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雪地套鳥(何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雪地套鳥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雪地套鳥》中國當代作家何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雪地套鳥

記得那年剛進農曆十月,鵝毛大雪整整飄了三天三夜。整個原野像蓋了厚厚的一床大棉被,「長城內外,唯於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分不清山樑溝壑,看不出土丘冰川。鳥兒無處覓粟,麻雀整日鑽到雞群里搶食;野獸難尋食物,兔狐夜裡村邊撒蹄,正是套鳥捕獸的好時候。村裡的小伙子每天結夥奔走在梁頭溝岔。他們埋索套、裝夾子、放藥餌,收穫頗豐。每到傍晚時,他們肩扛擔挑滿載而歸,讓我們一群孩子羨慕不已。

太陽剛落山,夥伴們就偷拿了家裡的窩窩頭,油炸糕等好吃食,袖筒里藏了大人常抽的綠葉牌香煙,聚到獵戶楊大伯家中,想學學捕獵的技術。楊大伯五十開外,身材魁梧,是村裡的打獵能手,埋夾子、設陷阱、放藥丸、箭射槍殺樣樣精通。憑着這一手,家裡一日三餐頓頓有野味,逢年過節獸皮換布不缺新衣穿。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是豐衣足食的好人家。

楊大伯坐在昏暗的油燈下,抽着綠葉煙,看了看燈台邊的一大堆「禮物」,樂得兩眼迷成一條線。圓圓的煙圈滾出嘴,在暗屋裡還未消失,就打開話匣子。他給我們講了打獵的歷史,獵人的祖先,介紹打獵的工具(弓箭、夾子、火槍、藥餌)。怎樣捕風捉影跟蹤獵物:狡猾的狐狸難覓,可皮子值錢;憨實的獾子易尋,卻肉少油肥。狍子肉最可口,可跑得飛快。他講的頭頭是道,就是不教具體的捕捉方法。他誤把屠夫的祖師張飛說成是獵戶的祖師爺,可大伙兒乃聽的津津有味。

夥伴們抱着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決心,天天懷藏袖掖好吃的死纏硬磨。他看推託不過,才說出心裡話。「打獵可是個技術活兒,必須心細眼尖手腳快,一般人是學不會的。打獵的工具樣樣都是兇器,小孩子更使不的。我教你們一招最簡單的捕鳥方法,搓馬牛尾(yi)綰索套,做成索板套鳥。乘着這大雪天出去試試手氣吧!」大家拍手叫好。

楊大伯從頭說來,一一比劃。別看夥伴們讀書忘性大,經常挨老師的教鞭,可楊大伯教的捕鳥方法卻牢牢記在心裡,連細節都問個一清二楚。第二天夥伴們起個大早,有條不紊地操辦起捕鳥的事。

我們偷偷溜進飼養院,藏在棚圈裡,尋找機會拽馬牛尾。一般牛遲鈍,反應慢,站在牛棚角落,用長樹枝挑起牛尾,一根根拽下來。等它有了痛感犇跳時,一縷牛尾到手了,只是短些。馬尾(yi)又長又順手,可很難弄到。不小心,馬兒一個飛蹄踢來,輕者頭破血流,重者一命烏乎。這也難不住我們,大家集思廣議,制定出最佳方案。

找一個靠邊的馬棚,用前檐挨門邊矮牆作掩體,折一根頭前有杈的丈把長樹枝,選一個膽大心細的夥伴藏在矮牆外,把樹枝輕輕伸到棚內挨矮牆處站着吃草的馬尾上,慢慢轉動,木杈子將馬尾牢牢擰作一團。猛一拽樹枝,一綹馬尾就到手了,隨即翻滾着離開馬棚。同時,馬兒痛得鬃毛亂抖,飛蹄將矮牆踢得泥皮四淺,土坯落地。驚得在遠處觀望的夥伴們目瞪口呆。如是幾次冒險,長長的一把馬尾搞到手裡。

有了牛馬尾,隨便找塊木板,就可以做索板了。取兩根牛尾或一根馬尾摺疊後,放入掌中。雙手相合,輕輕夾着馬牛尾,像麵點師傅搓麻花般掌指並用,前後搓動。一根根牛馬尾細繩就從手掌邊流出。在一頭打結,綰成連牛扣,成環形。把另一頭從環口伸過去,成一虎(拇指對食指為虎)大小空扣。拉動光滑自如,空扣能伸能縮。在木板上每隔一寸打一小孔,把沒綰扣的那頭放入孔內,用濕棉球填實。如此這般,滿板子上索套直豎豎立着。

我把做好的索板放到院子裡人跡罕至的角落,用雜草秸杆偽裝好,撒上秕谷,躲到暗處等待鳥雀上鈎。不一會,一群麻雀、三四隻喜鵲落下來,在放索板處蹦跳啄食。這時,干公雞出來搗亂了,它抖着翅膀呱呱叫着,引來一群母雞。它們在那塊地上亂刨草秸,肆無忌憚地覓食,趕得麻雀亂跳,啄得喜鵲抖翅。

