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阴地翠雀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阴地翠雀花

阴地翠雀花(学名:Delphinium umbrosum Hand.-Mazz.)是毛茛科、翠雀属的植物。茎高可达110厘米,等距地生叶。茎中部叶有较长柄;叶片五角形,叶柄较叶片稍长,总状花序狭长,基部苞片似叶,小苞片生花梗上部或与花邻接,狭线形或线状钻形,萼片蓝紫色,倒卵形或宽卵形,花瓣与萼片同色,无毛,种子倒卵球形,密生成层排列的横翅。8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生海拔3500-3900米间山地草坡或林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阴地翠雀花
  • 学 名:Delphinium umbrosum Hand.-Mazz.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 目:毛茛目
  • 科:毛茛科
  • 族:翠雀族
  • 属:翠雀属
  • 组:滇川翠雀花组

分布区域 云南西北部(中甸至德钦一带)

形态特征

茎高60-110厘米,基部粗5-12毫米,被反曲并紧贴的短糙毛(毛长0.1-0.9毫米),等距地生叶。茎中部叶有较长柄;叶片五角形,似滇北翠雀花,长达10.5厘米,宽达20厘米,基部心形,三深裂约至距基部4-6毫米处,深裂片分开,中央深裂片菱形,顶端长渐尖;叶柄较叶片稍长,疏被反曲的短糙毛。 总状花序狭长,具10-15朵或更多的花;轴和花梗密被反曲的白色短糙毛和伸展的黄色腺毛;基部苞片似叶,其他的苞片小,线形;下部花梗长6-8.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上部或与花邻接,狭线形或线状钻形,长0.8-l.6厘米,宽0.5-0.6毫米,疏被短糙毛;萼片蓝紫色,倒卵形或宽卵形,长8.5-15毫米,外面密被短毛,距长为萼片的2倍以上,长2-2.4厘米,钻形,下部向下弯曲或有时呈U字弯曲;花瓣与萼片同色,无毛;退化雄蕊与萼片同色,瓣片与爪近等长,二裂近中部,裂片披针状三角形,被长纤毛,腹面中央被白色髯毛;雄蕊无毛;心皮3,子房疏被短毛。 蓇葖近无毛,长达2.4厘米;种子倒卵球形,长约1毫米,密生成层排列的横翅。8月开花。 生长在海拔2300-3800米间山地。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西藏南部。在尼泊尔锡金也有分布。

近种区别

本种极近滇川翠雀花D. delavayi,这二种的小苞片都与花邻接,主要区别是本种的小苞片狭线形或线形,而后者的小苞片为披针形。  

主要变种

  • 展毛阴地翠雀花(变种)

与阴地翠雀花的区别:茎较低、较细,高30-55厘米,粗2-3.5毫米,下部疏被开展的硬毛,毛长1-2毫米;小苞片宽0.6-1.1毫米。 产四川西南部雷波至越西一带。生海拔1900-3400米间山地林下或草坡。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洪溪

  • 宽苞阴地翠雀花(亚种)

与阴地翠雀花的区别:茎较低,高50-70厘米,粗约6毫米,密被开展的硬毛,毛长1-3毫米;小苞片宽1.5-1.8毫米。[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