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雾渡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雾渡河镇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北边陲,东接夷陵区黄花、分乡和远安县,南邻夷陵区下堡坪乡,西靠兴山县,北与夷陵区樟村坪镇接壤,宜秭公路贯通全镇。

雾渡河镇是夷陵区西北山区重镇,东与远安相邻,西与兴山接壤,省道宜兴公路穿境而过,现有8个村,1个居委会,123个村民小组,30815人(2017年),全镇国土面积384.56平方千米(2017年),森林面积573165亩,森林覆盖率57.9%,全区第一。[1]

中文名: 雾渡河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湖北省宜昌市

面 积: 384.56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数量: 30815人(2017年)

简介

雾渡河镇 镇政府驻雾渡河,人口30815人(2017年),面积384.56平方千米(2017年)。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茅坪河、清江坪、小庙、观音堂、龚家河、交战垭、三隅口、西北口、马卧泥。2013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2亿元,财政收入6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24元。该镇是果药产业大镇,目前已有银杏10516亩,猕猴桃3000亩,天麻40万平方米,黄姜、柴胡4000亩。该镇最具名胜魅力的古迹在水井坪,古刹江山寺、千年银杏树、神农文化遗址、寨闯遗址、骡马洞、嫦娥奔月山、无字天书灵智岩、活活二神仙、邓氏宗祠等等。

古迹

千年银杏树在雾渡河镇猫子湾,一棵千年银杏树浴火重生,已受到相关部门的挂牌保护。相传宋朝神宗继位全国天灾不断,王安石推行新法青苗、市易、方田均税时,百姓为祈求天降甘露,良田保收,就请一位道教高人天师在最枯脊的山岗上种上一棵银杏树,据说银杏树能保一方安宁,尤其可以挡风雷,后来这个地方不管怎么旱涝都能保收成。

话说在清朝四川一位富甲一方的地主年遇风灾,地主损失很重想找门路求生,一天地主早晨洗脸在脸盆里突然看见一幅倒影着奇怪的银杏树,树枝上还挂着一只草鞋,不知什么力量促使地主外出各地走访、打听,找这棵银杏树。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地主找到了这颗和他在脸盆里看见的一模一样的银杏树,银杏树朝西边的树枝上还真挂着一只草鞋。地主在距银杏树100米的地方搭蓬住了三天三夜,每天清晨都要虔诚的跪拜银杏树,地主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后来很多外出经商人士都要拜一拜这颗银杏树,据说拜了后都能带来好运。2008年春节一场大火给这颗银杏树烧了一天一夜,正痛惜这颗千年银杏树将枯死,古树后来奇迹复活了,现在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保护。银杏树俗称白果树、公孙树。

千年银杏树,历经千年的风雨轮回,他的资格超过现在任何人,百姓都有敬仰之情,而加以保护。他不仅为湖北省罕见的名木古树,也是全国五大银杏树之一,被誉为“中国植物活化石”。

昭君嘎嘎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母亲秦氏,是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清江坪村人(古巫县)。雾志有记载,王穰早年娶妻无育儿女,直到娶到秦氏晚年得女,取名王嫱字昭君。王穰之前娶妻许氏,许氏是巫峡(今重庆巫山县)庄户人家之女,到后来王穰纳妾秦氏晚年得女,许氏家世比秦氏家世要富贵些,古时妾的地位本来就卑微,以至于王昭君出生后遇到术士指点,王昭君有大贵之像,小时候要尽量远离父母,言意指王昭君容易遭许氏压迫。 王昭君孩提时代大部分时光是跟在亲生外婆身边度过的,也就是说王昭君是在雾渡河镇的清江坪长大的。

宜昌地方方言外婆称呼“嘎嘎”,外公称呼“嘎公”。昭君嘎嘎在清江坪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教育

雾渡河镇鹞子河中学,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雾渡河镇中心学校以创建“市级标准化初中”为目标,不断改善中学办学条件,筹资100多万元,改善了软硬环境。雾渡河初中顺利通过“市级标准化初中”验收,200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比例、小学在校生巩固率、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均达到100%。

