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顧祖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月10日 (五) 20:17 由 Sisle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顧祖禹生於明毅宗崇禎四年(1631),字復初,一字景範,(一作:字瑞五,號景範),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今江蘇無錫人),居常熟,顧柔謙之子。中國清初沿革地理學家和學者。有《宛溪集》

生平簡介

畢生專攻史地

他的高祖顧大棟撰有《九邊圖說》,曾祖顧文耀、父親顧柔謙都通曉輿地之學。在家庭的影響下,他畢生專攻史地,以沿革地理和軍事地理的研究為精深。生於江蘇常熟,卒於徙居無錫宛溪,故稱宛溪先生。 他身遭亡國之痛,但卻始終堅持志節,不求名於時,不求祿於世,長期生活在「貧賤憂慼」的環境裡,寄心事於著述,實在難能可貴。他的目的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保存故國文獻,以便在將來反清復明的大業中作出貢獻。晚年,曾參與編纂《大清一統志》。卒於清聖祖康熙三十一年(1692),享年六十二歲。有《宛溪集》。

編著《讀史方輿紀要》

從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起,他參考二十一史、100多種地方志和其他大量文獻,並儘一切可能「覽城廓,按山川,稽道裡,問關律」,實地考核異同,以畢生精力盡於此書, 歷時30餘年,編著成130卷、280萬字的《讀史方輿紀要》。前123卷敘述歷代州域形勢,以明末清初的行政區劃,分述各省、府、州、縣的疆域沿革、山川形勢、城市集鎮、關塞險隘、津梁道路等。後6卷敘述川瀆異同,「昭九州之脈絡」。末1卷敘述分野,明「俯察仰視」之義。附「輿圖要覽」 4卷,有當時全國總圖、各省分圖、邊疆分圖以及黃河、海運、漕運分圖。《讀史方輿紀要》著重考訂古今郡、縣的變遷,和推論山川關隘戰守的利害,是中國沿革地理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也是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和軍事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 宋以後,專講地理沿革的著作間有所出,特別是明末以降,學者有感於「空談心性」的誤國殃民,提倡實學之風大盛。顧炎武曾作《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主旨在於「務質之今日所可行而不為泥古之空言」。《讀史方輿紀要》更是詳論「山川險易,古今用兵戰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得失之跡」。前者重在講地理條件和政治、經濟的關係,後者重在講地理條件和軍事的關係。 顧祖禹在一首詩曾說:

「重瞳帳下已知名,隆準軍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錯,如何壇上會談兵。」

此詩的淺意是說,在項羽的軍隊終都很出名(史記上說項羽重瞳子,重瞳指項羽),在劉邦軍中也可以隨便走(劉邦外號叫隆準公,就是大鼻子)。可惜半輩子所做的都是錯的,怎麼能夠紙上談兵。這首詩正可為他一生的追求作註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