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阮市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阮市镇位于诸暨市东北部,东近绍兴,南连枫桥,西接山下湖,北邻店口,总面积70.43平方公里,下辖42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总人口35772人。阮市镇是诸暨市粮食生产、珍珠养殖、渔业生产的重点镇之一,素称“鱼米之乡”,农、林、牧、副、渔均得到全面发展。阮市镇有耕地33969亩,其中水田31092亩,国内生产总值5429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8323万元,第二产业35661万元,第三产业10310万元,人均纯收入9212元。

2019年10月,阮市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

概况

956年为东白乡,1958年属五星公社,1961年析置阮市公社,1983年为阮市乡,1986年建镇。1996年,面积70.4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阮市、金岭、横阔、金家站、中金、下金、何家山头、何家塔、西湖埂头、兰岭、包村、宜仁、古唐等42个行政村。1999年末辖42村,人口35835人,面积70.43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35835人。2001年末人口35815人,面积70.4平方千米;2002年末人口35772人,2003年末人口35558人。

2005年末,面积70.43平方千米,人口3.55万人,辖阮市、金岭、东里、花园、横阔、甘溪坞、袁村、董公、金家站、中金、下金、汤山、塘峰、傅村、黄村、柁山坞、何家山头、新中、新华、何家塔、西湖埂头、徐家塘、外白浦、白浦、上檀、下檀、良戈舍、西山、兰岭、后旺、包村、甘岭、宜仁、古唐、述塘下、下宣埠、朱砂、庠下、乌程、潘家坞、王家坞、营盘42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阮市村。[2]

经济

阮市镇位于诸暨市东北部,东近绍兴,南连枫桥,西接山下湖,北邻店口,总面积70.43平方公里,2006年9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为1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5万。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亿元,工业总产值65.3亿元,农业总产值1.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50元,是绍兴市级首批小康乡镇、绍兴市“三无”乡镇、市级文明镇。下辖42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总人口35815人。

阮市是诸暨市粮食生产、珍珠养殖、渔业生产的重点镇之一,素称“鱼米之乡”,农、林、牧、副、渔均得到全面发展。全镇有耕地33732亩,其中水田30855亩,旱地2877亩,山林44553亩,茶园3051亩,花木4000余亩,国内生产总值4768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7945万元,第二产业30672万元,第三产业9067万元,人均纯收入8337元。2001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3亿元,粮食生产1497.7万公斤。全镇有10多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或一村一场的生产格局,主要产品有食用笋、板栗、黑梨、杨梅等。

全镇有各类企业2000多家,2个市级工业规模企业,浙江建培纺织有限公司、浙江中强纺织有限公司;一个市级苗子企业,诸暨市富浩轻纺有限公司;年产值500万元上的企业有17家;有车床2000多台,主要生产空调、水暖、汽车配件等;有各类织机4500台,围塘养蚌10500亩,初步形成了五金机械制造业、轻纺织造业、珍珠养殖业三大块状经济。2001年底,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2.97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337元。

全镇有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8所,幼儿园25所,学生入学率达99.8%。有一所卫生总院,二所卫生分院,40个村级卫生保健站,有邮电所3个。

名称由来

明末清初,此地有条通往临浦、杭州等地的河江,并设有船埠,当时,该村有一进士姓阮,故取名阮家埠。后店铺不断增加,引成一个集市。解放后,改名为阮市,镇名亦由此而来。[3]

经济状况

工业经济

截至2006年底,全镇有各类企业2300多家,其中市级规模企业2家,苗子企业2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42家,主要为五金机械制造业、轻纺加工织造业、炒货业三大产业经济,有各类车床3500余台,主要生产空调、水暖、汽车配件等,有各类织机6500多台,养殖珍珠11000亩,全镇有近1000余人常年在外从事炒货业,年产各类中高档炒货一万余吨,块状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5.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750元。

效益农业

截至2006年底,阮市镇有耕地面积34055亩,其中水田31797亩,山林面积44553亩,茶园面积1873亩。200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57亿元,粮食总产量17107万公斤。

阮市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珍珠养殖和花卉种植已成为阮市效益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到2006年底,全镇珍珠养殖面积11000亩,花木种植面积12000亩,建立千亩花木示范基地一个,花木和经济林品种达到400余种。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在1万吨以上,阮市农业园区被评为市十佳农业园区。

新农建设

阮市镇以“争创绍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先行区”为目标,加大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硕果累累,截至2006年底,全镇有篮球场53个,文体活动公园12个,村级图书阅览室15个,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红红火火。06年被评为绍兴市文化示范镇乡、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4]

旅游资源

阮市镇的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风景秀丽的白塔湖;太平天国革命战役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下檀村的印纹硬陶窑址和位于柁山坞村的印纹硬陶窑址;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何家山头村何赤华烈士墓和何文隆县长墓地、阮市村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地遗址(接婴堂)。

阮市还是传说中的越国古都所在地,现还留有象马坞、良戈舍、营盘、黄连畈(原名皇殿畈)、天子山、长安山等一些地名。

名特土产

“视北瓜子”曾经是诸暨的一门有影响力的产业,在八十年代十分的红火。在经历九十年代初的低潮后,又有了飞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镇共有各类炒货厂200余家,从业人员2000余名,常年生产西瓜子、向日葵、花生、松子、香榧、小核桃等各种产品,并已形成象诸暨市天星食品有限公司、诸暨市阮市陈林炒货有限公司、诸暨市伟业炒货厂等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

基础设施

阮市镇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美丽的白塔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淳朴的民风孕育出革命烈士何赤华、人民的好县长何文隆、教育家金海观等一批乡贤名士。境内有市级文保单位3处,即檀溪村及大白浦村前山嘴的春秋战国时期印纹硬陶窑址各1处,阮家埠村育婴堂1处。阮市镇交通便捷,枫湄公路、阮山公路穿镇而过,直通市区及绍兴、枫桥、山下湖、店口。镇政府所在地的阮家埠集镇配套设施齐全,建有“友好广场”一个,镇中心学校一座,镇文化活动中心一个。

环境保护

白塔湖是阮市镇的主要水资源。原先,这里工业废水不达标排放,生活垃圾的随地乱倒问题十分突出,现这一现象正在得到消除。2001年,诸暨市委、市政府下大决心集中整治白塔湖,阮市镇党委、政府以白塔湖整治为契机,在阮市镇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环境整治,成立了村级卫生整治和企业污染源整治两个领导小组,分别向工业污染和生产污染开刀。镇政府在一律禁止申报水污染工业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清理力度,通过家庭工业联合小区的方式,让污染企业走集中生产、集中治理污染之路。在生活污染整治上,镇党委、政府努力倡导群众文明的生活方式。2008年上半年,阮市镇又投资300多万元开展大规模的河道清淤工程。现沿湖已根本看不见一点生活垃圾,9个行政村也都相继建立了垃圾填埋场,还落实村级卫生保洁制度。与此同时,阮市镇党委、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村的口号,并在阮市镇范围内铺开。阮市镇道路、河道宜林地段的绿化率都在95%以上,对一些空闲地、农民房前屋后的空地,做到见缝插绿。2007年上半年,花园村投资22万元,在全村道路两边都种上了桂花树,并建造了可供村民锻炼、娱乐的山坡公园,还无偿提供桂花苗供农户在家庭空闲地种植,使花园村农户庭院绿化率在90%左右。[5]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阮市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