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须是一个中国汉字,必得,应当的意思

等待,停留:须留(迟留,留待)。

须有胡须等名词意思,有等待等动词的意思,也可作副词和连词,还可作姓氏。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须

读音; xū

注音; ㄒㄩˉ

笔顺编号; 333132534

大五码; B6B7

仓颉码; 竹竹一月金

Unicode; U+9808

四角号码; 2128.6

字形演变 须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郑码:PDGO,U:987B,GBK:D0EB 五笔字型:EDM 仓颉:HHMBO

笔画数:9,部首:页,笔顺编号:333132534

名词释义

字义: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页(xié),从彡(shān)。"页"指人头。"彡"为"三"的变形,意为"多"。"页"与"彡"联合起来表示"人头上毛发多"。本义:人头上毛发多。特指:胡子再加上髟,本义:胡子。你用哪个须都可以。

名词 1.胡须

例:

须,面毛也。--《说文》

须,谓颐下之毛。--《礼记·礼运》引《说文》

有君子白皙鬒须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大夫以鱼须文竹。--《礼记·玉藻》

美须髯。--《汉书·高帝纪》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陌上桑》

须发尽白。--《汉书·李广苏建传》

(袁可立)须眉之谓男子,衣冠之有精理。。--明 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

又如:须眉浊物(指趋炎附势,丧失气节的男人);虬须(卷曲的胡子);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须眉)

2.野兽的须。泛指动、植物身上像须的东西 [feelen;palpus]

例:

敢捋虎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若得其兽,则献其皮革齿须备。(备:爪)--《周礼·冥氏》

撩拨虫须。--《聊斋志异·促织》

张毛伸须。

又如:鲇鱼须;触须;花须;须萼(花须和花萼);须枝;须蕊(花蕊)

3.流苏 [tassel]

例:

帛绳缠须。--《晋书·陆云传》

又如:须头(流苏)

4.片刻 [moment]

例: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又如:须时(片刻)

5.姓氏

历史来源:

出自风姓。春秋时期有风姓国叫须句国(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国人称为须句氏,后来改称须氏。

出自芈姓。商代有个小国叫密须国(今甘肃灵台县西),其国君的后世子孙以国名中的"须"字为姓,称须氏。

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卫国有古邑名叫须(今河南滑县东南),后人以邑名为姓,称须氏。

堂号:

"陆量堂"。汉朝时有须无封陆量侯,四代世袭

历史名人:

须用纶。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崇祯年间授青州知府。为人廉洁公正,风节凛然。当时府中兵饷告急,啊裁各属杂费充作军饷,不用民间钱财,百姓都感激他的德政。

须 贾。战国时魏国中大夫。秦相范雎微行敝衣见须贾,须贾以一绨袍赠之。

动词 1.等待 [await]

例:

吴起须故人而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可须夜鼓声而发。--《后汉书·班超梁?#91;列传》

又如:须友(待友);须待(期待);须参(等着见皇帝);须奏(等候上奏)

2.停留 [stay]

例:

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书·五子之歌序》

又如:须留(停留)

3.通"需"。需要 [need]

例:

不须复烦大将。--《汉书·冯奉世传》

细雨不须归。--唐·王之涣《凉州词》

何须怨杨柳。--唐·张志和《渔歌子》

工又须问。--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须行即骑。--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须次(官吏依次候补官缺。同"需次")

4.助动词。必要,应当 [must;should]

例: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三国演义》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须取无茎叶。--宋·沈括《梦溪笔谈》

须阎君来。--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仆须急归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须用(必须);须至(必定。宋以后常作为公文及执照结句用语。有必须办到的意思);须是(必须是,一定是);须得(必得)须合(应当);须当(应当);须不如(该不是)

5、等到

例毛泽东《沁园春 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副词 1.终于 [at last]

例:

但愿得双亲康健,须有日,拜堂前。--《琵琶记》

2.本是;本来 [original]

例:

他须没个亲人,料没甚大官司。--《三刻拍案惊奇》

又如:须是(本是,正是)

3.必然

例:

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三国演义》

连词 1.相当于"却"

例:

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水浒传》

2.虽然 [although;even if]

例: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里只如冬。--曹松《送僧人入蜀过夏》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锡兪切《集韵》《韵会》询趋切,$音需。《说文》面毛也。《易·贲卦》贲其须。《注》须之为物上附者也。《疏》须上附于面。《释名》颐下曰须。须,秀也。别作䰅。俗作须。

