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防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防御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防御 抗击 敌方 进攻作战。作战的基本类型之一。

历史沿革

防御是随着战争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发展的。

古代防御

公元前22世纪以前,中国一些部族就在居住地周围构筑土墉,挖掘壕沟组织防御,以抗击异族的侵袭。夏代以后,逐步发展为利用环形独立的城邑进行防御。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筑城技术的提高,城邑防御迅速发展。[1]

城墙加宽,增加了瓮城、望楼、壕池等防御设施。防御者以凭坚固守、内外夹击、适时反击等手段打破进攻者的围攻。各诸侯国还在边界交通要道利用山川险要建立关塞,或建立障壁式长城和驻兵、瞭望用的障、亭,以抵御外来袭击。在野战条件下,一般采取坚壁筑垒的方法,以城、坞、栅、塞作为临时防守的据点或“环车为营”抵抗进攻者。

孙武著的《孙子》中提出了防御虽是一种被动作战形式,但能以逸待劳,先得地形之利,若重点守备,灵活用兵,即能克敌制胜的思想。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墨翟对于城池的设防、守城原则与战术均有详细论述,《墨子》城守各篇是中国古代关于城池防卫战术方面的珍贵军事著作之一。

10世纪,中国开始将火药用于军事,防御作战中增添了火力因素。宋代相继产生各种类型的坚固筑城,并在外围构筑据点,以扩大城池的防御纵深。作战中以冷兵器为主,结合使用霹雳炮、管形火炮、火箭、震天雷等燃烧性火器和爆炸性火器,抗击进攻者。

宋代陈规在抗击金兵作战中,提出了构筑多道墙壕、加大城池防御纵深的理论。在他和汤􀇜著的《守城录》中,还提出了以战带守、守中有攻、攻守结合的防御思想。明代军队中的火器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出现了神机营、火器营等新的编制,防御中已采用枪炮火力结合、远近火力结合的方法抵御敌人的进攻。

在海岸防御中,为防倭寇对沿海的侵扰,在沿海地区构筑了海岛、海岸、海口防御体系,以卫、所的城池为主体,与堡寨、墩台、烽堠相结合,在重要地区还设置了多种障碍物。抗倭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率部依托这些海防设施,阻止和打击了倭寇的多次入侵。

明代《筹海图编》提出哨远海、御近海、固海岸、严城守的陆海结合多层防御思想。野战条件下防御时,为防止火力杀伤,开始掘壕,先藏于壕内,待敌方火器发射后跃出拼杀。欧洲14世纪后,随着火炮的出现,开始形成能容纳数门火炮的圆台堡,15世纪末出现了堑壕工事,16世纪又出现了棱堡式要塞防御。野战条件下,构筑多面堡、钝角堡和火炮工事,战斗队形纵深缩小,形成线式防御,使野战防御有了进一步发展。[2]

近代防御

19世纪初,中国清朝政府为加强海防,在沿海地区构筑了炮台式要塞,周围环绕带筑有防御设施的矮墙;各炮台依地形疏散、梯次配置,在其间隙地设置障碍物,炮火能构成多层次火网封锁航道。著名的虎门要塞、镇海要塞在抗击英法侵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太平天国起义军巧妙地利用地形,构筑多种营垒形式的野战工事,在营垒周围以重墙、重壕、木栅、阱、桩、签等交错配置成障碍物。在欧洲出现了堡垒式要塞,即在要塞核心堡垒外围修建独立的小堡垒作掩护,形成更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

战斗队形纵深配置,以炮兵拦阻射击、骑兵反冲锋等手段抗击敌人的进攻。19世纪中叶后,随着后装线膛火器的出现和火炮射程的增大,野战防御进一步发展。除构筑积土工事外,还挖掘掩体、预备队工事、掩蔽部和炮兵发射阵地以及堑壕、交通壕,组成纵深较浅的野战防御阵地。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广泛采用了由几道掩体和掩蔽部、交通壕组成的野战阵地防御,正面延续几十千米,防御纵深达3~4千米,作战中以炮兵火力和步机枪火力密切配合,抗击敌方进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着军队大量使用火炮和机枪,阵地防御形成了绵亘的、有一定纵深的堑壕体系。

防御阵地由交通壕连接数道堑壕组成,阵地前设有中间阵地和斜切阵地;兵力向纵深作梯次疏散配置,预备队的兵力明显增多。防御火力以步枪和机枪为基础,辅以炮兵火力,并开始运用炮火拦阻射击。作战中广泛实施反冲击、反突击,以稳定防御态势。防御理论在火器时代得到很大发展。普鲁士军事理论家C.von克劳塞维茨第一个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概念。在他著的《战争论》一书中,详述了防御作战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认为“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应该把转入反攻看作是防御发展的必然趋势”。F.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上防御性战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充分肯定了积极防御的观点,明确指出“最有效的防御仍然是以攻势行动来进行的积极防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29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飞机、坦克的大量使用,防御规模逐渐扩大,战略防御、战役防御、战术防御都有较大发展。开始是纵深不大的基点式防御,后期逐步形成了多地带、大纵深的防御体系。战略防御正面进一步扩大。主要防御地带通常有3道阵地,每道阵地由2~3道堑壕组成,并增加了前进阵地、防坦克支撑点、防坦克地域,设置了大纵深的障碍物,特别是防坦克障碍物;兵力部署成梯次配置,除编有炮兵群、防坦克炮兵预备队外,还编有高炮群、坦克预备队、快速障碍设置队、工兵预备队;防御火力配系以炮兵和机枪火力为基础,并编有坦克火力和航空兵火力。作战中,广泛实施兵力、火力机动,进一步完善防空、防坦克、防空降、防化学袭击的作战手段。战争初期,有的国家军队机械地搬用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经验,导致防御作战失利。苏军总结了战争初期失利的教训,进一步完善防御理论,使战略防御的目的越来越坚决,提出防御不仅要重创敌进攻集团,而且要挫败其进攻,为己方转入反攻创造有利条件,适时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现代防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的军队装备了导弹、步兵战斗车、武装直升机和电子技术设备等,有的国家的军队还装备了核武器,使防御出现了新的特点。纵深、环形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成为阵地防御的基本样式。抗击敌核突击和大规模杀伤武器突击成为防御的重点,而核火力和大规模杀伤火力又成为防御的重要手段。防御作战在全纵深展开,抗敌立体攻击成为重要内容。兵力、火力机动和防御中的攻势行动被广泛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主要作战手段,空袭对战争胜负起重要作用,反空袭也成为防御作战的重要样式。

抗击敌空袭强调防、抗、反结合,建立集预警、指挥控制、抗击反击、防护于一体的现代反空袭体系。既能防来袭飞机、导弹的精确打击,也能防信息攻击、防侦察监视、防敌卫星等航天器的袭击;既能在己方作战区域内抗击敌空袭,也能对敌空袭兵器起飞、发射基地(平台)实施突击。反空袭兵力通常有重点地部署在重要的战区和战略方向,采取多层次、纵深梯次、有足够密度的环形部署。反空袭火力一般以各种地空导弹为主,构成由远到近的全方位、大纵深、多层次的火力配系。在重视反空袭作战的同时,防敌来自地面、海上、空中、太空和网络电磁空间等各个领域的联合突袭也成为防御作战的重要任务。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