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阜康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阜康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位于东经87°46′-88°44′,北纬43°45′-45°30′,东邻吉木萨尔县,西与米泉市接壤,南与乌鲁木齐县相望,北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相连,境内东西最宽处76千米,南北最长处198千米。西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57千米,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93千米。

阜康历史悠久,早在汉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明朝时建特纳格尔,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县,乾隆皇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阜康。1992年11月撤县设市。

阜康市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其地貌南部为天山支脉博格达山、中部为山前冲积平原、北部大部分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有水磨河、三工河、甘河子河等7条河流。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时间长,春秋季节不明显,夏季酷热,昼夜温差大。[1]

概述

在天山北麓的广袤绿洲,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一座汇集了新疆山水之秀,弥漫着西部田园芬芳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阜康市正在迅速崛起。早在汉唐时期,东来西往的商贾们就把东西方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公元1776年,乾隆皇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建县。1992年,阜康撤县设市。

地理位置

阜康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邻吉木萨尔县,西与米泉市接壤,南与乌鲁木齐县相望,北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相连。

自然气候

阜康市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境内随地貌单元的变化,温度差异明显,大致分为三个气候区: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2.54℃,降雨量323—530毫米之间,年均无霜期为140天左右,≥10℃年积温为2634℃;中部平原:年平均气温6.6℃,年极端最低气温有44%的年份出现在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7℃;年极端最高气温有48%的年份出现在8月上、中旬,日最高气温≥35℃;平均日较差12.7℃,平均年较差42.2℃;北部沙漠:年平均气温5.9℃,≥10℃的年积温3519℃,年均无霜期155天,年均降水量145毫米,年均蒸发量2292毫米。[2]

旅游景区

新疆天池

位于天山博格达峰下坡的天池,海拔1,900多米,面积二平方公里。它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四周雪峰环抱,山上融雪是池水的来源。波平如镜,与周围群峰交映。池内有游船可供游人乘坐游览,是新疆著名的游览地。天山在新疆中部,由东西走向的三列平行褶皱山脉组成。

天池处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它的水平面海拔1928米。素为有名的游览胜地,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天池池水清澄,碧蓝碧蓝的,看了就叫人感到喜欢。湖的面积并不算大,不到5平方公里,形状是狭长形,长约3000米,最宽处约1000余米。湖水最深处约100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时间长了,还会感到寒冷,需要穿上毛衣才能抵御。因此,这里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池背靠博格达峰。为天山第二高峰,海拔5400米,山峰终年积雪。站在天池边上,眺望皑皑雪峰,别有风味。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许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宝塔,是著名的风景树。深绿的云杉林,挺拔、整齐,很有气势,显示出一种高山风景区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皑皑雪峰和葱茏挺拔的云松林,构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新疆天山

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

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有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西王母祖庙

西王母祖庙坐落在天池东北岸的山坡上。因为它供奉的是王母娘娘,故又被称作“娘娘庙”。

据现在的史料记载,西王母祖庙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据说此庙当年建筑规模宏大,香火极盛。1932年,西王母祖庙曾毁于战火。九十年代初,台湾道教“慈惠堂”在原西王母祖庙遗址上修建了一座简单的庙宇,供善男信女们朝拜王母娘娘。2000年,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重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西王母祖庙,恢复了天池湖畔这一著名的古迹。

唐代俱六守捉城

唐代俱六守捉城是唐玄宗开元中期在东起哈密西到伊犁及哈萨克斯坦境内建立的10个守捉城之一,为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一座军镇,主要职责是保障新北道的畅通、胡商巨贾的安全及控制山前绿洲带的交通。古城偏南,民国时期有一古碑,碑高1.6米宽约0.8米,刻有碑文。曾有外宾考辨石碑铭文,以后石碑去向不明。平整土地时,城内出土一石龟。龟背上有长方形孔似承载石碑石龟,出土不久,石龟自然裂为3块后被推土机推入东农田之中。

五运清真寺

五运清真寺位于阜康市九运街镇五运村,西距市中心约15公里。 清代光绪年间居住在五运村的回民自筹白银200两修建五运清真寺,从烧造脊兽、花卉,到雕刻梁枋、木墩,历时3年,建成了造型独特的五运清真寺。

大寺坐西向东,面阔3间,进深3间,平面布局呈凸型,寺基用条石筑砌,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大寺属木结构抬梁式建筑。大寺顶部采用卷棚歇山顶、勾连搭建筑法。顶脊用盘龙装饰脊端,其间花卉点缀 ,后摇殿顶数米高望月楼,采用六角攒尖结构,大寺檐下施用变形斗拱,大殿用六隔扇门(已毁)。大寺山墙端面青砖上精雕小鹿、白鹤、砖雕细腻精湛、一丝不苟,大寺梁、枋饰板上面精工雕刻花卉,十分精美,大寺北侧5间沐浴间已毁,南侧3间讲经室尚存,残存的门窗上仍可见到精湛的花卉浮雕图案。

铁瓦寺

铁瓦寺位于阜康市天山天池风景区内,在天池的西面,距海北湖面直线距离约700米。座西朝东,背靠山,面向天池。三面青松翠柏环绕,幽静无比。望东南,越过树梢可见皑皑白雪笼罩着的博格达山。正前方平坦开阔,天然留出一道视野。海北堤坝、湖水,海东的卧龙山头,以及游人行色尽收眼底。[3]