文化

雾渡河镇民歌资源丰富。现已登记民歌作品2320首,其中200句以上的长歌60多部,系列套歌10多套。全镇现已登记民歌传承人1425人,其中能传唱100首以上的150多人,能传唱200首以上的30多人,能唱两个套歌或两部长歌以上的300多人。镇政府给300多名重点传承人建立了档案。该镇自2006年提出创建湖北省民歌之乡的目标以来,镇里先后举办了两次民歌大赛,区文联现场考察命名了5名民间歌师、10名民间歌手。

雾渡河镇民歌资源丰富,这里男女老幼都能唱山歌,当地文化部门进行民歌普查时发现,可登记入册的山歌、田歌、灯歌、儿歌、小调、号子、风俗歌等 7大门类民歌有2320首之多,其中200行以上的长歌有60多部,系列套歌有10多套。

这些民歌或歌咏劳动生活,或倾诉劳动人民的欢乐和痛苦,或反映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生活,曲调优美,易于传唱,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泥土气息。目前该镇已登记民歌传承人1425人,其中能传唱50首以上的有200余人,100首以上的有150多人,能唱两个套歌或两部长歌以上的则有300多人,镇政府给300多名重点传承人建立了档案。该镇搜集、整理了《雾山歌海》、《雾山歌海续集》、《陈篾匠民歌选》等民歌集,并分别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最近,又编印了《新三峡增刊》,共100余万字,列入其中的叙事长歌达60余部。同时,该镇已连续举行三届民歌大赛,以发掘更多民歌,培养更多歌手。

医疗卫生

医院简介

卫生院成立于1966年6月,原为宜昌县第二人民医院,70年代初更名为雾渡河卫生院,90年代初由省卫生厅审批定为雾渡河镇中心卫生院。承担着全镇三万余人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以及部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卫生院占地8亩,房屋建筑总面积6355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600平方米,开设病床60张。

开设有内、外、妇、儿、中医、五官、理疗、心B超、化验、放射、手术、住院等20余个业务科室,10余个行政职能科室及齐备的后勤保障供应科室。有在职职工63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57人,行管后勤人员6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2人。年接诊门诊病人5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000余人,年手术治疗300余例病人。能开展四肢骨折的各种开放复位,下腹部及部分上腹部手术。

科室设备

院内科室配套齐全,设备先进,拥有先进的B超、血球分析仪、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200mAX光机、500mA胃肠机等。卫生院技术力量较强、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患者医疗、康复、预防、保健的理想处所。

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

雾渡河镇委、镇政府制定了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的发展大计,计划新办一个固定资产投资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化债20万元,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7.34亿元。为确保这一宏伟目标顺利实现,该镇出台了五项措施为其保驾护航:一是优化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理念,推行“保姆式”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鼓励创业的氛围,促进政策、行政、人文、生态、治安环境的优化,强化招商引资的综合服务功能;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协调企业做大做强,对现有企业鑫鑫、西岔河、长益、杨发、海田、挖掘等企业开展联心活动,对磁铁矿在建项目加大协调,促进早产早益,加强跟踪力度,促进坦荡河电站等在谈项目早日签约;三是规范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对金矿和石材资源实行抓大放小,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票证、统一销售,促进汇鑫、蓝星等石材开采重点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确保资源合理利用;四是公解债务,促社会稳定,加大对硫铁矿、供销社等改制企业债权的清收力度,力争年内公解债务20万元,保证社会稳定;五是加强生产安全,实行“风险抵押制和百分考核制,用经济手段管理安全,用百分制考核细化安全,一月一次例会,一月一次检查,在和谐氛围中做大做强。

特产

猕猴桃

宜昌市夷陵区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野生猕猴桃资源在2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4吨左右。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早在2003年,猕猴桃原产地宜昌市夷陵区就着手大力发展猕猴桃人工种植。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近4000亩,其中原产地夷陵区雾渡河镇种植面积已达2600亩。其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仿照野生自然条件种植,使得当地猕猴桃果肉翠绿,汁液多,风味佳,品质极优,不仅热销省内外,还成为当地百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被誉为“水果之王”。但在中国的许多种类分布区域狭窄,具有较小种群,而且,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迅速变化,很多猕猴桃种质处于受威胁状态。

视频

3:夷陵区雾渡河营服-总经理-王安新.mp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