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霍夫曼的故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霍夫曼的故事

三幕严肃歌剧(或称正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是奥芬巴赫唯一未完成的歌剧。后来由他的知己吉罗( 1837一1892)把未完部分补笔后演出,而且大获成功的作品,现在依旧在各地歌剧院上演不衰。

目录

概述

作曲家

创作背景

作品风格

演奏时间

剧中人物

剧情介绍

艺术评价

北京演出

概述

在奥芬巴赫的一生中,他曾写下大约90部轻歌剧等舞台作品。尽管他在晚年倾注全力谱写这部巨作《霍夫曼的故事》,但终因劳累过度不幸病倒,在世时未能亲睹此剧的成功。

这部歌剧最富趣味的是,各幕的故事内容都很怪诞、荒唐,结构也很特别,前所未见。它的形态是附有序幕、尾幕的三个奇妙恋爱故事。

但是在史坦版的总谱上,却编成四幕五场,而短小的尾奏则当作第四幕第二场。由于此剧在写作当初是以喜歌剧形式作曲的,所以是加入说白的编号歌剧——情况跟比才的《卡门》一样。可是后来吉罗却把这些部分都改成宣叙调,也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是改写后的样式。

此剧取材自1851年在巴黎奥德翁剧院首演的戏剧《霍夫曼的幻想故事》(五幕),这是由巴尔比叶(l822一1901)和卡雷(1819―1872)根据德国浪漫派作家E.T. A.霍夫曼(1776―1822)的几部小说,寻找自由的题材改写而成。奥芬巴哈为了把这部戏剧写成歌剧,鞭策已经有病的身体埋首于作曲中。在变更若干的原剧情节后,改写成歌剧用剧本

奥芬巴哈的音乐,除保存原作的怪诞,充分流露出作曲家的轻巧作风,而且多少具有幻想的气氛。剧中洋溢着丰富的旋律,尤其是脍炙人口的“船歌”,更经常脱离原歌剧,到处被人演唱,或是以各种编曲演奏。

小说的原作者E.T.A.霍夫曼,自幼即显示音乐与绘画的非凡才能,自己也写过不少音乐,还涉猎过歌剧。霍夫曼由于喜欢写作梦幻的、怪异的文艺作品,生前被看成是魔鬼或妖怪,或是被指为魔鬼化身。

正如这部歌剧被纳入幻想歌剧范畴中的原因所昭示的一样,剧情是三段奇妙的故事串连起来组成的。由于本歌剧的音乐很美,在事实上已经变成相当愉快的通俗歌剧。由此可见奥芬巴赫实在是是一位伟大的音乐人!

作曲家

奥芬巴赫(1819-1880)

法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创始人之一。原籍德国,系科隆犹太教堂乐师之子。从小学习大提琴,183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一年后退学,到喜歌剧院任大提琴手。1839年初次以戏剧音乐作曲家的身份出现。曾从阿列维学习作曲。1849年任法兰西喜剧院指挥兼作曲。1855年创办“快活的巴黎人”剧院,自任经理。一生曾为巴黎各剧院写过102部舞台音乐作品,其中大多数是轻歌剧;有些还借题发挥,以巧妙的笔触对时政与第二帝国“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风尚进行讽刺。其代表作有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格罗什坦公爵夫人》以及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遗作),被誉为“具有取之不尽的旋律才赋”,其活泼的节奏与典雅的配器也别具一格。他的轻歌剧情节生动有趣,大胆采用当时各种歌曲、舞曲、小夜曲与进行曲形式,音乐通俗易懂,至今流传不衰。

创作背景

1858年的《地狱中的奥尔菲斯》以及1864年的《美丽的海伦》这两部轻歌剧使奥芬巴赫在当时的音乐界一跃成名,可荣誉的背后却是因为积劳成疾而日趋衰败的身体。创作精力充沛的奥芬巴赫晚年时对自己的成就并不满意,他有着更高的志向,他不想再写轻歌剧,而渴望写出一部不朽的名作,《霍夫曼的故事》正是这一意志的产物。然而,在即将完成时作曲家突然病逝,后由另一法国作曲家欧内斯特·吉罗(Ernest Guiraud)替他续完。

