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義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集義鎮宜川縣轄鎮,東經109°41′36〞~110°32′44〞、北緯35°42′39〞~36°23′39〞。位於宜川縣東南部,距縣城52公里。南接韓城,東隔黃河與山西鄉寧相望,西臨黃龍,北靠丹州鎮,猴兒川河傍鎮區而過。歸於陝西省延安地區宜川縣轄鎮,屬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形地貌以"山、川、溝、塬"為主,森林覆蓋率48.6%,林草覆蓋率60%,最高海拔1710.5米,最低海拔388.8米。
2014年集義鎮工農業總產值177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09元。 集義鎮面積762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11724人(2014年)。[1]
歷史沿革
集義是文化古鎮,北宋時建鎮。一直是宜川縣轄區。
戰國(前475~前221)時代,前期屬晉;魏武侯二十一年(前376年)韓、趙、魏分晉後,屬魏國上郡定陽邑;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秦代魏,魏就黃河以西上郡15縣於秦後,遂歸秦國。
秦漢(前221~公元220),秦置上郡轄定陽縣,今雲岩河古稱定水,城建定水之陽而得名(古址在今延安市臨鎮固縣村。見《漢書·地理志》)。西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增設西河郡。轄縣境陰山縣(古址在今黨灣鄉景陽村河南附近)。因城建丹水之陰而得名。東漢時(25~22),將雕陰道(今富縣)撤銷劃歸定陽縣轄。到靈帝中平六年(189),為匈奴占據,郡、縣俱廢。
三國、晉(220~420),為羌胡地,唯東晉屬前秦為定陽邑,十六國後為秦。
北魏(420~534):屬東夏州,置樂川郡,轄定陽縣。太和八年(484),繼在今境內薛河川置安平縣,屬樂川郡。太和十八年(494),又在縣境白水川(今壽峰川)置永寧縣,屬樂川郡。古城在今壽峰上澗頭村附近。臨戌縣《延安地區地理沿革》即喬居縣,原在內蒙杭錦旗境內,因轄地被匈奴占據,太安二年(456)遷設在宜川縣境西北部平陸堡屬定陽郡所轄。
西魏(535~551):在古孟門河西地置汾州義川郡(州、郡故城在今牛家佃鄉固州村)。大統三年(537),置義川縣,因赤石川曾名義水而得名(古城在今高柏鄉郭下村)。並置永樂縣(城在今雲岩鎮),割鄜、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鎮,屬義川郡。大統十三年(547)改永樂縣為雲岩縣。改永寧縣為太平縣。大統十七年(551)改安平縣為汾川縣,屬義川郡,汾川故城高樹山南若多村(今秋林鄉大子村)。廢帝三年(554)因汾州與河東汾州同名,改汾州為丹州(丹州故城同汾州故址)以丹山而得名。
北周保定二年(562),汾川縣城移至庫利川甚塞原(雲岩鎮泥灣峁附近)。大象元年(579)分汾川、雲岩二縣地置門山縣,屬義川郡(故城今延長縣門山村)。是年又改義川縣為丹陽縣,以丹陽川而命名。
隋(581~618):繼南北朝而立。開皇三年(583),廢義川、樂川二郡入丹州,復改丹陽縣為義川縣,屬延安郡。開皇十八年(598),改太平縣為咸寧縣。大業初(605),廢丹州、門山、雲岩縣入汾州縣,屬延州。仁壽三年(603),汾川縣曾遷城於甘泉坊(今富縣茶坊一帶)。大業十年(614),又移城土壁堡(見《寰宇記》)。《延安地區地理沿革》稱,大業三年至十三年(607~617),於義川縣城內設延平縣,義寧元年(617),增設丹陽郡,縣屬丹陽郡。
唐(618~907):武德元年(618)改丹陽郡仍為丹州,屬關內道。武德三年(620)又析汾川縣地。開元二十二年(734)遷城於今閣樓鄉汾川村。置門山縣,析義川縣地置雲岩縣永徽二年(651),始由今固州村遷丹州城,由郭下村移義川縣城治於赤石川口(今縣城地址),城內兼設丹州。天寶元年(742)改丹州為咸寧郡。乾元元年(758),復為丹州。
五代周(907~960):廢咸寧縣入義川縣。
宋(960~1279):恢復唐代舊制。淳化五年(994),改道為路,以丹州咸寧郡屬永興軍路,復置咸寧縣。太平興國元年(976),為避宋太宗趙光義名諱,改義川縣為宜川縣。康定二年(1041),置永定郡於敷城縣(今洛川與黃龍交界一帶),領宜川縣。熙寧七年(1074),改雲岩縣為鎮入宜川縣,門山縣改隸延安府。
元(1271~1368):改鄜延路為延安路,至元二年(1265),省門山縣入宜川縣,六年(1269),撤丹州入宜川縣,屬延安路。
明(1368~1644):洪武三年(1370),明師克延安,仍為宜川縣,隸屬延安府。
清(1644~1911):清王朝襲明代建制,仍為宜川縣,隸屬延安府。
