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霍尔斯特·斯维登堡·枯燥的一首诗(徐江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霍尔斯特·斯维登堡·枯燥的一首诗》是诗人徐江创作的诗歌。

作品原文

我听到霍尔斯特的《行星》

是成年以后

那种内在的秩序和深邃使人惊异

有时能联想到

已经遥远的斯维登堡

曾揭示的奥秘


心与宇宙息息相关

你面前世界的倾覆

古人早就从星图上

一一窥见

他们惊恐着祈祷 却注定无可更改

这既存而静寂的忧伤


什么是命运 时代

那些琐碎的小小遭遇

个人与集体 你倏忽来去的

微小欢欣 不快 甚至历史

哪里有树木和天空同样久长

雨水不懈地 穿凿季节的石头


在夏天

阴霾时分

我想它们 感受 几许凉意

我真不知道以往

人们昭示的诸多精神 尚有多少

幸免于这冥冥的风化


这正如我会不时想起

早年的一次日出 清澈的江水

对恋情最初的渴望 我饲养过的

些许幼兽 站台或机场上

待发的钢铁怪物 这些

你都留不住


它们一次次远去

你一次次被抛在黑暗里

你痛苦 但还能坚持

你长久地找它们神奇的动力

作者简介

徐江,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现居天津。 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多年从事媒体策划及编辑工作。先后在百余家媒体开有专栏。 著有文化史《启蒙年代的秋千》、诗集《杂事与花火》、《我斜视》、批评集《十作家批判书》、《十诗人批判书》、随笔集《爱钱的请举手》等多种。有作品被译为英、韩、日、西班牙等文字。[1]

1987年开始写作,1991年创办著名同仁诗刊《葵》。2001年起,应邀陆续成为诗歌网站“个”、“唐”、“诗江湖”等论坛驻站诗人。在“诗生活”辟有“我从不正眼看人”;在“个”先后辟有“徐江在津”、“杂事与花火”;在“诗旅程”辟有“2050年的徐江”等诗歌专栏。是自上世纪末出现的一个新兴批评种类——“文艺酷评”的主要代表。主笔的《十作家批判书》曾创当年度文学批评类图书畅销的佳绩。曾获得“诗参考”十年经典诗歌奖、“天问”诗歌奖。[2]

徐江的诗,可能是当代最难以被界定的。在先锋诗歌阵营之外,徐江当然被当成口语诗人,但在口语诗界,徐江到底是不是口语诗人成为了争议的焦点,甚至成为口语鹰派诟病徐江的理由。单纯从文本本身来说,徐江的抒情诗,也是当代最有特点的抒情诗之一,有非常鲜明的心灵结构。[3]

对于徐江来说,这种争议和定义一点都不重要。他强硬地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不可被界定的诗人。他既包含了高度先锋自由口语解构的一面,也包含了经典高蹈肃穆的一面,这两者在徐江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了合一,并没有导致价值观的对立。他一方面大量创作“杂事”或者说“杂记”体口语诗,在最大程度上以此来实现通往自由之路的心灵探索;另一方面他始终在贡献一种可以被“徐江体”的抒情诗经典。他可能是最固执的那种诗人,至少在我的观察中,徐江这么多年从未听取任何对他写作的劝告,他就这样把自己写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构建了自己的诗人形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