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阴山岩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阴山岩画是雕凿在阴山山脉岩石上的图像,分布地域广泛,主要集中在内蒙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等旗县的境内,题材涉及动物、人物、神灵、器物、天体等。[1]

阴山岩画的艺术水平精湛,其刻法有敲凿、磨刻、线刻等,世界只有少数岩画遗迹可与之媲美。 阴山岩画题材极为丰富,包括有动物、人物、飞禽图案及人类的狩猎、乘骑、放牧、舞蹈、征战、巫师做法、以及日月星辰、圆穴等大量的符号、标记等。专家表示,岩画的创作历经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西夏时期、蒙元时期、明清时期共10个阶段。

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5世纪时,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境内的阴山岩画就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发现。他在著名的《水经注》中作了详细的记述:“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就是按照《水经注》提供的线索,在西起阿拉善左旗,中经磴口县、潮格旗,东至乌拉特中后旗的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约40-70公里的阴山狼山地区发现了近万幅的岩画,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年代之悠久,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记载是世界上对阴山岩画最早的记录。然而在其后的若干世纪里,再没有人去问津。

直到20世纪30年代未,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才发现了几幅岩画。对岩画的全面考察是从1976年开始的。此后,每年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游人到巴盟境内考察和参观,先后共发现岩画1万多幅,其中做过拍照和临摹的岩画有近千幅。这些岩画不仅反映了阴山地区古代居民的信仰、美学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游牧生活状况。

2006年5月25日,阴山岩画作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石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6年8月,在乌拉特中旗境内新发现上千幅阴山岩画,对研究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岩画群位于乌拉特中旗东部新忽热苏木乌兰楚鲁嘎查北部的勃日和山几处山峰上,分布区域长约2公里,内容以动物为主,也有狩猎的画面。这里共发现近50组画面,每幅画面由若干个单体画组成,图案内容包括北山羊、盘羊、骆驼、麋鹿、虎、狼等。这些岩画多采用打凿的手法,图案刻痕较宽,线条略显笨拙,画面清晰,保存较好,初步推算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党项部落的文化遗存。

艺术特色

阴山岩画的艺术特色质朴、生动,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岩画多以写实为基础,记录了人类童年及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题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再现作者亲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在构思、技巧和表现力诸方面,均显示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朴实健康的美学观和惊人的艺术才华。阴山岩画并不是对自然原封不动的照搬,作者往往把从生活中捕捉来的形象给予想象性的加工,把表现对象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并竭力突出作者的意图,因而使作品非常生动。许多运动物像动感强烈,或引颈长嘶,或回首短呜,或慢步缓行,或四蹄腾跃;有的彼此含怒欲斗,有的相与舔吻亲呢。作者为了强调某一事物,运用夸张、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作者表现的中心,如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斗争的图画,均在构图和比例上往往突出胜利者的形象,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阴山岩画的作画方式主要有敲凿法和磨刻法两种。敲凿法是利用比画面石料硬度高的金属器或石器,在画面上打击成点,点连成画。用敲凿法制成的岩画,线条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磨刻法亦称研磨法,用此法做成的岩画,痕深面光,断面成“U”形。此外,还有划刻法,即用金属工具划刻,其划痕细而浅,此类作品多为晚期作品。 岩画中还有颜料岩画,即用石灰和动、植物油调作颜料涂于岩石上的岩画。这类画数量不多,多为近代作品,且与喇嘛教有关。

历史价值

阴山岩画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岩画中分布最为广泛,内容最为多样,艺术最为精湛的岩画”“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岩画,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岩画之一,是我国最大的岩画宝库,现存阴山岩画的绝大部分分布在巴市地区,最大的面积达400平方米,真实地记录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匈奴、敕勒、柔然、鲜卑、蒙古等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历史。五虎图是阴山岩画的代表作。

阴山岩画的作画年代,跨度逾千年,它的上限不晚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下限一直到近代。阴山岩画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共同缔造的,它像一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大观园,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直射或折射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它的发现对研究当时人们的宗教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为史前史、艺术史、民俗学、人类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开辟了新的领域。

分布范围

阴山岩画分布非常广泛,最多的地方在乌拉特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东西延伸5公里多。仅此一处,岩画就在千幅以上。在地里哈日山东北不远的山南坡和山顶部也有大量岩画和地里哈日山岩画毗连一起,成为一个岩画分布区。地里哈日山西南约8公里的瓦窑沟北山,每隔2至10米或稍远一些便有一处岩画,总数在9百幅以上。其次在磴口县的北托林沟山地的黑石上,一般2~3米就有一幅岩画,最远间隔不超过10米,其总数在5百幅以上。

