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时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时骥(1893-1934), 字子厚,谱名舜渊,奶名小毛毛,浙江诸暨枫桥陈家(今陈家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九师师长。时骥性刚烈,爱运动,有大志。[1]

人物简介

早在大东公学(今诸暨学勉中学前身)求学时,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文,登在校刊上。母,嵊县人,家教甚严,稍有越轨言行,即遭训斥。时骥不服,母幽禁房中,使反省不得出。时骥越窗出走,投笔从戎,考入浙江陆军小学。民国3年(1914年)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与张治中、白崇禧、何键等为同班同学。民国5年(1916年)毕业后,历任排、连、营长、宪兵营长、团长、旅长等职。

人物经历

民国9年(1920年)前后,赴广州投奔革命。民国15年(1926年),参加北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奉命“围剿”江西井冈山之中央红军。民国22年(1933)1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九师少将师长。同年2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分三路向广昌进军,主力在东路,陈时骥与李明两个师在西路,当陈、李两师进入宜黄南部红军集结之地,红军以优势兵力,在黄陂、乐安境内出奇伏击,陈、李两师仓促应战,终被红军歼灭,陈时骥、李明两师长在突围中受伤被俘。

陈时骥被俘后,开初几个月有人看押他,后来,让他自己行动。这位国军师长耳闻目睹了红军的所作所为,从心眼里感到红军与旧军队的确大不相同,思想上慢慢地起着变化。陈是正规军校毕业生,懂军事,被俘半年之后,红军没有放他,却要他留下来到红军大学担任担任专职军政“教授”,主讲地形学、射击原理等技术课程。陈经过激烈思考,最后决定进“红大”任教,此后,在时光的流逝中,陈时骥的思想感情渐渐倾向进步,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愿意离开红军和苏区了。

但陈的最终结局却是非常不幸的----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苏区突围西征前夕,左倾中央决定以非常手段处置一批反革命分子和“异已分子”,这部分人当中包括一些起义过来或被俘的人员,像“宁都起义”的领导人季振同、黄中岳等人,都被集中到瑞金九堡山区的监狱,给秘密地处决了。陈时骥也遭到了这样的悲惨命运,可怕的左倾路线贻害了这位渐渐脱离旧营垒并开始投向新阵营的旧军官,可惜!

视频

陈时骥 相关视频

诸暨旅游宣传片
诸暨城市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