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白荡边有古窑(褚福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白荡边有古窑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长白荡边有古窑》中国当代作家褚福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长白荡边有古窑

初冬清早,被五湖三荡环绕的锦溪薄雾弥散,水色苍茫,“梦中的少女”身披轻纱,婉约缥缈。旖旎的景致幻化在若隐若现的意境里,虚实相间,灵动迷离。

长白荡里清波微漾,西侧荒枯的河岸旁,星罗棋布散落着十几只馒头形的古砖窑。陪同我们的地方文化工作者沈火全两眼发光,如数家珍道,别看那些土头土脑的古砖窑,它们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可是有过辉煌历程的哟。

在寂寥的河滩上,蓦然看到那些晕染着岁月痕迹的遗存时,我甚为惊喜,继而亢奋,于是,疾步抵近观瞻。

硕大敦壮的古砖窑用泥垒成小土丘状,形如地堡,内里以砖拱支撑,不依赖任何其他建材,彰显先民的睿智与技艺。窑内留有巷道与火道,供装窑与烧窑。窑高五六米,直径约十七八米。令人扼腕的是,砖窑四周长满了各种蓬乱的蒿草,有的高及膝盖,有的长达尺许,很显然,那些窑大多早已荒弃,以至于坍塌的坍塌,开裂的开裂,透射出颓然的意味。突兀在阴晦天空下的古窑,凝滞着浑厚的沧桑感,注视久了,心底竟莫名泛起隐隐的刺痛。

凉风拂来,我不由打了个冷颤,遂将眼光投向地面,思绪也随风飘向了远方。

沉静、内敛的砖,于国人而言,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它无人不识,随处可见,与每个住房子的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关联。陌生,是对它的前世今生、品性知之甚少,抑或压根就不了解,尤其对它的生产工艺、制作流程茫然无知。

追溯中国的砖,可谓历史久远矣。蓝田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过五块残砖,经专业机构检测鉴定,被确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砖,距今已逾五千年,堪称“中华第一砖”,毫无悬念成为砖的鼻祖。有鉴于此,将我国用砖历史朝前推进了两千多年,也为我国砖类建材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回眸梳理历史,我们会惊诧地发现,自秦朝始摒弃常规,一改旧习,勇开先河地推崇起象征高贵典雅之黑色,非但出征将士的衣服是黑色的,旌旗是黑色的,就连帝王的龙袍也是以黑色为主基调制成的。由此及彼,建筑这种庄严肃穆的载体用黑色来呈现,则最恰当不过,顺理成章。所以,秦宫、阿房宫、乃至长城等均采用色泽深沉凝重的青砖建成,就无足为奇,不难理解了。民间曾出现过一个阶段被考古、收藏界热捧的“秦砖汉瓦”,毋庸置疑,秦朝的砖,汉代的瓦,是闪耀于历史长河中品质最佳、外观最纯美、最具收藏价值的稀罕之物。

青砖不仅密度高,其硬度、强度亦远大于红砖,且永不变型,抗冻性好,抗氧化,防水泡,经久耐磨,抗风雨剥蚀,坚实受用,千年不腐,故被古建筑广为采用。另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特质是,其貌不扬的青砖透气性强,吸水力足,能有效保持室内湿度。“秦砖汉瓦”能历经数千年岁月颠簸震荡而完好存世,不能不说是青砖综合性能卓尔不凡的最佳佐证。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荣列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的赵陵山遗址,就位于江苏昆山张浦镇赵陵村。出土文物有玉器、石器、陶器,还有良渚人居住的“半穴式”房屋红烧土墙上取下的砖块。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良渚时期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被忝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张浦相距不远的锦溪,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称,足见制砖业的兴盛与历史之久远,当年制作金砖的窑厂,犹如蘑菇根植乡野,那袅袅升腾的青烟,燃起了先民们的热望,放飞着先民们的希翼。窑,成了缔造砖的温床,而砖,则是窑的子女。一块块凝结着先民智慧与汗水的金砖烧成后,装上货船,经由长白荡运往大江南北,也使锦溪的金砖文化和古窑文化声名远播,成为锦溪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华章。那拙朴敦实的古砖窑,无疑在锦溪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拥有他物无可比拟的地位。

事实上,金砖的制作,确有别于普通砖那般简陋容易,而是程序繁复,要求甚高,从采泥、选泥、练泥、制坯,到装窑、烧窑、窨水、打磨、检验等,每个环节都精致细微,一丝不苟。且说选泥,金砖所用之土,需有粘性,细腻不含杂质。选泥即成为一道严谨的工序,须先打一探洞,窥视其土层结构,鉴别土质优劣,方能取舍用否。选好泥后,撷距地表3-4米的生土或浆泥,运至露天场地堆放半年许,任风霜雨雪侵蚀促其分解,使泥无硬块,不板结,易翻踏,质细柔而粘劲强。选泥如此,练泥亦不省心省力。如何个练法?工人们将泥一坨一坨地全部扦碎后,往泥堆里注适量的水,由牛或人反复在泥堆里脚踩趾踏,使泥稠腻成团,把生泥练熟后,置于阳光下晒至完全干透,再用粗碓子舂,细磨成粉末,拿筛子筛除其中的砂石,方锤炼为烧制金砖的纯土。制坯的工序更为繁琐,先将泥脱水,后用铁锨将泥斩细,以稻草帘子覆盖,次日掀开草帘再次斩细,仍以草帘遮蔽,如此周而复始五六回,至泥料貌似糯米团子一样产生了粘性,便可制坯。制坯时,将练好的粘泥嵌入金砖模具内,恰如《天工开物》所云:“造方墁砖,泥入方框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磨而坚固之。”在模板中做砖坯,须由工人赤脚踩踏结实,一气呵成,确保框内泥坯无气孔。尔后用铁丝做的弓切割坯面,以木板来回磨平,再用比框大的木板遮盖其上,连同木框翻转身来,待坯面上无任何细纹裂痕,方可拆解木框。制好的砖坯,由两人抬至通风的室内,竖立放置,阴干,至上半部的泥坯坚固硬挺了再将下部的那端翻上来,隔数日翻转一次,反复5-6次,及至砖坯坚挺发白,彻底干了,始可入窑烧结。

