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颈静脉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颈静脉孔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1]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2]

名词解释

枕骨大孔两侧有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枕髁外侧,枕骨与颞骨岩部交界处有一不规则的孔,称颈静脉孔,其前方的圆形孔,为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有细长的茎突,茎突根部后方有茎乳孔。颈静脉孔中穿过的结构:迷走、副、舌咽神经。

骨性解剖

颈静脉孔内口似鸟状,头部相当于神经部/腹部相当于静脉部/细长的两端分别为与海绵窦相连的岩下窦和与横窦相续的乙状窦。髁管开口于颈静脉球的后内侧壁,髁静脉经髁管沟通椎静脉系统和颈内静脉系统。前庭水管外口又称内淋巴囊裂,开口于两层硬膜之间/是内耳内淋巴向乙状窦的引流,颈静脉结节是颈静脉突上表面突起最明显的部分,与枕髁相对应。颈静脉孔外口呈烧瓶状,位于颈动脉管外口的后方,茎突的内侧,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前外侧。枕髁位于枕骨大孔的前外侧缘,颈静脉孔的内侧下方,其关节腔正对脑干和脊髓交界处。枕突位于枕髁的外侧,是头后外直肌的附着点,此肌肉是暴露颈静脉孔的重要解剖标志。颈动脉管位于颈静脉孔的前方,两者以颞骨形成的颈动脉嵴相分隔,嵴的内侧有鼓管的开口。茎突是颅底侧方的另一重要解剖标志,位于颈静脉孔外口的外侧缘,茎乳孔位于其根部后外侧方。

神经解剖

舌咽神经起自橄榄体后方面神经尾侧0-4.68mm,平均2.58mm;两者入孔相距2.38-8.36mm,平均5.60mm;其入孔直径0.62-1.40mm,平均0.94mm。舌咽神经根丝有2-3条,有腹背之分,背侧根较粗,腹侧根较细,两者一般并行难以分辨,只有少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间隙。迷走神经起自舌咽神经尾侧0-2.86mm,平均1.96mm;两者入孔相距0-3.12mm,平均1。14mm;其入孔直径为2.12-3.34mm,平均2.60mm。迷走神经根丝有4-8条,多者可达13条,头侧根丝较粗而且集中,尾侧根丝较细而且分散。副神经由长的脊髓根和短的颅根构成,脊髓根起自C1-3脊髓前后根之间的侧索,直径0.74-1.68mm,平均1.14mm。舌下神经孔位于颈静脉孔下方7.26-8.66mm,平均8.02mm;其根丝分上下两组,每组2-3束,每束2-3条根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