是孔門的正傳,"言必稱師"(《論語》十九曾子兩言"吾聞諸夫子",《禮記·祭義》樂正子春曰:"吾聞諸曾子,曾子聞諸夫子"),故不別立宗派。只有子張和漆雕開與曾子一班人不合,故別成學派。子張與同門不合,《論語》中證據甚多,如: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十九)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十九)子張是陳同甫、陸象山一流的人,瞧不上曾子一般人"戰戰兢兢"的萎縮氣象,故他說: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無?(十九)從《韓非》與《天下殘文》,我們足以了解到,戰國末年,子張,子思雖然學術影響巨大,但是已經處於少數派地位。《天下殘文》歌頌其他六儒,按詩書禮樂春秋易,六藝順序對六儒家,進行了褒揚,單獨對子張,子思進行嘲諷。

  可知一,原來分裂出去的五儒,已經在戰國末年趨於統一,而且承認了魯國的曾子學派的正統地位。論功行賞,不再固執的予以對抗。

  可知二,唯獨子張之儒,子思之儒抗拒到底,成為亂臣賊子,道家不恥。

  據猜測:子張為人。

  一,道德楷模,講理的人,有涵養的人。

  二,對強者不阿諛,不親近,不討好;對弱者不虐待,不驕傲、蠻橫,舉止有禮貌。

  三,朋友遠離他時,他能夠也不計較得失,犯而不校,不怨恨、不責怪。

  最後卻歸於失敗。僅僅流於歷史的瞬間。很可憐。這與《論語》《漢書藝文志》的出版記錄吻合,又說明漢獨尊曾子後,卻並未不發行仲梁子,樂正子,等反對過曾子的學派著作。可知並未履行當初諾言,故《史記》高度表彰季布之諾,一諾千金,暗譏當時之儒食言

  子張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的特長是明顯的,學業也是有成就的,因而影響也是不小的。根據已掌握的資料,可以看出如下幾點。

  首先,子張的性格開朗,為人豁達,且有善於廣交朋友等的特點,這對後世是有一定影響的。如《後漢書》雲:"蓋孔子稱'上交不謅,下交不默',又曰:'晏平仲善與人交,子夏之門人亦問交於子張。……古之善交者詳矣"。這裡對孔子、晏子、子張在交朋友方面,一塊肯定為"有之善交者"。可見子張在這方面是有好的影響的。

  其次,子張問行時,孔子就大談忠、信思想品德的重要性,隨之子張就把它記下來。師徒之間關於忠、信的這段談話,對後世也有影響。如東漢時人們就借着這段話來發揮感想,"而忠信篤敬,蠻貂行焉者,誠以德之感物厚矣。故趙孟懷忠,匹夫成其仁,杜林行義,烈士假其命。易曰'人之所助者信',有不誣矣。"⑧由這段話可以看出他對後世的影響。

  子張給後人以深刻的印象,這不僅有文獻材料,而且還有實物資料。如在山東嘉祥縣武氏祠文物館,收集到的東漢的畫像石中,有孔子見老子圖,圖中跟隨孔子的弟子很多,但只注名了子張、子路、子貢等人,可見在東漢人的心目中,子張是孔子的個重要弟子。甚至直到三國時代人們還稱"子張、子路、子貢等七十之徒"有"亞聖之德"⑥。這說明他們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歷代封建政府,為了安定社會秩序,穩固其統治地位,無不宣揚儒家學說和推崇孔子,而在這個過程中,也給子張以很高的地位。據《後漢書·明帝紀》載,東漢明帝十五年東巡狩,"三月……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從這以後孔門弟子-包括子張,也不斷受到歷代官府的祭祀。另外,歷代政府也不斷對子張追加溢號,唐代尊為"陳伯",宋代時又增溢為宛邱侯,以後又尊之為"陳公"。由上可見,歷代帝王對他一直是很推崇的。

