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防空导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防空导弹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 防空导弹

类别: 军事

防空导弹是指由地面、舰船或者潜艇发射,拦截空中目标的导弹,西方也称之为面空导弹。由于大多数空中目标速度高、机动性大,故防空导弹绝大多数为轴对称布局的有翼导弹;动力装置多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也可以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冲压发动机;从40年代初德国开始研究到目前经历近60个春秋,世界上的防空导弹已研制了三代,目前还在发展第四代。据不完全统计,已研制的型号达120余种,其中装备部队90多种,正在研制的有20多种。我国的防空导弹都有远程防空导弹:红旗2、红旗9、S300、FT-2000;中程:红旗61、KS-1、飞蠓80;近程/肩扛式:红缨5、前卫1、前卫2、前卫3、飞弩6。[1]

发展历史 

40年代酝酿探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开始用于侦察、通信和对地攻击、轰炸,防空作战从此登上战争舞台,许多国家建立了专门的防空指挥机构、对空观测组织,并相继组建了战斗机、高炮、探照灯、拦阻气球等防空部队。

二战前,有的国家在发展高炮的同时,已把注意力转向火箭和导弹的研究与试验,特别是1937年英国研制成功雷达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推动了防空武器的发展。同时,英、美对无线电遥控飞机,美、苏对探空火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德国在1937年制定了一个极为秘密的计划,开始研究导弹。据说当时提出了140种不同类型的导弹方案,后来证实比较成熟的就不少于14种。这一切都为导弹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带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战后期,德国为挽回败局和对付英、美轰炸机群,在使用“复仇武器”V-1和V-2导弹的同时,开展了比高炮打得更高更远的防空导弹的研究试验,主要有“龙胆草”、“莱茵女儿”、“蝴蝶”和“瀑布”等型号。虽然它们都进入了研制后期,但未投入使用,纳粹德国即告覆灭。这些最初的探索试验成为后来美、苏研究防空导弹的基础。1944年,美国也曾研究“云雀”和“小兵”两种防空导弹,用于对付日本的"神风"自杀飞机,但因技术不成熟而失败。

50年代 破土而出

战争中的空袭与防空是一对矛盾。空袭武器的“矛”尖锐了,就促进防空武器的“盾”发展,两者在斗争中发展和提高。二战后,出现了高空高速轰炸机、侦察机和飞航式导弹,高炮已经打不着了,战斗机也飞不了那么高,因此极需一种新的防空武器。 美、苏从战败的纳粹德国获得了研究设计资料和实物,并俘虏了研究设计人员,从而开始有计划地研究和试制防空导弹。美国由陆军和海军分别负责地空导弹舰空导弹的发展,而原苏联由国家统一负责防空导弹的发展。与此同时,英国也加入研制行列。

经过多年的努力,防空导弹在50年代像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登上战争舞台,出现了美国的“波马克”、“奈基”Ⅱ、“黄铜骑士”,原苏联的SA-1、SA-2、SA-5,英国的“警犬”等12种防空导弹。

通常把这一时期装备部队的防空导弹称为第一代,其共同特点是多属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最大射程在30~100千米之间(“波马克”为320千米),最大射高30千米;推进系统有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等形式;制导系统采用了无线电指令制导、驾束制导(注1)和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导弹笨重(“波马克”B的发射质量高达7257千克),地面设备庞大(SA-2的地面车辆多达50多辆),机动性差,抗干扰性能差,使用维护复杂。目前这类导弹多数已退出现役。

60~70年代 蓬勃发展

防空导弹的出现无疑对防空体系的组成、防空战术产生了重要影响。1965年7月,越南从原苏联引进了SA- 2、SA-3防空导弹,使美军飞机在北越的损失大大超过预料。1973年12月,美军在北越的"地毯"式轰炸中被击落的32架B-52轰炸机中就有29架是被防空导弹击落的。 世界上最早的地空导弹,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研制的“莱茵女儿”、“龙胆草”、“蝴蝶”、“瀑布”、等导弹,但均未投入使用。战后,美、苏、英等国在德国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于50年代后研制出第一代实用地空导弹。

