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顿悟的时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意味着一次顿悟。

作家张悦然首部文学评论集,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召唤隐匿文本显形。从人物、视角到冲突、情节,以创作的框架,构筑阅读的王国;从乔伊斯、契诃夫到门罗、波拉尼奥,截取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瞬间,淬炼成小说独异的配方。15堂创意写作课,与文学同行者一道,迎来文学顿悟的时刻。

“顿悟,正是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时刻。”每个人都可以循着小说发出的光芒,发现自身的遗失之物,并用读和写再次赋予其生命。

一份文学同行者的创作心得和阅读指南

《顿悟的时刻》是张悦然精心写给所有阅读者与创作者的小说课。涉及读书与写作的种种疑问:是什么促使作家动笔写一篇小说?是什么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始了思想的跋涉?大众小说为什么能感动更多的人?次要人物为什么同样要丰满?

60部经典小说的独特阅读路径

全书拆解60部小说文本,梳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属于作家的秩序,用有限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与他人,跨过生命旅程设置的层层路障。同时全面剖析与解读了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门罗等五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凝视当代小说家笔下的爱怜与伤痛、冷酷与慈悲,帮助我们找到身处之地在时空中的坐标,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全面了解我们时代的文学巨匠

作家生平经历,对作品有着怎样的影响?作品背后渗透着作家怎样的创作习惯?书中全面分析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麦克尤恩、门罗等当代文学巨匠的生平与作品,一改小说课惯谈经典著作的局限,让你全面了解与我们同时代的文学巨匠。

作者简介

张悦然 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知名艺文主题书系《鲤》主编。

著有长篇小说《》《誓鸟》《水仙已乘鲤鱼去》《樱桃之远》,短篇小说集《十爱》《葵花走失在1890》《我循着火光而来》。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西、意、荷、日、韩等多国文字,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等奖项,也是入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十爱》,JeremyTiang译)的华语作家。

书评

“阅读是比写作更接近日常的幸福”——在这本《顿悟的时刻》前言中,张悦然如此诚实坦然地写出阅读给予写作者的深层愉悦。相较于寻常读者,写作者的身份是否会赋予阅读另一种体验,是否会运用更专业的视角去解析文本,是否会将汲取的写作技巧滋养自身的创作。然而读完此书,这些略显矫情的疑问全都消失了,涌上心头的是作为同路人的感激——张悦然虽身为创作者,却是以一位虔诚读者的姿态出现,能深切感受到她对于所提及作品/作家的真诚喜爱,这些喜爱,但凡每一个读过这些书的读者,想必都曾拥有过。

全书共分两辑。第一辑从人物、冲突、情节、视角几方面谈写作技巧,虽偏于理论分析,但结合知名度较高的经典文学作品详解这些技巧如何运用,以及所达成的可观效果,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实用性亦不遑多让。因限于篇幅体量之故,并未全景式展开,但每个章节都选取若干打动作者的点用以深度阐述,每每读到共鸣处,恨不能立刻去重温提及的书单——的确是一份很具参考价值的书单。

“人物”部分,我偏爱“情感支点”的论述。所谓“情感支点”,首先是由小说的内在现实逻辑决定,并非作者强行虚构。开笔之前,作者肯定会为了建构人物形象而进行某种“调研”,以数据和素材来形成环绕其运行的氛围空间,此观点与我前一阵读到的《编剧的艺术》中的所言:“建构人物的三个维度:生理、社会、心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物脱离功能符号的桎梏,因具有自身的立场和诉求而丰满复杂,这就是作者奠基小说的第一步,是作者进入文本的缘由和密码,因为投射了作者的主观视点和情感意识而与笔下人物产生共情,甚至无关道德层面而与自身灵魂重叠——就像包法利夫人曾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投下过涟漪。

“冲突”篇章从人物关系和内心世界分头论述。人物关系结构的建立和坍塌是构成戏剧冲突的最大源头,援引威廉·特雷弗《三人行》佐证“关系里的脆弱和不稳定性是迷人的”,何以迷人?三人可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而因为老人的离世引发崩塌,暗流喷涌而出,激荡在所难免,于是大千世界“幽微复杂的褶皱”会逐一显现。如果说人际网的建与毁是外象的,那么人物的内心戏则是趋内的,心理学为文学提供了参考样本和理论依据。在无限幽深的内心需要“外化的矩阵”来展现,外部世界是心理的映照和情感的绵延,引用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和希区柯克的《迷魂记》(从某些角度来考量本书,某些概念也适合电影创作),验证一个人内心的魔鬼(所谓心结)会在皮相天地引发多么巨大的风暴。

