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闹红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闹红火

闹红火又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山西各地,闹红火的形式不大相同,相同之处是都在正月十五闹。有些,是

从正月十四闹到正月十六的,也有从正月十五闹到十七的,还有光在正月十五晚上闹的。

闹红火,是在正月十五夜间举办各种文艺活动。这些文艺活动中,有些是有声有色有动作的人群集体舞蹈表演。山西省民间普遍流行有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扭秧歌舞龙踩高跷骑竹马荡秋千大头娃娃舞、扑蝴蝶.游九曲等等。这就是“闹红火”的内容。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山西一年中规模最大,人员最集中,参与演出人数最多的民间群众性文艺活动。每个元宵期,已成为山西省民间艺术荟萃竞技的日子。

基本内容

中文名:闹红火

类型: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别称:正月十五闹元宵

地点:山西

特色

元宵之夜,人流不息,热闹非凡;鞭炮鼓钹铿锵入耳,龙灯、旱船蜿蜒起舞,高跷、竹马娜娜而行,形成惊天动地的群众性文艺活动高潮。

起源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闹红火”的活动,据传秦、汉时已开始,到唐代有所发展,到宋时风靡一时。历史上,这种“闹红火”活动据说有七十一种节目。山西境内,流传于各地的民间社火表演、跑法,步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实则技艺风格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太原市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城南的狮子城西的龙,城内的高跷技艺精”。柳巷街道组织的高跷队,鼓点快,变化多,具有浓厚的冀中风格。而庙前街道组织的高跷队,则舞步稳健,动作舒展,是典型的太原传统步法。在正月十五闹红火的人流中,自然有“徐沟的铁棍爱煞人”了。

太原铁棍、背棍,是别具特色的太原地区闹红火中的主要节目之一,也是富有地方色彩并独具一格的地方杂耍之一。

正月里闹红火,民间百戏百艺全都要上街自娱表演,与人同乐。除了点花灯燃焰火猜灯谜外,人们还要走上街头,融入欢乐的人流。大家认为,正月里闹红火会让一年的日子红红火火。正月十三,呼和浩特市攸攸板镇14个村的千余名村民自发组织了民间社火文艺汇演,场面十分火爆。[1]

参考文献

  1. 闹红火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