又待也。《易·归妹》归妹以须。《诗·邶风》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又与铣通。《左传·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须矣。《尔雅·释诂》铣,待也。

又资也,用也。与需通。《尔雅·释兽须属》兽曰衅,人曰挢,鱼曰须,鸟曰狊。《疏》此皆气倦体罢所须若此,故题云须属也。

又斯须,犹须臾也。《礼·乐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又迟缓也。《左传·成二年》子不少须,众惧尽。《后汉·淸河孝王传》且复须留。《注》《东观记》须留,作宿留。

又须女,星名。《史记·天官书·婺女注》正义曰:须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须女,贱妾之称,妇职之䰞者。

又国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须句。《公羊传》作须朐。《前汉·地理志》东郡须昌县,故须句国。

又《左传·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须之鼓。《史记·周纪》文王伐密须。《注》密须氏,姞姓之国。今安定阴密县是也。

又邑名。《诗·邶风》思须与漕。《传》须、漕,卫邑。

又《后汉·郡国志》南阳郡顺阳有须聚。

又菜名。《尔雅·释草》须薞无。《疏》诗谷风,采葑采菲。传,葑须也。先儒以须葑苁当之。孙炎云:须,一名葑苁。

又草名。《尔雅·释草》台,夫须。《疏》台,一名夫须。莎草也。

又鸟名。《尔雅·释鸟》鷉,须鸁。《疏》鷉,一名须鸁。

又兵器。《䆁名》须盾,本出于蜀。须,所持也。

又《扬子·方言》须,捷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谓之须捷。

又姓。《左传·庄十七年》有须遂氏。《战国策》魏大夫须贾。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又《左思·吴都赋》旗鱼须。《注》以鱼须为旗之竿也。

又《集韵》逋还切,音斑。班也。《礼·玉藻》笏,大夫以鱼须文竹。《释文》崔云:用文竹及鱼班也。隐义云:以鱼须饰文竹之边。须音班。

又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辞》嗟若是兮欲何留,抚神龙兮揽其须。《陆云·九愍》生遗年而有尽,居静言其何须。将轻举以远览,眇天路而高游。《注》须,求也。 《说文徐注》此本须鬓之须。页,首也。彡,毛饰也。借为所须之须。俗书从水,非。毛氏曰:须与湏别。湏,火外切。烂也。

字源解诂

略说: “须”是“须”的初文,本义是胡须。借来表示必须。 详解: 甲骨文从“人”,从◎象人的脸面,从“彡”象人的胡须,“须”是“须”的初文。

因“须”借为必须的须,故造“须”字表示“须”的本义。

《说文》:“须,面毛也。从页从彡。凡须之属皆从须。”

段玉裁改为“颐下毛也”。

后来人面(◎)讹变为“口”,故从“兄”从“彡”。

早期金文从“大”,人面的两边都画有胡子,西周以后从“页”从“彡”,“页”象侧立人形而突显头部,全字象人的面上长着胡须。

从“大”、“页”表示人形之意同。

甲骨文用作人名。

金文除用作姓氏、人名、族徽外,多用为“盨”,是古代盛载食物的器皿。

白其盨:“白(伯)(梁)其乍(作)旅须(盨)”。

相关汉字: 须,人,彡,口,兄,大,页,盨

须首词汇

1.须发xūfà

胡须和头发的统称

例:

须发全无

2.须根xūgēn

[fibrous root]由许多须状根组成的根,无明显主根,通常小麦、稻等单子叶植物长有这种根

[fiber]植物下部很细的根

3.须鲸xūjīng

[whalebone whale] 鲸的一类,没有牙齿,有鲸须,吃甲壳动物和小鱼。如:长须鲸、蓝鲸等

4.须眉xūméi

[man]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例: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胡须和眉毛

5.须要xūyào

[must] 客观情况要求一定要

例:

写文章须要真实、准确

6.须臾xūyú

[for a moment]片刻

例:

须臾不可离

一会儿

例: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7.须知xūzhī

[notice;points for attention]关于从事某一活动必须知道的事情

例:

考试须知

[guide]关于某事或某活动的指南性知识或信息

例:

游览须知

8.须知xūzhī

[should know;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必须知道[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