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乾道九年(1173)春,陸游代理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慶)通判的職務,不久因事返成都,這首詩是在驛站中所作,時年49歲。詩人先是回顧過去的崢嶸歲月, 自己膾鯨射虎的豪情壯舉,前年實際是十多年前, 即紹興二十九年,作者任福建寧德縣主薄時,一次在福州泛海的經歷。[1]
原文
前年膾鯨東海上,
白浪如山寄豪壯。
去年射虎南山秋,
夜歸急雪滿貂裘。
今年摧頹最堪笑,
華發蒼顏羞自照。
誰知得酒尚能狂,
脫帽向人時大叫。
逆胡未滅心未平,
孤劍床頭鏗有聲。
破驛夢回燈欲死,
打窗風雨正三更。
注釋
「膾鯨」,把鯨魚肉切碎。紹興二十九年(1161)陸游在福州任職時,曾經航海,膾鯨是虛寫,用以表現當年的豪氣。
「射虎」,指陸游乾道八年(1172)在南鄭軍中射虎一事,陸游在詩中曾多次提及。「貂裘」,貂皮製成的皮衣。
「摧頹」,衰老頹唐。
「逆胡」,對金兵的蔑稱。
「鏗」,象聲詞,形容劍聲。
「夢回」,夢醒。「燈欲死」,燈將要滅。
賞析
詩人意氣風發,大有遇鯨即斬的氣概,豪情如巨浪奔騰。「去年射虎南山秋」,1172年秋天,作者在南鄭軍中一次行獵時, 曾親手射死一隻猛虎。這事使他十分快慰和自豪, 因為這不僅為地方上除去了一個禍害, 同時也證明了他自己的膽氣和魄力,那時詩人已是近50歲的人了,還力能斃虎,足見武勇超群。然後轉寫當今處境的頹唐, 與往年穩駕滄溟,航游海上,射虎南山,顯見英雄本色的豪情相比,覺得今年衰老頹唐得十分可笑。「羞」字是不屑和不願的意思。對於壯心未泯的詩人來說,他攬鏡自照,悲嘆投閒置散的不幸境遇。接着再重申自己滅胡雄心雖屢經挫折,但仍未磨滅,「逆胡未滅心水平,孤劍床頭鏗有聲」,只要國土一天未收復,詩人的心情就一天也不會安寧。詩人用了象徵的手法,巧妙地將無形的心聲,化為劍器的鳴聲。將床頭懸掛的寶劍人格化,說它像是懂得詩人的心事,在那裡鏗鏗作響,躍躍欲試地也想立功殺敵。這樣就把作者渴望報國的雄心,表現得既鮮明強烈而又意味深長。最後則以昏燈破驛、風雨打窗的淒涼景象來烘托報國無門的艱難處境, 以眼前只能在殘破的驛舍中度過這淒風苦雨之夜的描寫,來烘托報國無門的心情。而以破驛寫地點, 以「夢回」寫醉後醒來的時間, 以半明半滅的殘燈映襯室內人的悲涼孤寂, 以室外風兩敲窗的聲響,來烘托室內詩人心潮的起伏不平,生動形象。
全篇以豪壯的氣概表現深沉的悲涼, 以大起大落的筆勢,真實生動地傳達出了詩人騷動不平的內心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