1958年10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华北地区用地空导弹一举击落了台湾国民党空军的美制RB─58D型高空侦察机。这是世界上首次用地空导弹实战击落敌机。

世界上第一种单兵肩射防空导弹是美国的“红眼睛”式。它于1962年首次发射,1966年装备部队。它长仅1.22米,重8.17公斤,一个人扛在肩上即可操作发射。它采用光学瞄准,红外线跟踪制导,主要用于对付低空飞行目标。

中国防空导弹

今年九月二十日中国军方在新疆双子城武器实验场成功地试射了一种新型地对空导弹。据稍后【解放军报】报道,该导弹先后对高空,低空,远距离,近距离,小型高速和强干扰等目标进行了多次模拟实战条件下的严格测试。这次试射显示出这种新型导弹射程远,速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等技术特点和各种战术环境下对目标的不同打法,适应了防空部队高科技条件下的作战要求,充分发挥了新型导弹的性能优势,使新装备形成了全方位,全空域的战斗力,并标志这中国国土防空作战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一如既往的,导弹的型号和性能参数都没有透露,但又呼之欲出。 据一位不愿曝露姓名的俄罗斯联邦武器出口集团(RasvooRouzhenie)官员指出,中国自1992年从俄罗斯采购S-300PMU(SA-10b)后已形成战斗力并频频出现于近年的军事演习中,更为先进及具备完整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S-300V(SA-12),亦已在1995年引进。中国军方对试用的少量S-300PMU表示满意,认为俄罗斯整合成熟科技的产品,总体性能表现不亚于‘爱国者’导弹,正如Su-27战斗机是系统工程上的杰作一样,所以决定引进生产线自行生产,并搁置原先进行中的红旗9计划。

他指出,中国生产的型号是较新式的是S-300PMU1。由于S-300系列导弹和其他俄制武器一样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和改良弹性,所以也能通过更换电脑软件,模组化组件及少量新部件的方式来提升其性能,最终达到1997年8月在莫斯科航空展首次公开亮相的S-300PMU2的水平。中国版的S-300PMU1也就是这次地空导弹试射的主角--红旗15。不过这次试射用的系统为进口零件组装,所以官方媒体报导中并没有出现熟悉的‘国产’或‘自行研制’等字眼。同时,这位俄国人强烈暗示当天有他们的技术顾问参与。

目前中国陆军野战防空部队和空军防空兵的导弹部队,共装备有9个型号的地空导弹,已经具有覆盖高,中,低/远,中,近全空域的能力,而其中又以中低空防御系统较为先进。 低空/超低空近程地空导弹有四种:

肩射的‘红樱’(HN-5)/5A/5B;从刺针式导弹改良而成的‘前卫’(QW-1),由‘霹雳-9’空射导弹演进的‘地空’(DK-9),俄制2S6M‘通古斯塔’(Tungusta)弹炮合一野战防空系统上的9M311(SA-19)1。

中低空短程地空导弹有三种:

‘红旗61A’(HQ61A),改良自法国‘响尾蛇’(Crotale)的‘红旗-7’,引进俄罗斯的是SA-15(Tor)导弹系统2。

高空远程地空导弹号有两种:

‘红旗2’/2J/2B,SA-10和SA-12。‘凯山’(KS-1)和另一种叫做‘猎鹰’(LY-60)的中长程地空导弹尽管采用了动目标追踪处理和显示(MTI)和频率捷变(FrequencyAgile)等先进技术,而LY-60所采用的微处理器智能模组技术,更使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有人工干预能力的指令控制系统,它可以同时处理40个目标,跟踪其中12个,并

攻击其中3个威胁性最高的目标,具有80年代中的国际水平,但早在1989年试射成功后一直得不到军方的青睐,显然军方希望在”质“的方面能够有一个大的飞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