最密集的岩画群一个在默勒赫图沟一处迎北的崖壁上,东西约50米、高约20米,约有80个人头像组成。另一个在格和尚德沟中段的一块迎西的石壁上,宽约5米、高约15米,由50个个体画组成。 岩画面积最大的是乌拉特后旗大坝沟口西畔石头上的正方形岩画,面积约400平方米,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发展历程

阴山岩画大体分为四个时代、五个时期:

第一代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中期原始氏族部落的岩画。这是岩画的鼎盛时期,数量多,分布广,制作认真。

第二代岩画是春秋时期至两汉时期匈奴人的岩画。

第三代岩画为中世纪岩画。这代岩画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岩画和五代至宋代回鹘、党项人的岩画。突厥人岩画数量较少、内容以表现家畜为主,其中山羊占有突出地位。表现手法有抽象化、图像化的特征;回鹘岩画的突出特点是用铁刃画刻而成,线条细而浅,题材多为仿前代作品,并有少数植物图案和回鹘文字。党项人岩画大都是敲凿而成,做工粗糙但色泽新鲜,多如新作一般,并伴有西夏文字。其艺术特点是形象性很强。

第四代岩画是元代以后蒙古族的作品,称为近代岩画。岩画分敲凿岩画和颜料岩画两种。颜料岩画为蒙古民族所特有,岩画内容除一部分反映生活、生产(如奔马、双峰驼、牧工图等)之外,多数是与喇嘛教有关的图案。

主要类型

动物图像

动物,与当时尚处于狩猎或放牧时代的游牧民族来说,是息息相关的。它们是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来源,兽皮用做缝制衣裳。因此在岩画中,动物图像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其中有,马、牛、山羊、长颈鹿、麇鹿、狍子、罕达犴、狐、驼、龟、犬、鹰等各种飞禽走兽。对于这些动物的刻画,大都采取了写实手法,一般的都很形象而生动,有很多甚至达到了写实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乌拉特后旗发现了一幅群虎图,就是一幅精彩之作,九只老虎被刻画的栩栩如生,结构安排也很巧妙浑然天成

行猎放牧

游牧民族生活中,行猎、放牧是他们维持生存的手段。在狩猎上,有单人行猎、双人行猎、集体围猎。猎人所用武器,主要是弓箭、棍棒。行猎图中突出的一点是猎人必有所获。他们追捕的动物,每每带箭着伤,反映了作画者祈求收获的愿望;放牧图,一般布局匀称,动物排列有序,形状优美。

车辆图

车辆是山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生产水平。阴山岩画中,反映车辆的画面也为数不少,在磴口县西北的一座小丘下,凿刻有一幅车辆图,很具代表性,车辆的结构尚可辨认,由辕、轮、舆、轴构成,两轮大小稍有不同,左轮辐条八根,右轮辐条九根,舆作圆形,两毂间贯以车轴,辕在舆底轴上。联系其它画面,这车可能是用于载运猎物的,可见作画时期,山区车辆使用已相当普遍了。

征战图

部落间的战争,在历史上是很常见的,岩画中也有反映,在磴口县和乌拉特后旗的交界处发现了一幅颇为生动的征战图。这幅图对胜败双方刻画的很明朗。胜者一方,士兵们披坚执锐、挽弓搭箭,向敌人前后夹攻。他们都头留双辫,有些人头上还插着长长的羽毛(可能为军事首领),败者一方,光头居多,有的已身首异处,有的正在逃跑,整个画面胜败对比鲜明,很可能是某部落为纪念一次战争胜利而特意刻下的纪功图。

舞蹈图

岩画中反映舞蹈场面的,随处可以见到。舞蹈是游牧民族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舞蹈对于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娱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巫术有关。岩画中舞蹈的形式,有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蹈。在磴口县发现了一舞蹈图;就与巫术相关密切。中央有三个舞者,皆有尾饰,靠其后有一舞者手持牛尾,舞者上方,有一被砍掉头颅的尸体,头颅弃于舞者脚下。这一尸体,应为祭祀中的牺牲,舞者可能为萨满,可见舞蹈是为这次祭祀服务的。

生殖图

反映生殖的岩画,在阴山岩画中曾多次出现。在科学不很发达的当时,人们对生殖的道理还没有完全了解。或者为了祈求部落昌盛、人丁兴旺,思想也表现在岩画中。在乌拉特中旗发现的一幅岩画,所描绘的是三对男女在交合,它侧面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祈求生育、繁衍人口的要求。

阴山岩画内容是极其丰富的,除以上举例的之外,还有各种人面像、神灵像,各种天体、动物足印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