  總之,子張對後世是有一定影響的。

  ①分別見於《論語、先進》和《論語·季氏》有關篇章的朱熹注。②見《論語·先進》朱熹注。③見《論語·學而》又見《子罕》。④見《十批到書·孺家八派的批判》。⑤見《論語·伯泰》第五段。⑥《十批判書行儒家八派的批判》。⑦《論語·學而》。⑧《論語·為政》。⑨《論語·顏淵》。⑩《論語·衛靈公》。⑧《論語·子張》。@《論語·公孫丑上》《論衡·知實》。⑩《後漢書·朱樂何列傳》。⑧《後漢書·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⑩《三國志·諸葛膝二孫二仆陽傳》。

評價

  孔子評價顓孫師說"師也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選自《子張》

論語篇名

  本篇共計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見危致命,見得思義";"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君子之過,猶日月之食";"其生也榮,其死也哀"。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內容有:孔子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的精神;孔子對殷紂王的批評,孔子關於學與仕的關係,君子與小人在有過失時的不同表現,以及孔子與其學生和他人之間的對話。

  全文:

  『1』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2』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3』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6』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8』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9』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10』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11』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12』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1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14』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15』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16』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17』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

  『18』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19』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20』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22』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23』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屋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24』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25』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綏之期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全文翻譯:

  『1』子張說:"士遇見危險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的要求,祭祀時能想到是否嚴肅恭敬,居喪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否哀傷,這樣就可以了。"

  『2』子張說:"實行德而不能發揚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實堅定,(這樣的人)怎麼能說有,又怎麼說他沒有?"

  『3』子夏的學生向子張尋問怎樣結交朋友。子張說:"子夏是怎麼說的?"答道:"子夏說:'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絕他。'"子張說:"我所聽到的和這些不一樣:君子既尊重賢人,又能容納眾人;能夠讚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夠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賢良的人,那我對別人有什麼不能容納的呢?我如果不賢良,那人家就會拒絕我,又怎麼談能拒絕人家呢 ?"

  『4』子夏說:"雖然都是些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來達到遠 大目標就行不通了。"

  『5』子夏說:"每天學到一些過去所不知道的東西,每月都不能忘記已經學會的東西,這就可以叫做好學了。"

  『6』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已記得牢固,就與切身有關的問題提出疑問並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7』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住在作坊里來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過學習來撐握道。"

  『8』子夏說:"小人犯了過錯一定要掩飾。"

  『9』子夏說:"君子有三變:遠看他的樣子莊嚴可怕,接近他又溫和可親,聽他說話語言嚴厲不苟。"

  『10』子夏說:"君子必須取得信任之後才去役使百姓,否則百姓就會以為是在虐待他們。要先取得信任,然後才去規勸;否則,(君主)就會以為你在誹謗他。"

  『11』子夏說:"大節上不能超越界限,小節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12』子遊說:"子夏的學生,做些打掃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這些不過是末節小事,根本的東西卻沒有學到,這怎麼行呢?"子夏聽了,說:"唉,子遊錯了。君子之道先傳授哪一條,後傳授哪一條,這就像草和木一樣,都是分類區別的。君子之道怎麼可以隨意歪曲,欺騙學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終地教授學生們,恐怕只有聖人吧!"

  『13』子夏說:"做官還有餘力的人,就可以去學習,學習有餘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14』子遊說:"喪事做到盡哀也就可以了。"

  『15』子遊說:"我的朋友子張可以說是難得的了,然而還沒有做到仁。"

  『16』曾子說:"子張外表堂堂,難於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17』曾子說:"我聽老師說過,人不可能自動地充分發揮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時候。"

  『18』曾子說:"我聽老師說過,孟莊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換父親的舊臣及其政治措施,這是別人難以做到的。"

  『19』孟氏任命陽膚做典獄官,陽膚向曾子請教。曾子說:"在上位的人離開了正道,百姓早就離心離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們的情況,就應當憐憫他們,而不要自鳴得意。"

  『20』子貢說:"紂王的不善,不像傳說的那樣厲害。所以君子憎恨處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壞名聲都歸到他的身上。"

  『21』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月蝕。他犯過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們都仰望着他。"

  『22』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說:"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裡學來的?"子貢說:"周文王武王的道,並沒有失傳,還留在人們中間。賢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賢的人只了解它的末節,沒有什麼地方無文王武王之道。我們老師何處不學,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師傳播呢?"