“情节”是小说的基本骨架,也是本书中我最爱的部分。情节既有显性事件的发生,也有人物内心的悄然的位移,当这些变故与情节形成共振,于是整个故事改变了河流的方向。作者以契诃夫作品为例相当妥帖——因为“他总是关注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带小狗的女人》因一句朋友间的闲谈,《熟识的男人》因一次受辱,《吻》因一个美丽的误会,他们平常的生活仿佛被惊醒了,犹如一道光照进内心,犹如目睹了尘世的神迹,他们决意从旧日窠臼中挣脱出来,去拥抱未知的新生活。这便是“顿悟时刻”——“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某个时刻”,乔伊斯谓之以“一次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其著名短篇《死者》便是这一手法的绝佳范例,从单数的、具体的实指演化为复数的、广阔的泛指,从关注个体的处境转向更深广层次的存在认知。“顿悟”尤其适合短篇用以展现人物弧光的高效手段,在有限篇幅内实现高度浓缩的转变过程,而这一过程如何表现得不唐突不遽然,正是考验写作功力之所在。“顿悟”也是一个颇具“电影感”的词汇,它会帮助电影达成“完成度”和人物的成长性,运用于小说创作,同样拥有结构上的闭合作用,还兼具留白的余味——人物使命已达,然而其点燃的火焰并未将息,留与读者从中汲取与自身生命经验契合的体悟,甚至借此获得精神飞升的空间。

“视角”是创作者裁剪纷繁世界的取舍度,是重建秩序的主观意志体现。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上帝视角的衰微,关注内心探求成为更普遍的手法,全知叙述的垄断地位因限制性视角的逐渐普遍而受到威胁。亨利·詹姆斯正是实现此拐点的重要参与者,他的《一位女士的画像》《丛林之兽》《螺丝在拧紧》都有效使用了限制视角,读者会跟随人物言行去探知包裹在其周围的未知,去进入其幽暗意识区并自动同步,在不可靠叙事中引发奇妙体验,这种叙事的“诡计”在日后的文学创作中越来越常见。

第一辑以“结尾”为尾声。如果说长篇小说的收声尚能赢得挣脱故事边框的自由,那么短篇小说由于其体量小、蕴含的叙事密度高,要达成的戏剧转折度大,结尾的决定性意义更为凸显。理想的结尾往往含有必然性(包法利夫人的宿命走向)和偶然性(安娜·卡列尼娜之死仿佛被提前了)的结合。

第二辑解析村上春树、波拉尼奥、艾丽丝·门罗、伊恩·麦克尤恩、珍妮弗·伊根的生平与代表作,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并不全然是赞美,对伴随自己一路走来的“启蒙”式作家,亦能指出不足,措辞恳切。指出村上春树后期作品力图将社会、历史、战争、人性之恶等多元主题塞进小说,然而缺乏自成一体的创造性——或许这也是我近年来不再读村上虚构作品的重要原因吧。麦克尤恩亦是另一位我从喜欢到淡然的作家,以《消隐的边界》为题,很好概括了他从早期探究人性中原始蛮荒的部分转向阶层跨越的边界感,阐释虚构对于作家的意义,并犀利点出麦克尤恩对操纵读者的倾向。

关于门罗,无疑是写得最好的一篇。“短篇所追求的戏剧性,抽空了时间将顿悟的威力无限放大。”门罗的短篇都有很强的时空转换力,一定程度地弱化“仪式感”、增强“日常感”;重要之处一定要留白,感知隐去部分的沉重应该交由读者完成;人物自带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轨迹;同时保留较强的戏剧冲突,在结尾常以强情节的处理方式让人顿感山回路转。以上种种,几乎完满演绎第一辑中的理论概述。围绕“逃离”以传达失去是人生无法回避的主题,然而兜兜转转,发现“生活的意义来自那些难以释怀的痛苦最终被疗愈,也来自巨大的矛盾和冲突奇迹般地获得和解。”让顿悟的时刻稀释到时间长河中去,获得被照亮的释然。 [1]

参考文献

  1. [ht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81657/tps 豆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