作品风格

表达方式

在这部作品中奥芬巴赫放弃了其驾轻就熟的轻歌剧风格,而以一种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歌剧内容上丰富的幻想色彩,整体旋律十分优美,其价值超越了一般的轻歌剧作品。第一幕中人偶奥林匹亚的花腔女高音唱段“小鸟之歌”巧妙的模仿机械玩具所发出的尖锐的声音,发条转动的声音,以及发条松时跑调的声音,充满了趣味性,十分生动活泼。第三幕中的一首描述威尼斯美丽夜景的船歌迷人之夜,爱情之夜则非常优美抒情,是作曲家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支歌曲,常常作为独唱歌曲在音乐会上演出。

音乐风格

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与奥芬巴赫先前的轻歌剧作品相比,同样是色彩绚丽、妙趣横生。“船歌”出现在剧中朱丽叶塔那场戏中,旋律极为优美,令人牵魂摄魄,绕梁三日;这首歌的素材取自威尼斯贡多拉船歌曲调。乐曲选用了平滑而流动的节奏型,投射出浓浓的人情味,那是体现朱丽叶塔的二重性格。

但全剧更突出的是许多声乐写作都以抒情色彩为主导。因此,也有人将这部歌剧归为大歌剧或抒情歌剧,这也是奥芬巴赫唯一的一部可以称之为Opera的歌剧,尽管这部歌剧中不乏轻歌剧的手法。

演奏时间

序幕:25分 第一幕:38分 第二幕:27分 第三幕:40分 尾幕:14分

时间: 19世纪

地点:在纽伦堡、慕尼黑、威尼斯。

剧中人物

霍夫曼 诗人 男高音

奥林比亚 诗人的情人甲(木偶) 女高音

朱莉叶塔 诗人的情XL(娼妓) 女高音

安东妮亚 诗人的情人丙(歌星) 女高音

史苔拉 诗人的情人丁 女高音

林多尔夫 天才的克星甲(议员) 男低音

高佩流斯 天才的克星乙(魔术师) 男中音

达佩图托 克星丙(魔术师) 男中音

米拉克勒博士 克星丁(魔法医师) 男中音

尼克劳斯 霍夫曼的朋友 女中音

斯帕兰扎尼 意大利物理学教授 男高音

克雷斯佩尔 安东妮亚之父 男高音

施莱密尔 朱莉叶塔之情人 男低音

安德烈 史苔拉的仆人 男高音

纳塔纳埃尼 学生 男高音

赫尔曼 学生 男中音

吕特 酒店老板 男低音

皮蒂基纳乔 驼背男子 男高音

法兰茨 克雷斯佩尔的佣人 男高音

缪斯神 演员

维赫姆道白者, 其他人群等。

剧情介绍

序幕 吕特老伯的酒店

在纽伦堡的吕特酒店。在短小的前奏曲之间幕启。背后传来酒的精灵们的合唱,霍夫曼的情敌林多尔夫出现。接着,林多尔夫以高价从首席女主角史苔拉的仆人安德烈斯处,买到她写给霍夫曼的情书,设法要破坏这两人的约会。(到这个部分,时常被省略。) 赫尔曼等一大群大学生涌到酒店来,歌颂美酒佳酿,向老板吕特要来酒;并且快活地唱着歌,为歌剧女明星史苔拉干杯。不久,在好友尼克劳斯陪伴下,史苔拉的爱人霍夫曼终于来到酒店。由于心情不好,他想喝个痛快,使自己酩酊大醉。

学生们要求霍夫曼唱一首歌,他勉强唱了著名的克林沙哈叙事曲:《古时在艾森纳哈的宫廷中》。这段有趣的侏儒故事,中途和回忆混搅,成为歌唱憧憬中的女人之歌。话题转向女人的美貌时,学生们就笑他是否陷入情网,霍夫曼说他早就恋爱过了,他有过三次不幸的经验。尽情喝酒后,他就开始讲生平三段恋爱故事。 当诗人说出:“第一个女人,芳名叫奥林比亚”时,音乐转入间奏曲。

