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顾祖禹」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顾祖禹 编辑 顾祖禹(1631-1692)字复初,一字景范,(一作:字瑞五,号景范),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居…”)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顾祖禹 编辑
+
'''顧 祖禹'''生於明毅宗崇禎四年 (1631) 初,一字景 ,(一作:字瑞五, ),南直 常州府 無錫縣 (今江 蘇無錫 人),居常熟,[[顧 謙]] 之子。中 清初沿革地理 家和 者。 有《 宛溪 集》
祖禹(1631-1692 )字 初,一字景 ,(一作:字瑞五, ),南直 常州府 无锡县 (今江 苏无锡 人),居常熟, 之子 。生于明毅宗崇祯四年(1631),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1692),享年六十二岁 。中 清初沿革地理 家和 者。 生于江苏常熟,卒于徙居无锡 宛溪 ,故称宛溪先 他的高祖 撰有《九 边图说 》,曾祖 文耀、父 亲顾 都通 晓舆 地之 。在家庭的影 下,他 攻史地,以沿革地理和 事地理的研究为 深。
+
 
 +
==生平簡介==
 +
[[File:顧祖禹.jpg|thumb|right|
 +
[http://a3.att.hudong.com/25/35/01300001102710147451359380913_s.jpg原圖鏈結]
 +
[http://www.zhigengku.com/baike/item.act?word=%E9%A1%BE%E7%A5%96%E7%A6%B9] ]]
 +
 
 +
===畢 專攻史地===
 +
他的高祖[[顧 棟]] 撰有《九 邊圖說 》,曾祖[[顧 文耀]] 、父 親[[顧 謙]] 都通 曉輿 地之 。在家庭的影 下,他 攻史地,以沿革地理和 事地理的研究 為精深。生於江蘇常熟,卒於徙居無錫宛溪,故稱宛溪先生。
 +
他身遭亡國之痛,但卻始終堅持志節,不求名於時,不求祿於世,長期生活在“貧賤憂慼”的環境裡,寄心事於著述,實在難能可貴。他的目的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保存故國文獻,以便在將來反清復明的大業中作出貢獻。晚年,曾參與編纂《大清一統志》。卒於清聖祖康熙三十一年(1692),享年六十二歲。有《宛溪集》。
 +
 
 +
===編著《讀史方輿紀要》===
 +
從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起,他參考二十一史、100多種地方志和其他大量文獻,並儘一切可能“覽城廓,按山川,稽道裡,問關律”,實地考核異同,以畢生精力盡於此書, 歷時30餘年,編著成130卷、280萬字的《讀史方輿紀要》。前123卷敘述歷代州域形勢,以明末清初的行政區劃,分述各省、府、州、縣的疆域沿革、山川形勢、城市集鎮、關塞險隘、津梁道路等。後6卷敘述川瀆異同,“昭九州之脈絡”。末1卷敘述分野,明“俯察仰視”之義。附“輿圖要覽” 4卷,有當時全國總圖、各省分圖、邊疆分圖以及黃河、海運、漕運分圖。《讀史方輿紀要》著重考訂古今郡、縣的變遷,和推論山川關隘戰守的利害,是中國沿革地理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也是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和軍事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
 +
宋以後,專講地理沿革的著作間有所出,特別是明末以降,學者有感於“空談心性”的誤國殃民,提倡實學之風大盛。[[顧炎武]]曾作《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主旨在於“務質之今日所可行而不為泥古之空言”。《讀史方輿紀要》更是詳論“山川險易,古今用兵戰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得失之跡”。前者重在講地理條件和政治、經濟的關係,後者重在講地理條件和軍事的關係。
 +
顧祖禹在一首詩曾說:
 +
 
 +
“重瞳帳下已知名,隆準軍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錯,如何壇上會談兵。”
 +
 
 +
此詩的淺意是說,在[[項羽]]的軍隊終都很出名(史記上說項羽重瞳子,重瞳指項羽),在[[劉邦]]軍中也可以隨便走(劉邦外號叫隆準公,就是大鼻子)。可惜半輩子所做的都是錯的,怎麼能夠紙上談兵。這首詩正可為他一生的追求作註腳。
 +
<ref>[https://www.mingqingxiaoshuo.com/renwu/guzuyu/   明清小說網 >顧祖禹]</ref>
 +
 
