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纳Abdulrazak Gurnah (1948年12月20日 - )出生于桑给巴尔(现隶属坦桑尼亚),坦桑尼亚小说家。现任肯特大学英语系的教授和研究生部主任,Wasafiri 杂志的副主编。[1]
1968年,赴英留学。
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
1980年到1982年,古纳在奈及利亚的巴耶罗大学讲课。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后殖民主义写作和与殖民主义有关的论述,特别是与非洲、加勒比和印度有关的论述。
20世纪60年代作为难民移居英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陆续出版了10多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2]
获诺2021年贝尔文学奖
2021年,10月7日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73岁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纳(Abdulrazak Gurnah)因围绕“殖民历史”和“难民经历”的文学创作而获奖。[3]
瑞典文学院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说,古纳“不妥协于殖民主义的影响和难民处在不同文化与大陆间鸿沟的命运”,他将此“富有同情心地渗透到”其作品当中。文学院还说,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一切都在变化,他的作品中有一种被知识热情驱动的无休止探索。
Abdulrazak Gurnah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视频 自 1986 年 Wole Soyinka 以来,没有非洲黑人作家获得该奖项。Gurnah 是自 1993年托尼·莫里森 (Toni Morrison) 以来第一位获奖的非洲黑人
获奖后,古尔纳在一通电话中对诺贝尔奖推广部(Nobel Prize Outreach)的首席科学官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惊讶和忙乱,带著谨慎的仓促。同时,古尔纳敦促欧洲善待和接纳非洲移民。欧洲国家对待非洲移民问题时不应再如此吝啬,古尔纳表示,“他们不是空手而来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有才华、有活力的人”。
作品风格
古纳从21岁开始写作,斯瓦希里语是他的母语,英语成为他的文学工具。
作品大多发生在东非沿岸地区,主角多来自尚吉巴,除了一位,主题包括流亡、流离失所、归属感、殖民主义及国家背信弃义。
古纳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利用写作这个工具理解纪录自己身为难民漂泊异乡的感受。这些故事最终在他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汇编成他的首部小说《离别的记忆》。这本处女为他在之后的小说、短篇小说和评论文章中持续探索“殖民主义、战争和流离失所造成的挥之不去的创伤”的主题奠定了基础。
对古纳的风格评论
文学评论人布鲁斯·金(Bruce King)认为古纳将小说的东非主人公置于更广阔的国际背景中,指出非洲人在他的小说中“永远是变化中的大世界的一份子”。他认为古纳笔下的人物都是离乡背井、被人疏离、不受欢迎的,感觉像满是怨恨的受害者。
费莉希蒂·汉德(Felicity Hand)认为古纳的小说《令人羡慕的宁静》、《在海边》和《遗弃》都关心“移民所产生的疏离和孤独情绪,以及其所衍生的关于支离破碎的身份及‘家’的意义的问题,发人深省”。她观察到,古纳的角色移居海外后并未获得成功,时常用反讽和幽默来面对他们的处境。
最为著名的作品 -《天堂》
《天堂》(Paradise,1994)
该小说首次发表于1994年,入围了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图书奖(Whitbread Book Awards)。作为古尔纳的第四部作品,《天堂》也是他作为作家的突破之作。
这部小说是一个成年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演绎了不同世界和信仰体系之间的冲突。在对19世纪后期东非殖民化的暴力和详细描述的背景下,这部作品重述了《古兰经》中优素福(Yusuf)的故事。 [4]
出版与获奖
《离别的记忆》(Memory of Departure,1987)
《朝圣者之路》(Pilgrims Way,1988)
《多蒂》(Dottie,1990)
《天堂》(Paradise,1994,入选布克奖短名单和寇斯塔图书奖短名单)[5]
《令人羡慕的宁静》(Admiring Silence,1996)
《在海边》(By the Sea,2001[28],入选布克奖长名单、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小名单)
《遗弃》(Desertion,2005)
《最后的礼物》(The Last Gift,2011)
《碎石之心》(Gravel Heart,2017)
《来世》(Afterlives,2020)
视频
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