第一幕:奥林比亚 意大利学者斯帕兰扎尼之家

在斯帕兰扎尼家的客厅。霍夫曼隔窗看过博士的女儿奥林比亚后,就害起了相思病,早就听说奥林比亚能歌善舞,于是他就要求当博士的学生,一天见到沉睡的奥林比亚后,便唱出热烈的情歌:《啊!我要和她共同生活!》。

尼克劳斯登场。听过霍夫曼的故事后,他就讲出一段故事,说七宝眼的机械木偶也能表演绝技:跳舞和说话,就像真人,他警告霍夫曼要小心。

这时魔术师高佩流斯来访,对着迷地看着奥林比亚的霍夫曼说,他有奇妙的眼睛,能看透女人心,于是他卖给霍夫曼一副“魔法眼镜”。霍夫曼带上这眼镜,看着奥林比亚变得无比漂亮、可爱,简直像仙女一般。

斯帕兰扎尼进来后,看到高佩流斯来了,既紧张又惊讶。两个人神秘兮兮地为奥林比亚的所有权发生争吵后,终于达成协议,斯帕兰扎尼取得合法的木偶主权,他把一张高额支票交给高佩流斯。

应邀的一大群客人登场,顺应大家的请求后,博士介绍了他的女儿奥林比亚。客人对她的美貌赞叹不已。对戴上魔法眼镜的霍夫曼而言,奥林比亚显得格外漂亮迷人,此时他真是如醉如痴。不久,博士就说,要让大家听听女儿的歌喉。

接着,奥林比亚在博士的竖琴伴奏下,唱出著名的花腔咏叹调:《林中小鸟唱出憧憬之歌》。

她的歌声,中途因发条松了。于是有趣地滑落下来。仆人柯谢尼尔赶紧用手碰触她的肩膀,结果又恢复活力,继续唱下去。这段歌曲不仅优美动听,也很幽默生动,受到世人的喜爱。这是全剧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极具戏剧性的部分。由于晚餐已经准备好,博士就请客人们到餐厅,舞台只剩下奥林比亚和霍夫曼两人。这时,他就迫不及待地向奥林比亚倾吐爱意:“他们终于走了”,我很高兴真的只剩下“我们两个!” 当霍夫曼把手放到她肩膀时,她只回答说:“是,是!但诗人居然以为她也深爱自己。后来当霍夫曼用力握住她的手时,奥林比亚就像上了发条似的飞快地跑到室外去了。

霍夫曼拼命在后头紧着,当尼克劳斯撞见后也随着跑出去。这时高佩流斯很生气地进来,由于支票拿不到钱,他很愤怒地表示要报仇,然后躲到布帘后面。

接着,开始奏出华丽的圆舞曲,霍夫曼搂着奥林比亚边舞边进来,可是她却越跳越快,而且不能停止。看到这情景的博士,赶快用手碰一下她的肩膀,好不容易才停了下来。这时霍夫曼因体力不支倒在地上,幸好只把眼镜弄坏,并未受伤,而奥林比亚则边唱边离开了。

不一会儿,后面传来东西碎裂的声音。博士听了吓得脸色发白,马上飞也似地跑过去,霍夫曼也跟在他的后面。接着,斯帕兰扎尼和高佩流斯彼此咒骂着登场。这时,霍夫曼才知道奥林比亚原来只是一具机械木偶而已。回到舞台时,他脸色苍白,表情沮丧。于是客人们以合唱嘲笑迷恋机械人的诗人,幕落。

第二幕:朱莉叶塔

这是在威尼斯河畔的朱丽叶塔之家。深夜,被高等娼妓朱莉叶塔邀请的客人们,聚集到这个豪华的房间。妇孺皆知的名曲、船歌《爱之夜、五月之夜》的二重唱从远方传来。接着,朱莉叶塔、尼克劳斯和霍夫曼相继登场。霍夫曼高举酒杯,唱出一首饮酒歌:“爱情像甜蜜的梦是错的,赞美酒才是唯一的快乐。”他在叙述逝去的悲恋往事。