  『23』叔孫武叔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子貢比仲尼更賢。"子服景伯把這一番話告訴了子貢。子貢說:"拿圍牆來作比喻,我家的圍牆只有齊肩高,老師家的圍牆卻有幾仞高,如果找不到門進去,你就看不見裡面宗廟的富麗堂皇,和房屋的絢麗多彩。能夠找到門進去的人並不多。叔孫武叔那麼講,不也是很自然嗎?"

  『24』叔孫武叔誹謗仲尼。子貢說:"(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仲尼是毀謗不了的。別人的賢德好比丘陵,還可超越過去,仲尼的賢德好比太陽和月亮,是無法超越的。雖然有人要自絕於日月,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25』陳子禽對子貢說:"你是謙恭了,仲尼怎麼能比你更賢良呢?"子貢說:"君子的一句話就可以表現他的智識,一句話也可以表現他的不智,所以說話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夠順着梯子爬上去一樣。夫子如果得國而為諸侯或得到采邑而為卿大夫,那就會像人們說的那樣,教百姓立於禮,百姓就會立於禮,要引導百姓,百姓就會跟着走;安撫百姓,百姓就會歸順;動員百姓,百姓就會齊心協力。(夫子)活着是十分榮耀的,(夫子)死了是極其可惜的。我怎麼能趕得上他呢?"

大宗世系

  自顓孫子始,顓孫子大宗世系至光緒1年曆73代。第73代世系,依《蕭縣誌》而補。自73代以後世系,因資料缺乏而暫缺。

  === 先祖 ===   傳說時期

  世祖黃帝

  世祖昌意

  世祖顓頊

  世祖窮蟬

  世祖敬康

  世祖橋牛

  世祖瞽叟

  世祖重華

  世祖舜

  世祖商均

  西周至春秋時期

  17世祖遏父(虞閼父),任周朝陶正

  16世祖 陳滿,陳胡公

  15世祖 陳犀侯,陳申公

  14世祖 陳突,陳孝公

  13世祖 陳戎,陳慎公

  12世祖 陳寧,陳幽公

  11世祖 陳孝,陳厘公

  10世祖 陳靈,陳武公

  9世祖 陳燮,陳平公

  8世祖 陳圉,陳文公

  7世祖 陳鮑,陳桓公

  6世祖 陳林,陳莊公

  5世祖陳顓孫,與陳厲公子完(即陳完,一作田完)同出奔

  4世祖 顓孫強

  3世祖 顓孫健

  2世祖(祖父) 顓孫齊

  1世祖(父親) 顓孫姜,生三子:子張、子莫、子英

  === 本人 ===   顓孫子:顓孫師,字子張

     === 後裔 ===   世系

  1世孫(兒子) 顓孫申詳,生於魯國,因名魯人,師事子思,繆公尊以賓禮

  2世孫(孫子) 顓孫鍾,請學於申詳

  3世孫 顓孫文,博學強記,淹貫六經,魏召為相不受,著書萬言,悉皆心性之學。生二子:江、河

  4世孫顓孫河,文次子

  5世孫 顓孫羨,仕於趙

  6世孫 顓孫球,言行篤實,修書築墓

  7世孫 顓孫沖,字太元,因秦焚書滅儒,遂隱於三台山,藏書石室

  8世孫 顓孫延慶

  9世孫 顓孫浣心,為長沙太守

  10世孫 顓孫茂春

  11世孫 顓孫簡,博學好古,纂修遺書,漢昭帝征為博士

  (以下的代數,都錯一代)