它們橫行霸道,毫無顧忌,被索套勒住頭,束住腳,帶着索板滿院瞎飛,狼狽逃命。驚飛麻雀、喜鵲。嚇得豬發狂、羊亂跑、狗高吠。滿院禽畜亂作一團,一隻只像沒頭的蒼蠅,沿着牆根瘋跑。幾圈下來才找到大門,豬的衝力最強,頭一拱就撞開木板門躍出去。滿院禽畜像決堤之水一涌而出,在街上的雪地里狂奔。

父母親放下手裡的活計跑出來,叫來隔壁的二大爺、五嬸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抓住亂撲騰的雞子,解開索套放了它們,氣憤憤地把索板扔到院外的積雪裡,趕回了四處逃命的禽畜。氣都沒喘勻,把我罵得狗血噴頭,要不是跑得快,腳手早上身了。

我悻悻找回被家雞弄壞的索板,細心整理。雖說挨了父母的批評,卻沒有喪氣。我覺得能套住雞子,就一定能夠套住小鳥。為了防止再出問題,我找來夥伴商量,到河灘寬闊處選個合適的地方。

我和夥伴們踩着厚厚的積雪,來到河灘,剷出空地,把索板埋好,撒上穀子高粱,迅速撤離,站到遠處高地暸望。

天幕中一片空曠,不時有群鳥兒飛過,可從不停下。正當大家望得眼澀脖子困時,一群鳥兒掠過頭頂,在天空盤旋幾周後落到空地邊的雪地上。它們蹦蹦跳跳、嘰嘰喳喳,就是不到空地里。小夥伴們干着急沒辦法,只能瞪着雙眼死死盯着。

終於有一隻稍大的鳥探頭探腦跳進空地,四處張望後,飛快跳到索板處啄食。群鳥發現它安然無恙,翕動雙翅直落到有食物的地方,放心地吃起來。大家耐着性子等待,可鳥雀只顧低頭啄食,絲毫沒有被套住的跡象。等了足有頓飯功夫,突然幾隻鳥驚叫着直衝高空,其餘鳥欲展翅卻被索套勒住脖子束住腿腳。它們翕動雙翅拚命掙扎,瞬時,空地上雪霧升騰,索上的鳥像小黑球蹦起落下。大鳥衝出雪霧拖着索板擦地飛去

大伙兒見狀歡呼雀躍,踏着齊大腿的厚雪沖向空地。有的從前撲倒,皮帽子射出丈把遠;有的朝後蹲去,坐在雪窟窿里立不起身;有的干粹躺倒身在雪上滾着向前。大夥使出吃奶的勁氣跑到空地,上氣不接下氣,忙着尋找自己的索板。

索板上滿是掙扎的鳥雀,翅膀翕動、撲騰抖動。夥伴們腳蹬索板,急忙脫下衣袖,扎牢袖口,把鳥從索板上解下來裝進去。百靈鳥、畫眉、山雀、杜鵑、蒿雀、牛叫過……滿滿一袖筒。

大鳥帶着索板擦着地面飛出五六十步遠,墮落在雪地上撲騰,小夥伴喘着粗氣追上去,躍身撲捉。幾次撲空後,滾得滿身是雪,才摁住索板,捉住大鳥。凍僵的手指剛從鳥脖子上解下索套,就遭到大鳥尖喙的襲擊,痛得他呀呀大叫,仍不撒手。大鳥乘機猛掙,「嗖」地一聲逃出手掌,飛向天空。小夥伴爬在雪地上甩胳膊蹬腿嚎啕大哭。大伙兒忙跑過去,扶起他,幫他裹傷擦淚拍雪片,並從袖筒里掏出鳥兒安慰。

初戰告捷,大伙兒把索板擺放好,高高興興地退回原處,繼續等待下一群鳥的光臨。

夥伴們套鳥成癮,睡不好覺,吃不下飯,整日爬滾在雪地里。幾天下來,收穫不小。家家屋檐前掛着裝滿各種鳥的高粱稈籠子。每到太陽當空,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那悅耳的鳥鳴,讓聽者動容

村子小,鐵匠來村里做活還接閨女看熱鬧。籠子裡的鳥一時成為全村老小談論的話題:百靈鳥通人性、畫眉鳥挺老道、牛叫過假威風、小蒿雀蹦高高。大家說說笑笑,村子裡漾溢着快樂的氣氛。

時過境遷,每當在街上或公園里看到提籠子遛鳥的人,不由想起我小時候套鳥的經歷,想起套住的那籠鳥:百靈鳥活潑喜人,叫聲動聽;畫眉兒頭圓眉白,小巧玲瓏;馬蓮花活蹦亂跳,鳴聲如歌……

[1]

作者簡介

何方,原名宋福恆,內蒙古涼城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