这时,霍夫曼爱上了朱莉叶塔,但失去影子的施莱密尔也进来了,结果和迷住朱莉叶塔 的霍夫曼发生冲突。弄明白纠纷起因的尼克劳斯试图把诗人拉开,让他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看到这些情景的魔术师达佩图托,就亮出一颗灿烂的钻石,诱惑朱莉叶塔他唱出了:《灿烂的钻石》,告诉她继施莱密尔后的人选就是霍夫曼。

受他彻底操纵的朱莉叶塔,被钻石迷住,便依他的命令,设法引诱霍夫曼,并夺取他的影子。

回来向朱莉叶塔告别的霍夫曼,整个心都被她使出的媚姿夺去。当朱莉叶塔表示想要他的影子时,他一边倾诉热情的爱,一边糊里糊涂地说出愿意把自己的影子、生命和所有的一切,全部献给她。

施莱密尔又跟伙伴们回来,而且再度和霍夫曼发生口角。这时从达佩图托送过来的镜子中,霍夫曼才发现自己真的丧失影子。他虽然明白这是一场被诅咒的爱,却无法摆脱,达佩图托则暗中狂笑。朱莉叶塔尽管崇拜这位诗人,但又无法挣脱钻石的诱惑。

尼克劳斯很怕好友因此堕落,而施莱密尔则逼迫诗人用剑一决雌雄。第一次亲近朱莉叶塔的丑陋驼子皮蒂基纳乔,也嘲笑霍夫曼天真的爱情,在场的寻欢客都分别唱出,谁若爱上她,就得小心身败名裂。

随着船歌的曲调,平底船又靠岸了,朱莉叶塔和大家告别后离去。接着施莱密尔就跟霍夫曼拿剑决斗起来,因达佩图托暗中助一臂之力,霍夫曼就把这鲁莽的情敌击倒;而且从他身上取走了朱莉叶塔的钥匙,向着她的闺房直奔而去。

不料,在继续的船歌合唱声中,朱莉叶塔却为了魔术师达佩图托干脆把霍夫曼甩掉,被皮蒂基纳乔挽着手,坐上平底船往别处滑去。由于警长前来追捕凶手,机警的尼克劳斯及时把因受骗而愤怒的霍夫曼救走。后面的间奏音乐,依然留着船歌的影子。

第三幕 安冬妮亚[1]

这是顾问官克雷斯佩尔家的一个房间。有肺病的姑娘安冬妮亚面对着大键琴,用优美的声音唱出:《小鸽子飞走了》后,又唱出了对霍夫曼的热恋。她的歌声和她去世的母亲一样动听。克雷斯佩尔考虑到女儿的身体,同时她的歌声使他忆起亡妻而痛苦,他告诫女儿不能再唱歌了,安冬妮亚就很悲寂地离开了房间。

克雷斯佩尔很担心女儿的病况,因而迁怒于女儿的情人霍夫曼,命令刚进来的仆人法兰茨,禁止任何人进入房内,说罢就离去。

听话的法兰茨,忙活了一整天后,这时不由得快乐地载歌载舞起来“不分昼夜,我都尽心尽力”。这时,霍夫曼来看望安冬妮亚。他和法兰茨讲了一些奇怪的话后,法兰茨就让霍夫曼进入房间了。

霍夫曼坐在大键琴前,开始唱出:“这是悲切、疯狂地飞逝的情歌”,不久,安冬妮亚就进来了。两人高兴又碰面,梦想着来曰成为幸福的夫妻,也歌颂爱的永恒胜利。他虽然担忧未婚妻狂热地歌唱的后果,但安冬妮亚无法压制自己的感情,高唱着:《爱之歌》,果然很快肺部开始剧痛了。

当她发觉父亲回来,立刻跑回自己的房间。法兰茨告诉克雷斯佩尔说米拉克勒博士来访,这时,他内心立刻涌现强烈的憎恶感,认为可能像爱妻那样,女儿也会被这个医生所杀。

这时,米拉克勒博士发出邪恶的狞笑声出现,表示要为安冬妮亚治疗。躲在布帘后的霍夫曼,看到他的模样,也有种不祥的感觉,因而害怕起来。米拉克勒走向安冬妮亚的椅子,好像她已坐在那里那样,为她把脉,命令她唱歌。说罢,怪事就发生了,从远方传来她的歌声。这时,由神秘地取出药瓶,要她吃药的米拉克、拼命想把医生赶出去的父亲,以及担心陷入魔鬼之手,已经危在旦夕的安冬妮亚的霍夫曼等三人,唱出一段:“三重唱”。