民國二年(1913)廢府、州,設榆林道轄宜川縣,廢道後,直屬陝西省。二十四年(1935)門山縣歸延安縣。10月19日,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和陝北紅軍勝利會師,解放區在縣境北赤鎮(今新市河鄉北赤村)置"宜川縣人民政府",第二年移住臨鎮,更名為固臨縣。民國三十年(1914)將縣西南地區之一部劃歸黃龍設治局。
1947年10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2、4縱隊第一次解放了宜川縣城,軍隊撤走後,復被國民黨占領。1948年春,毛澤東親自部署,彭德懷親自指揮了"宜川瓦子街戰役"。宜川縣城復於3月3日建立民主政權。仍置宜川縣屬黃龍分區領導。建國後於1950年廢黃龍分區,宜川縣改屬延安專區。1958年,黃龍縣入宜川縣。1961年市縣行政區劃整編,復置黃龍縣,將圪台街磚廟梁、黃龍、崾、小寺莊5個農村人民公社劃歸黃龍縣轄。至此,宜川縣迄今(2013年)再未變更。
行政區劃
2012年,集義鎮轄1個居委會、29個行政村。其中集義、流灣頭、陽平、寺家莊、郭東、馮家坪、峪口、辿里、坡頭、南坡、陳家莊、胡家莊、石磕、麻岔溝、南莊、石台寺、寺坪頭、流岔溝、崖底、石門溝等20個行政村有村委會。[2]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集義鎮位於宜川縣城東南部52公里處。東經109°41′36〞~110°32′44〞、北緯35°42′39〞~36°23′39〞。南接韓城,東隔黃河與山西鄉寧相望,西臨黃龍,北靠丹州鎮,河兒川河傍鎮區而過。全鎮土地總面積762平方公里。
地貌
集義鎮屬於宜川地區,處於渭北高原、黃河沿岸,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溝壑縱橫、川原相間,分為三個地貌區:黃河沿岸為薄層黃土覆蓋的石質丘陵區;縣川河以北為黃土破碎塬區;西南部為丘陵土石山區。地勢由西向東緩傾,形成西南高、東低的簸箕狀地形。境內山脈屬橫山山系,自北而南有雲岩山、野雀山、虎頭山、七郎山、鳳翅山、蟒頭山、茹嶺山、盤古山和半郎山等九座大山,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1212米。
氣候
區氣候適宜,為半濕潤區。年平均氣溫12℃,年降雨量500-650毫米,無霜期180天,年日照時數2300-2500小時。[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集義鎮地下能源豐富,於2014年探明煤炭儲量23.9億噸,煤層氣儲量100億立方米,頁岩氣還在探明中,於2014年末開始實施開採準備。
生物資源
集義鎮生物資源以灌木叢為主,稀疏點綴着杜梨、山楊、水桐、遼東櫟、柏樹,以小面積分布的人工林松樹、刺槐、蘋果、核桃等。該區建群樹種陽坡主要有狼芽刺、山桃、酸棗、木瓜等,陰坡主要有沙棘、線繡菊(筷子木)、山杏、黃薔薇(馬茹子)、柴丁香、胡枝子、連殼等。灌叢稀密程度大體由各川道上游向下游(即自西南向東北)逐漸減少。
建群種陰坡溝谷主要有油松、(人工)水桐、山楊、遼東櫟;陽坡主要側柏、土梨,森林疏密度為0.5的面積占比例最大。林下灌叢,草木植物叢生,陰坡主要灌叢有:胡枝子、繡線菊、(筷子木)灰枸子、黃薔薇(馬茹子)、莢迷、沙棘、胡頹子;陽坡林下主要灌叢有:山桃、山杏、馬蹄針(狼牙刺)、酸棗。林下草木植物有100多種。
人口民族
2004年人口普查共有3812戶11724人,鎮區常住人口1800人,人口主要以漢族為主。[4]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59元。2014年集義鎮工農業總產值177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09元。
第一產業
集義鎮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是一個農業鎮,耕地面積3.99萬畝,人均3.4畝。主導產業以花椒、核桃為主,現共有核桃3.22萬畝,花椒2.8萬畝。養殖有牛、豬、蜂、蘆花雞等。生豬存欄2989頭,養蜂戶142戶,養殖6700箱,蘆花雞存欄4000羽。2015年集義鎮將進行10萬隻科學養羊示範園區的建設工作,年底建成核心種羊繁育場1個、千隻規模種羊場2個,輻射帶動規模養殖戶200戶,羊子存欄達到3萬隻。
第二產業
集義鎮於2014年已探明地下含煤儲量23.9億噸,煤層氣儲量100億立方米,以及頁岩氣仍在探明中,於2014年末開始實施開採準備,目前第二產業發展較為落後。
第三產業
