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淳于量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書·淳于量傳出自於《陳書》,是一本紀傳體史書,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記南朝陳朝史。記載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的史實,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 [1]
原文
淳于量,字思明。其先濟北人也,世居京師。父文成,仕梁為將帥,官至光烈將軍、梁州刺史。量少善自居處,偉姿容,有幹略,便弓馬。梁元帝為荊州刺史,文成分量人馬,令往事焉。起家湘東王常侍,兼西中郎府中兵參軍。累遷府佐、直兵者十餘載,兵甲士卒,盛於府中。 荊、雍之界,蠻左數反,山帥文道期積為邊患,中兵王僧辯征之,頻戰不利,遣量助之。量至,與僧辯併力,大破道期,斬其酋長,俘虜萬計。以功封廣晉縣男,邑三百戶,授涪陵太守。
侯景之亂,元帝凡遣五軍入援京邑,量預其一。台城陷,量還荊州。侯景西上攻巴州,元帝使都督王僧辯入據巴陵。量與僧辯併力拒景,大敗景軍,擒其將任約。進攻郢州,獲宋子仙。仍隨僧辯克平侯景。承聖元年,以功授左衛將軍,封謝沐縣侯,邑五百戶。尋出為持節、都督桂、定、東、西寧等四州諸軍事。 荊州陷,量保據桂州。王琳擁割湘、郢,累遣召量,量外雖與琳往來,而別遣使從間道歸於陳高祖。高祖受禪,授平西大將軍。
王琳平後,頻請入朝,天嘉五年,征為中撫大將軍。量所部將帥,多戀本土,並欲逃入山谷,不願入朝。世祖使湘州刺史華皎征衡州界黃洞,且以兵迎量。天康元年,至都,以在道淹留,為有司所奏。華皎構逆,以量為西討大都督,總率大艦,自郢州樊浦拒之。皎平,並降周將長胡公拓跋定等。以功授侍中、中軍大將軍,增邑一千戶。三年,坐就江陰王蕭季卿買梁陵中樹,季卿坐免,量免侍中。
吳明徹之西伐也,量贊成其事,遣第六子岑率所領從軍。淮南克定,量改封始安郡公,增邑一千五百戶。十年,吳明徹陷沒,加量都督水陸諸軍事。十四年四月薨,時年七十二。贈司空。 (節選自《陳書》列傳第五,有刪改)
譯文
淳于量,字思明。祖先是濟北人,世代居住在京城。父親淳于文成,在梁朝做將帥,官做到光烈將軍、梁州刺史。淳于量年輕時喜歡獨自居住,身材高大,容貌英俊,有才幹和謀略,熟悉射箭騎馬。梁元帝任荊州刺史時,淳于文成分給淳于量一路人馬,吩咐他前去侍奉。初任湘東王常侍,兼任西中郎府中兵參軍。積累政績升遷任府佐、直兵十多年,在府中聚集了很多武器、士兵。
荊州、雍州交界地帶,蠻族多次反叛,山大王文道期逐漸成為邊境禍患,中兵王僧辯去征討文道期,連續打了幾仗都不順利,派淳于量援助王僧辯。淳于量抵達,和王僧辯聯合,大敗文道期,殺了蠻族酋長,俘虜了上萬人。按照功勞封淳于量為廣晉縣男,食邑三百戶,授職為涪陵太守。
侯景之亂,梁元帝一共派了五支軍隊去援救京師,淳于量參與其中的一支。京城陷落,淳于量回到荊州。侯景西進攻打巴州,梁元帝派都督王僧辯去占據巴陵。淳于量和王僧辯聯合抵抗侯景,大敗侯景的部隊,生擒他的部將任約。進攻郢州,活捉了宋子仙。又隨王僧辯打敗平定了侯景。承聖元年,淳于量憑藉功勞被授予為左衛將軍,封為謝沐縣侯,食邑五百戶。不久淳于量出京任持節,都督桂州、定州、東寧州、西寧州諸軍事。
荊州淪陷,淳于量守衛桂州。王琳割據湘州、郢州,多次派使者徵召淳于量,淳于量表面上雖然和王琳來往,但另外派使者抄小路歸依陳高祖。陳高祖受禪稱帝,任命淳于量為平西大將軍。 王琳被平定後,陳朝多次請他入朝。天嘉五年,徵召為中撫大將軍。淳于量手下將帥,大多懷戀本土,都想逃進山谷,不願入朝。世祖派湘州刺史華皎征討衡州境內的黃洞,並且派兵迎接淳于量。天康元年,淳于量抵達京都,因為在路上滯留,被有司彈劾。華皎反叛,派淳于量為西討大都督,統率大艦,從郢州、樊浦拒敵。華皎被平定,並逼降了北周的將領長胡公拓跋定等人。憑藉功勞授職為侍中、中軍大將軍,增加食邑到一千戶。太建三年,到江陰王蕭季卿那裡買梁朝皇陵內的樹木而犯罪,蕭季卿犯法被免職,淳于量被免去侍中的職務。
吳明徹向西討伐,淳于量贊助並成全他的行動,派第六子淳于岑率領手下人馬從軍。淮南被攻克平定,淳于量被改封為始安郡公,增加食邑到一千五百戶。太建十年,吳明徹失敗,晉升淳于量都督水陸諸軍事。太建十四年四月去世,時年七十二歲。追任為司空。[2]
作者簡介
姚思廉(557—637),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名簡,以字行 。早年從父察讀《漢書》,盡得家學。南朝陳時,任會稽王主簿。入隋,任漢王府參軍。父察曾撰梁、陳二史,未成,遺令他續撰之。
又奉詔與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區宇圖志》。遷代王侑侍讀。入唐,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太子洗馬。貞觀初,遷著作郎、弘文館學士。三年(629),奉詔與秘書監魏徵同撰梁、陳二史,乃據家藏舊稿,兼采謝昊(一作吳)、傅縡、顧野王諸家之書,撰成《梁書》《陳書》。官至散騎常侍。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舊稿。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歷時七年最終完成了《梁書》與《陳書》的撰寫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於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