克雷斯佩尔终于把医生带走,霍夫曼才从躲藏之处走出来,再度跟迷惘的安冬妮亚见面,规劝她不可再唱歌,并约好明天再来看她后,也告别离去。

当安冬妮亚孤零零地只有一个人在房间时,米拉克勒突然出现,在她耳边小声说话。这个魔鬼在挑逗她,尽管上苍给予你这种非凡才能,为什么要成为家庭生活的牺牲品?难道不想获得喝彩和名气?霍夫曼是一个虚伪的男人……等等,然后又消失了身影。

这时,安冬妮亚想起霍夫曼真诚的爱,为了击败魔鬼的诱惑,便向挂在墙上的先母画像祷告。不料,米拉克勒再度出现,驱使妖术,呼叫出母亲的灵魂,规劝女儿再次歌唱。米拉克勒用小提琴拉出激烈的伴奏,安冬妮亚顺应母亲灵魂的呼唤,热烈地引吭高歌。

中途当她发觉有异,想停止歌唱时,米拉克勒命令她必须继续下去。她不得不重新歌唱,在母亲的声音“可爱的孩子!”与米拉克勒的“激励”下,像发狂般地不停高歌,终因体力不支倒下。

听到这骚动,克雷斯佩尔赶过来,把女儿抱在怀里,这时她嘴里还在哼唱着爱之歌,但不一会儿就断气了。克雷斯佩尔悲痛万分,看到霍夫曼进来,就拔出利剑对着他。霍夫曼喊着请医生来时,米拉克勒马上出现,为安冬妮亚把脉,然后像宣告胜利般表示姑娘已经断气,在克雷斯佩尔与霍夫曼绝望的叫喊中幕落。

尾幕:由管弦乐奏出船歌的间奏曲。幕启后,又回到开头纽伦堡的吕特酒店场面。

这时,霍夫曼已经讲完他悲伤的恋爱故事,于是再度高举酒杯,表示但愿这一切都交托给美酒。学生们用合唱称赞吕特是个好人,把霍夫曼留下,一齐拥入邻室。已酩酊大醉的他,听到缪斯女神的声音后,陷入恍惚状态中,无法回答尼克劳斯的问话,昏迷不醒。

虽然史苔拉来了,却被紧跟而来的林多尔夫拉住,她尽管同情霍夫曼,还是和林多尔夫双双离去。最后在学生们合唱的:“痛饮到黎明”中全剧告终。

艺术评价

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是法语歌剧领域中最经典、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风靡全世界130余年。本剧在音乐方面可谓是华彩满章,有花腔女高音唱段“玩偶之歌”,和浪漫唯美的威尼斯“船歌”等。此剧堪称是奥芬巴赫最优美的传世篇章,在艺术性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舞台呈现集浪漫唯美和奇幻诡谲为一体。

北京演出

2005年7月29日,在北京的“中法文化交流年”闭幕式上,上演了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这次演出由法国里昂国家歌剧院与中央歌剧院联合制作,法国的导演、指挥家与中国的歌剧艺术家同台演出。这是奥芬巴赫的歌剧首次在中国上演,也是自1982年歌剧《卡门》在北京上演以来,中法歌剧艺术家们的再次同台合作。

2013年1月31日至2月3日,《霍夫曼的故事》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将是国家大剧院继《卡门》之后打造的第二部法语经典歌剧。2013年1月7日,大剧院歌剧顾问朱塞佩·库恰与演出部副部长韦兰芬携剧中几位主演联袂亮相,揭秘了该剧的璀璨阵容。朱塞佩·库恰表示:“相比大家熟悉的《卡门》,《霍夫曼的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它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一则颇具象征性的寓言、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

参考资料

  1. 霍夫曼的故事,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