  第13代 顓孫萃

  第14代 顓孫湛

  第15代 顓孫園,天姿明敏,正直不阿,因王莽纂位,避而不仕

  第16代 顓孫永久

  第17代 顓孫嘉善

  第18代 顓孫標

  第19代 顓孫寧

  第20代 顓孫克柔,晉武帝泰和1年授太常寺     第21代 顓孫東

  第22代 顓孫無欲

  第23代 顓孫鳳

  第24代 顓孫應泰,事母孝,修築祖墓

  第25代 顓孫光,好為古文詞,著書二十二篇

  第26代 顓孫珙,恢廓大度,魏舉孝廉

  第27代 顓孫奎

  第28代 顓孫良,晉秘書郎

  第29代 顓孫寰

  第30代 顓孫存,北齊天保2年封子張為蕭伯,存奉祀生

  第31代 顓孫源,周武帝改封子張為陳伯,授源博士奉祀生

  第32代 顓孫燕,隋文帝時為涇州司戶

  第33代 顓孫椿,唐武帝1年召襲博士奉祀生

  第34代 顓孫遠

  第35代 顓孫通

  第36代 顓孫登,唐開元4年召為國子監博士

  第37代 顓孫高

  第38代 顓孫淳,唐元和10年授少府監主簿

  第39代 顓孫泰,唐顯通1年明經及第,授國子監博士

  第40代 顓孫宣

  第41代 顓孫循,當五季之亂,隱居躬耕

  第42代 顓孫熙,聰明穎異,八歲能文,後為戶部員外郎

  第43代 顓孫允

  第44代 顓孫宏毅

  第45代 顓孫書紳,宋大中祥符1年追封子張為宛丘侯,給奉祀官一員世襲祀事

  第46代 顓孫晉,襲封奉祀,重新祠宇

  第47代 顓孫坎,奉祀,修墓

  第48代 顓孫訂,奉祀,築堤護墓

  第49代 顓孫孔臣

  第50代 顓孫皞,金人陷徐州,入淮泗毀祖墓。宋康王南渡,遂避河南,隱姓西華縣

  第51代 顓孫問明

  第52代 顓孫燧

  第53代 顓孫應芝,辟釋老之說,著《滌塵》十二篇

  第54代 顓孫瑾,癖沈琴鶴,為范陽教諭

  第55代 顓孫棟,仕元後退隱河南西華縣,嘗對子嘆曰:"蕭,吾故土也。先人之墳墓在焉,不可流離忘歸,子其旋返世守,無失烝嘗之祀"

  第56代 顓孫志,不忘父訓,明洪武2年回蕭守墓,仍築室於閔子御車制牛板之東

  第57代 顓孫禮,生員。生四子:崇儒、崇治、崇書、崇學

  第58代 顓孫崇儒,字象賢,生員,生一子:銓,無後,以崇治為宗。顓孫崇治,奉祀生員。生三子:儀、釗、海

  第59代 顓孫釗,崇治次子,奉祀生員,生二子:祿、杲

  第60代 顓孫杲,釗幼子,奉祀生員

  第61代 顓孫守經,奉祀生員

  第62代 顓孫岱,字華峰,廩生入監,善詞賦,好山水,重修祠墓,襲奉祀官。生二子:承恩、承惠

  第63代 顓孫承惠,岱幼子,字澤甫,號繼華,儒學生員,襲奉祀官,築堤修墓,建祠於邑治西門外。清康熙1年,以子佐聖官贈江西臨江府峽江縣知縣。生四子:依聖、輔聖、翼聖、佐聖

  第64代 顓孫依聖,承惠長子,字必孔,奉祀生員,言行敦篤。生一子:尊賢。 顓孫佐聖,字悅孔,奉祀生員,入學食餼,順治8年恩貢,廷試推官改授江西臨江府峽江縣知縣,5年復補吉安府泰和縣知縣。生二子:景賢、好賢

  第65代 顓孫尊賢,依聖子,生子達道。 顓孫好賢,佐聖幼子,字樂只,儒學生員,生一子:誠道

  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66代 顓孫達道,尊賢子,生子成德。 顗孫誠道,好賢子,清雍正3年恩詔為先賢顓孫子設立博士,查顓孫誠道委系嫡裔,奉旨授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生一子:明德

  第67代 顓孫成德,達道子,生子宏績。 顓孫明德,誠道子,乾隆21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生一子:宏傳

  第68代 顓孫宏績,成德子,生子開來。 顓孫宏傳,明德子,因病未襲。生一子:開瑞

  第69代 顓孫開來,宏績子,生子奕桂。 顓孫開瑞,宏傳子,查非大宗,不應承襲

  第70代 顓孫奕桂,開來子,生子世增

  第71代 顓孫世增,生子樹勛

  第72代 顓孫樹勛,道光9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3代 顓孫大猷,咸豐9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