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阮瞻

增加 1,74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善弹琴'''
阮瞻很会弹琴,别人听说他会弹琴,大都前来请他弹奏,阮瞻不论长幼贵贱,都为他们弹奏。他神情冲虚和淡,竟不知何人所在。他妻子的哥哥潘岳每次让他弹琴,都是日以继夜,他都没有怨怒之色。由此认识他的人都称赞他清静淡泊,不能对他施加荣辱。<ref>[《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神气冲和,而不知向人所在。内兄潘岳每令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由是识者叹其恬澹,不可荣辱矣。。]</ref>  
'''才思敏捷'''
荐举为灼然,拜见司徒王戎,[[王戎]]问他:“圣人看重名教,老庄申明自然,他们的主旨有无异同?”阮瞻回答说“将无同”(莫非相同?<ref>[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99a1b43ac999a1b/莫须有与将无同,青阳论坛]</ref>)。王戎叹息良久,便命令征召他。当时人称他为“三语掾。”太尉王衍也很看重他。<ref>[《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举止灼然。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ref>  
'''谦让不争'''
阮瞻曾与人同行,天气炎热渴得厉害,客舍有口井,众人竟相前往饮水,阮瞻独自慢吞吞地落在后面,等别人都喝完了他才去喝,他谦让不争达到这种程度。<ref>[《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太尉王衍亦雅重之。瞻尝群行,冒热渴甚,逆旅有井,众人竞趋之,瞻独逡巡在后,须饮者毕乃进,其夷退无竞如此。]</ref>  
'''堪为师表'''
东海王司马越镇守许昌时,任命阮瞻为记室参军,与王承、谢鲲、邓攸都在司马越的王府。司马越给阮瞻等人的信中说:“按照礼记,八岁的孩子就可以出外跟师傅就学,说明这时可以让老师用礼义法度训导他;十岁叫幼,要学习,说明可以习染先王的礼教。然而向别人学习的东西浮浅,亲身体验的道理深刻。因此熟练地掌握礼义容止,不如亲自目睹人的仪表风范;讽诵先哲遗训,不如亲自接受教诲传授。我儿子司马毗既没有美好淑贞的姿质,又没有接受道德的淳风,希望各位在空闲的时候,照顾教诲他。”<ref>[《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东海王越镇许昌,以瞻为记室参军,与王承、谢鲲、邓攸俱在越府。越与瞻等书曰:“礼,年八岁出就外傅,明始可以加师训之则;十年曰幼学,明可渐先王之教也。然学之所入浅,体之所安深。是以闲习礼容,不如式瞻仪度;讽诵遗言,不若亲承音旨。小儿毗既无令淑之质,不闻道德之风,望诸君时以闲豫,周旋诲接。”]</ref>  
=='''轶事典故'''==
'''阮瞻遇鬼'''
永嘉年间,阮瞻担任太子舍人。阮瞻平素坚持无鬼论,不能驳倒他,常自认为这一理论可以辩明生与死。有一次忽然有一位客人通报要拜访阮瞻,寒暄完后,闲聊名理。客人很有辩才,阮瞻和他谈论,涉及到鬼神之事,反复争论很激烈。客人最后服输,就变色说道:“鬼神之事,古往今来圣贤都相信有,你怎能一个人说没有呢!像我就是鬼。”于是变成很怪异的形状,不一会儿就消失了。阮瞻默然,神色极为不好。阮瞻在职一年多后,病死于仓垣,终年三十岁。<ref>[《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永嘉中,为太子舍人。瞻素执无鬼论,物莫能难,每自谓此理足可以辩正幽明。忽有一客通名诣瞻,寒温毕,聊谈名理。客甚有才辩,瞻与之言,良久及鬼神之事,反覆甚苦。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即仆便是鬼。"于是变为异形,须臾消灭。瞻默然,意色大恶。后岁余,病卒于仓垣,时年三十。]</ref>  
原文并没有阮瞻和鬼客辩论的语言记录,但是笔者坚信,其过程一定很精彩,一个坚信无鬼的人在和一只鬼关于世间是否有鬼的辩论中大获全胜,并且让这只鬼恼羞成怒,因不能够获胜变幻形状后消失,可见阮瞻的辩才无双。<ref>[https://www.sohu.com/a/191405432_789403 夜读《搜神记》十六:阮瞻说死鬼,和吕秀才说死荆无命类似 ,搜狐]</ref>
1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