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中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个人简介

陈中瑞字蔼亭,号芝孙,。少年丧父,废学就商。工暇之余,爱看进步书刊,持之以恒,学识渐广,颇知古今治乱之理和当时世界形势。清末,孙中山革命学说在闽、粤沿海和长江流域一带广为传播。受孙中山学说影响,与徐秀钧蔡公时张世膺参加革命活动,与林森(时为九江关文牍)、吴铁城(广东人,家居九江,设和昌商肆)等闽粤进步人士过从甚密,创"浔阳阅书报社"于八角石,实为秘密机关,并与外省联络。

人物生平

辛亥武昌起义[1],九江于10月23日宣布独立。当时清海军11艘军舰,因缺乏给养,自汉口退至九江。陈中瑞与林森、吴铁城登舰劝说他们与义军合作,愿负责筹发薪饷,诸舰官兵为之感动,加入义军。九江军政分府成立,公推马毓宝为都督,陈中瑞任各属宣抚及财政委员,协助马毓宝筹措军饷,使市场稳定,人心安定。

1913年,江西安徽湖南、广东联合反对袁世凯。李烈钧首先宣布江西独立,在湖口起兵讨袁。陈中瑞筹款济饷,不辞劳苦。及袁军李纯入赣,军警监视甚严,他又善于应付,巧与周旋,使地方安然无恙。及袁世凯称帝,他激烈反对,将长江沿岸消息秘密报告云南广西等省。在极其复杂的斗争中,他沉着老练,不露声色,以智术自全。

人物评价

陈中瑞洞悉时变,深知非教育无从兴治,非建设无从图存。1916年,他集资创办通津小学校和马回岭农林学校,为地方培育建设人才。他与舒先庚一道,筹划经费,开垦荒山、填平九江龙开河两岸低洼荒洲,以投资押签方法计亩投资,分营土地,挖高填低,平整土地,开辟滨兴洲。修建6条马路,经纬纵横,沿路招商设店,并建一座总商大厦。不久,任九江总商会会长,继续建设滨兴洲。支持许森姚肇之筹建庐映水电公司,使九江市区从此用上电灯。主持在龙开河造铁桥(为江西修建最早的公路桥),桥下通行驳船,往来行人称便。

参考文献

  1. [1],百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