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闵泳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闵泳穆

闵泳穆(,1826年—1884年10月18日),朝鲜王朝后期大臣。字远卿,号泉食,谥号文忠。本贯骊兴闵氏。是朝鲜高宗李熙之王妃——闵妃的远房侄子。1884年在“甲申政变”中被开化党杀死。[1]

生平

同治十年(1871年,高宗八年)参加科举考试,获谒圣文科乙科及第。次年作为书状官随朴珪寿出使中国。光绪七年(1881年,高宗十八年)被提拔为吏曹参判,后历任军务边情讥沿司堂上、汉城府判尹、平安道观察使等官职。壬午兵变以后入主中枢,负责外交事宜。光绪九年(1883年,高宗二十年)被任命为督办交涉通商事务(外衙门督办),同年负责与英国德国缔结修好通商条约。同时,他又和日本缔结了《釜山敷设海底电线条款》、《朝日海关细则》、《日本人渔采犯罪条规》、《朝鲜国间行里程约条》、《仁川日本租界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出卖了大量的主权。同年十二月,朝廷设置了海防营,闵泳穆被任命为海防总管。

闵泳穆早年曾出使中国,目睹了洋务运动的成就,并且受清朝洋务派的影响,主张导入西方先进科技,因而是事大党的一员。而且闵泳穆作为闵妃的亲戚,把持朝政,与闵台镐、闵泳翊、闵应植并称为“四闵体制”,被认为是骊兴闵氏外戚干政的代表人物之一。这自然激进的亲日开化党水火不容,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人决定发动政变,夺取政权,闵泳穆被列入暗杀名单之中。光绪十年(1884年,高宗二十一年)十月十七日夜晚,金玉均、朴泳孝等开化党人发动“甲申政变”,把国王高宗挟持到景佑宫,并假托王命召闵泳穆入宫。闵泳穆犹豫了一下,还是入了宫。闵泳穆来到景佑宫正门,守卫的士兵私下劝他从后门入宫,以免杀身之祸。他拒不听从,依然昂首阔步地进入宫中。结果被开化党埋伏的刺客杀死。与闵泳穆一起被杀的,还有闵台镐、赵宁夏、李祖渊、韩圭稷、尹泰骏和宦官柳在贤。

结局

甲申政变被平定以后,闵泳穆被视为殉节忠臣,追赠为议政府领议政,赐谥号“文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