旅游指南

交通

从乌鲁木齐市北郊客运站,坐开往阜康市客运站的班车,每8分钟一班。

特产

钙果、金太阳杏、桃、黄瓜、番茄、南瓜、西瓜、新茄五号、大白菜、辣椒、美葵瓜籽、金瓜、葡萄、冬瓜、晚熟、高产、抗倒玉米新品种---登海9号品种、中熟、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登海3672品种、“头工牌”无公害晚熟西红柿等。

历史文化

阜康的历史演变中,有五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就是早期细石器文化,春秋时期的素陶、青铜文化,有文字祥载的历史有两汉、唐、元和清。

据确切的考古资料显示,早在2.4亿年左右阜康境内就有二齿兽、肯氏兽等早期脊椎动物生息繁衍。 1964年在黄山街西北3公里处的三叠纪地层中,出土的一块长7米,宽2米的岩石,上有9个完整的古代小型爬行动物化石镶嵌其中,称“九龙壁”。现被中国科学院收藏。早在3000年前阜康境内有了人类生存的遗迹。在阜北农场发现的沙土梁细石器遗址和古砂河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的细石器、陶器。汉代时西域第一次归属中央版图。在汉代,车师、乌孙、匈奴是天山北麓的主角,当地的土著居民是车师人。西汉前期阜康属郁立师国境,政治上隶属匈奴,统辖于僮仆都尉。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阜康复隶于汉,阜康的政治隶属关系很不稳定。发现的三工河石堆墓、黄山沟石堆墓、白杨河石堆墓出土文物都属于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阜康境内的古岩画分布在天山北麓山丘地带、河谷两旁或水草丰腴的夏牧场,古代游牧民族赛人、乌孙、匈奴、突厥、车师、蒙古等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岩画。阜康岩画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时期,延绵数千年。魏、晋之世北匈奴沿天山北麓西迁欧洲,途经阜康,后为鲜卑右部及柔然汉国(402-554)的游牧范围。太和十一年(487)以副伏罗部为核心的高车汗国脱离柔然独立,阜康属高车汗国疆域。高车汗国覆亡后,阜康又经历了柔然的短暂统治,至西魏废帝元年(552)突厥汗国建立,转归突厥。东西突厥分立以后,阜康归属西突厥汗国左厢咄陆诸部牧地。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强盛的时期。中央政府再次统一了天山北部西域广大地区。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创立安西都护府,阜康隶属安西都护府。在唐代时期,丝绸之路(唐朝路)贯穿阜康境内百余公里长,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沿着丝绸之路先后建立了两座守捉城,一座是俱六守捉(今六运古城),另一座耶勒守捉(今北庄子古城),在这两座古城出土了察何台金币、铜犁等。沿着丝绸之路(唐朝路)一字形排列着阿克木那拉烽火台(滋泥泉子烽火台)、西泉七队烽火台、木柔克木那拉烽火台(西泉烽火台)。从这些分布密集的烽燧、守捉可以看出,致使阜康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都得到了大的发展,盛极一时,使丝绸之路重放光芒。宋辽时期,属于高昌回鹘国和西辽管辖。元代属于别失八里行尚书省管辖。明代成为东察合台汗国游牧地。十七世纪二、三十年代,准格尔势力日盛,创建了准格尔汗国,灭亡了东察合台汗国,阜康地区归属准格尔,为图尔古特部牧地,旧名尔然则,后称特纳格尔。清初属于伊犁将军府统领。乾隆四十一年十月二十日(1777年1月8日),乾隆帝批准将特纳格尔州判改为阜康县。清光绪十年(1884),新疆省成立,阜康县隶属迪化府、民国时期(1912-1949),阜康县隶属镇迪道。1949年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阜康县建立人民政府,隶属迪化专员公署。1958年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1992年11月3日撤县设市,定名为阜康市。[4]

政治经济

行政区划

阜康市辖3个街道、4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博峰街街道、阜新街街道、准东街道、甘河子镇城关镇九运街镇滋泥泉子镇、三工河哈萨克族乡、上户沟哈萨克族乡、水磨沟乡。境内有:准东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有色管理处、种羊场、小泉牧场、五宫煤矿、兵团农六师土墩子农场、六运湖农场、兵团二二二团农场。

经济概况

2005年,市属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为14099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702万元,占2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183万元,占4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108万元,占3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834元,全市财政收入21880万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468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30元。

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707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28516万元,林业产值1556万元,牧业产值27974万元,渔业产值183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7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9.2%、16.0%、36.4%和21.0%,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72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398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255元,同比增长10.1%。全年牲畜出栏头数为49.3万头(只),地方人均耕地4.4亩。

阜康市“十五”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市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5.01亿元,年均增长17.40%,比“九五”期间提高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2.2万元,年均增长16.6%,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3亿元,年均增长28%,比“九五”期间提高1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255元,年均增加401元,比“九五”期间多增加198元。

阜康市“十一五”发展目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全市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6%,到2010年达到7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9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0年达到5.4亿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大幅提高,初步建立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