集義境內有陳家莊的石浪松、郭東的千年白皮松、辿里的將軍台、峪口的盤古山、麻岔溝的八郎山、桃池周圍6大旅遊景觀等自然景點。都對外免費開放,服務行業較為落後。[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09年底,集義鎮有中初級中學1所、小學3所、幼兒園2所,教師共有46人,在校中小學1026人。全鎮共有21個黨支部,其中機關支部2個,黨員45人,農村支部19個,黨員333人。
基礎設施
截至2009年,集義鎮全面完成農業設施、道路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災後恢復重建,配套完善村級集中居住小區水、電、路、綠化、亮化、硬化等基礎設施;新建16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保障群眾用水安全;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建成牛武至英旺供電線路,實現雙電源供電,提升城鄉供電保障水平。
醫療衛生
截至2015年,集義鎮有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集義鎮的醫療集義中心衛生院一所以各鎮的行政村衛生室5所,承擔全鄉鎮19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7800口人的基本醫療及各項公共衛生服務,衛生院占地面積2000㎡,有門診綜合大樓一座,平房8間,建築面積800㎡。現有初級職工10人,中級職稱2人,初級職稱8人,僱傭人員3人,設有內科、外科、兒科、中醫科、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防保科、婦幼保健科,開設病床10張,2009年評審為一級甲等衛生院。[6]
交通
新修通村水泥路5條30.7公里,實施宜韓公路城區至薛家坪段32公里升級改造和城區鴨灣橋、南寺灣橋修復重建。
截至2012年,集義鎮公路通車總里程1557.2公里,其中幹線公路229.4公里,二級公路224.5公里,三級公路164.9公里。2012年,完成貨運量215.49萬噸,貨運周轉量6292.3萬噸公里,客運量253.4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0541.4萬人公里。
歷史文化
傳說
宜川縣集義鎮和壽峰鄉之間有一座雄偉的大山叫盤古山。集義東二里有盤古廟遺址。每年四月初八和七月十五,有兩次傳統的盤古廟會。當地還有公山與母山的傳說,集義南邊的山峰稱公山,即盤古山;北邊的山峰稱母山,即盤古妹妹的化身。公山、母山相合,創造了人類。
近代史
民國二十四年(1935)五月,紅軍主力部隊轉戰宜川,劉志丹率陝甘游擊隊襲擊了宜川英旺鎮駐紮的國民黨軍84師1營,殲敵約200餘人,繳獲槍支100餘支和許多物資。經雲岩,閣樓。壽峰到集義鎮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革命道理,沒收了地主糧食,物資分給貧農,深受群眾歡迎。
民國二十六年(1936)三月27日,宜川縣抗日救國會成立,主任淮建民,副主任黑志德等,6月在交里、雲岩、集義等地建立抗日救國會分會。民國二十八年(1939)冬撤銷。
民國二十八年(1939)十二月十日,日軍飛機轟炸宜川縣城和集義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十月,薛明齋率韓宜支隊配合鄧景亭通過談判和平解放了集義鎮。並建立新政權,白樹暢任區委書記,鄧景亭任區長,不就鄧景亭被國民黨殺害於集義陰涼溝。
現代史
1953年,集義鎮在一區程洛鄉(現黨灣鄉)韓家圪村、七區屯裡鄉郭西村(現集義鎮)最先辦起了馬德利、魏瑞祥兩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年底,全縣建立了互助合作組1322個,入組5524戶,占總農戶51.73%。
1956年11月,集義鎮架通宜川-英旺、集義、薛家坪農化線路。
1958年7月,陝西省教育廳批准:宜川縣初級中學給位宜川縣中學。同時首設高中班,招收學生36名,成立雲岩初級中學,甘草、集義完全小學附設初中班。城關公社辦起第一個城關幼兒園。
1958年9月,集義鎮掀起大煉鋼鐵的群眾運動,當年產鐵19.57噸,並抽調民工700人參加小寺莊和集義鎮煉鐵生產運動。
1966年9月13日,集義公社流灣頭生產大隊發生98游斗殘害群眾事件。以原大隊黨支部書記趙某某為首,私立法規,私設公堂,對受批判的嚴刑拷打,非法審訊。被整群眾44人,其中帶紙帽子、栓鐵繩、背石磨扇游村、游山的就有29人。有60多歲的老漢、老婆和8、9歲的小孩以及孕婦、病人等。被害者有的被磨扇壓的口吐鮮血,有的被鐵繩勒得昏死過去,慘景令人目不忍睹。蔓延到縣城,震動全縣。
1971年,成立中共宜川縣集義鎮人民公社委員會。
1990年8月15日,縣政府命名集義鎮為科技文明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