 +
==詩詞==
 +
 
 +
【送王石谷惲正叔】七言律詩 
 +
 
 +
秋色牵衣户半扃,君行应念此园亭。
 +
 
 +
桐枝濯濯侵檐绿,竹叶垂垂带雨青。
 +
 
 +
别意欲言思转涩,愁怀难解酒无灵。
 +
 
 +
漫劳握手增惆怅,他日还添两鬓星。
 +
 
 +
注:恽南田:恽寿平号南田,清代著名画家,“清六家”之一,王石谷挚友。
 +
 
 +
【甲辰九日感事】七言律詩 
 +
 
 +
萧飒西风动客愁,携尊无处漫登楼。
 +
 
 +
赭衣天地骊山道,白帢亲朋易水秋。
 +
 
 +
征雁南飞无故国,啼猿北望有神州。
 +
 
 +
茱萸黄菊寻常事,此日催人易白头。
 +
 
 +
【过石谷秦淮水阁看画鹊华秋色图】七言絕句
 +
 
 +
辋川六月写沧浪,梦入平津逸兴长。
 +
 
 +
却忆挥毫千万里,风生腕底为君凉。
 +
 
 +
【送魏叔子还宁都】古風
 +
  
 +
大地方沍寒,君行涉江水。
 +
 
 +
问君行何 ,抱膝 山里。
 +
 
 +
易堂好弟兄,事业寄文史。
 +
 
 +
天空雕鹗飞,日落云霞起。
 +
 
 +
遥望翠微峰,迢迢四千里。
 +
 
 +
吾欲牵君衣,君行其少俟。
 +
 
 +
好风从东来,扬帆疾如驶
 +
 
 +
山中正春光,寒香放梅蕊。
 +
<ref>[https://sou-yun.cn/poemindex.aspx?dynasty=Qing&author=%E9%A1%BE%E7%A5%96%E7%A6%B9   詩詞庫>淸>顾祖禹>七律 2>七絶 1>古風 1]</ref>
 +
 
 +
==參考資料==
 +
 
 +
 
 +
[[Category:明朝人物]]

於 2020年1月10日 (五) 20:23 的最新修訂

顧祖禹生於明毅宗崇禎四年(1631),字復初,一字景範,(一作:字瑞五,號景範),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今江蘇無錫人),居常熟,顧柔謙之子。中國清初沿革地理學家和學者。有《宛溪集》

生平簡介

畢生專攻史地

他的高祖顧大棟撰有《九邊圖說》,曾祖顧文耀、父親顧柔謙都通曉輿地之學。在家庭的影響下,他畢生專攻史地,以沿革地理和軍事地理的研究為精深。生於江蘇常熟,卒於徙居無錫宛溪,故稱宛溪先生。 他身遭亡國之痛,但卻始終堅持志節,不求名於時,不求祿於世,長期生活在「貧賤憂慼」的環境裡,寄心事於著述,實在難能可貴。他的目的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保存故國文獻,以便在將來反清復明的大業中作出貢獻。晚年,曾參與編纂《大清一統志》。卒於清聖祖康熙三十一年(1692),享年六十二歲。有《宛溪集》。

編著《讀史方輿紀要》

從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起,他參考二十一史、100多種地方志和其他大量文獻,並儘一切可能「覽城廓,按山川,稽道裡,問關律」,實地考核異同,以畢生精力盡於此書, 歷時30餘年,編著成130卷、280萬字的《讀史方輿紀要》。前123卷敘述歷代州域形勢,以明末清初的行政區劃,分述各省、府、州、縣的疆域沿革、山川形勢、城市集鎮、關塞險隘、津梁道路等。後6卷敘述川瀆異同,「昭九州之脈絡」。末1卷敘述分野,明「俯察仰視」之義。附「輿圖要覽」 4卷,有當時全國總圖、各省分圖、邊疆分圖以及黃河、海運、漕運分圖。《讀史方輿紀要》著重考訂古今郡、縣的變遷,和推論山川關隘戰守的利害,是中國沿革地理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也是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和軍事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 宋以後,專講地理沿革的著作間有所出,特別是明末以降,學者有感於「空談心性」的誤國殃民,提倡實學之風大盛。顧炎武曾作《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主旨在於「務質之今日所可行而不為泥古之空言」。《讀史方輿紀要》更是詳論「山川險易,古今用兵戰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得失之跡」。前者重在講地理條件和政治、經濟的關係,後者重在講地理條件和軍事的關係。 顧祖禹在一首詩曾說:

「重瞳帳下已知名,隆準軍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錯,如何壇上會談兵。」

此詩的淺意是說,在項羽的軍隊終都很出名(史記上說項羽重瞳子,重瞳指項羽),在劉邦軍中也可以隨便走(劉邦外號叫隆準公,就是大鼻子)。可惜半輩子所做的都是錯的,怎麼能夠紙上談兵。這首詩正可為他一生的追求作註腳。 [1]

詩詞

【送王石谷惲正叔】七言律詩 

秋色牽衣戶半扃,君行應念此園亭。

桐枝濯濯侵檐綠,竹葉垂垂帶雨青。

別意欲言思轉澀,愁懷難解酒無靈。

漫勞握手增惆悵,他日還添兩鬢星。

註:惲南田:惲壽平號南田,清代著名畫家,「清六家」之一,王石谷摯友。

【甲辰九日感事】七言律詩 

蕭颯西風動客愁,攜尊無處漫登樓。

赭衣天地驪山道,白帢親朋易水秋。

征雁南飛無故國,啼猿北望有神州。

茱萸黃菊尋常事,此日催人易白頭。

【過石谷秦淮水閣看畫鵲華秋色圖】七言絕句

輞川六月寫滄浪,夢入平津逸興長。

卻憶揮毫千萬里,風生腕底為君涼。

【送魏叔子還寧都】古風    大地方沍寒,君行涉江水。

問君行何為,抱膝深山裡。

易堂好弟兄,事業寄文史。

天空鵰鶚飛,日落雲霞起。

遙望翠微峰,迢迢四千里。

吾欲牽君衣,君行其少俟。

好風從東來,揚帆疾如駛。

山中正春光,寒香放梅蕊。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