在祝甸村古砖窑文化馆里,我终于亲见了两块制于“乾隆十八年成造细科二尺二寸见方金砖”,方方正正、静默直立在座架上的金砖,用目观之,造型规整,质地细腻,黑亮厚重;以指弹之,铿锵脆响,余音悠长,算是大饱了眼福。

锦溪的古砖窑最早始于西晋,而将金砖作为商品流通活跃在元末,之后随着时局的跌宕起伏,艰涩延绵,给锦溪带来了繁荣与辉煌。可金砖毕竟是奢侈品,只属于皇亲贵族,黎民百姓无缘问津,销量的制约,使金砖渐趋冷清,并慢慢走向衰败。早年烧制金砖的古砖窑也随着时光的推移,分崩离析,早就不复存在,而今耸立在长白荡边的古砖窑遗址,则是五六十年代依据古窑重建的复制品,其功能亦转化为烧制民用砖瓦。一块块绵软的砖坯,唯有经过烟熏火燎,才能凤凰涅槃,具有风骨与价值,它们如同一根根硬朗的骨架,或铺陈在富丽堂皇的宫殿,或叠加于不起眼的茅舍,忍辱负重,与世无争,为人们构筑起遮风挡雨的生息空间,支撑起绚丽缤纷的梦想,使人们得以安身立命,世代繁衍。

然而,规模化生产大量取土对耕地造成的严重损害,让人们幡然醒悟,不能再干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愚昧事了,加之新型墙体材料的不断涌现,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泥砖,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村落空心化趋势日益严峻,致砖瓦生产开始衰退,使曾经繁华一时的那片热土,猝然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凝望着黯然失色的古窑群,尽管我的心里五味杂陈,萦绕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感,然我迅即便释然了,在社会迅猛变革、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摒弃落后的思想理念,淘汰陈旧的生产方式,乃势之必然。毕竟,我们已挺胸步入了新纪元,昂首跨进了新时代。

踩在静卧古窑群边地上的一块块已然风化粉碎、或残缺不全的砖,我怀揣沉重的心情,随同行文友离别古窑群。

举目眺望时,在距离古窑群二百米之处,一座庞大的橘红色砖窑突兀进眼帘,六十米高的大烟囱直插云端,一百七八十米长的窑身横卧在地,堪称宏伟壮观。那是座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批量生产砖瓦的机制窑,尽管废弃多年,仍显磅礴气势。

为了让那座窑重新焕发生机,当地政府邀请意大利专家实地考察后,对整个祝甸村古砖窑遗址作出保护性设计,富有创意地改建成了古砖窑文化馆和主题民宿两大板块。古砖窑的蜕变,令我们欣喜惊叹。

古砖窑文化馆倚长白荡而建,营造出亲水宜人的闲适环境。砖窑主体一层空间被规划为餐饮区和小型主题课堂,二层空间为砖文化展示区、大型会议区等配套功能区,人们在光斑陆离的空间内,感受着轻松、自然、宁静的氛围。在古砖窑文化馆的一层廊下,设计师为保留原有建筑风貌,进行了多功能空间的重组,注入了水吧、教室、会议室等业态,让人们在休闲中不忘关注传统文化。据介绍,未来那里还将作为乡办创客学院、民宿学院等培训与交流空间,为乡村发展涵育活力。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一层的意大利米汀Emanuele餐厅,设计上结合锦溪古窑独有的地理条件,将昏暗沉郁的窑洞华丽转身为中国首家集意餐、酒窖、雪茄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窑洞餐厅,让人眼前一亮。

业已开发建设的砖窑文化主题民宿与砖窑文化馆隔水毗邻,相映成趣,十栋小单体错落有致,二十间客房恬淡温馨。民宿全是二层建筑,采用轻钢框架,重塑典型的江南民居。民宿的室内布局力求与建筑主体风格协调,撷取江南水乡文化、金砖文化及园林文化之精髓,凸显简约现代与老旧传统的和谐统一。为了贴近原有村落的建筑风貌,民宿及院落的设计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保留了原先的院落空间,又扩展了新的功能。设计师将以往侧重对内服务的辅房转化为向外侧开放,再现了原生态的乡村巷陌,使原本的通道承载更丰富的公共活动。

在材料的选择上,意方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突出朴拙的砖、瓦、竹等乡土元素,并突破性地将不同质地的材料进行新的组合与搭配,既饱含现代设计感,又渲染返璞归真之素美。室内大多使用产自当地、低碳环保的竹材料,赋予空间通透疏朗的美感,折射出一种崇尚淳朴与自然、注重人文关怀的现代精神;同时,局部空间以金砖作为饰面,传导出对祝家甸村烧砖历史的缅怀与敬意。大堂区除了安有明亮通透的落地窗,还开有天窗,为室内引入更充沛的自然光线,伴随时间更迭,光影生动流泻。而竹席与木结构打造的天花,为空间增添了几许自然古朴的韵味。客房里个性十足的榻榻米,书房的多样化构造,配置不同主题的陈设,细腻展示出江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颠覆性的构想,赋予了古砖窑以新的生命形态,使之芳华再现,魅力四射,无愧是变腐朽为神奇的范例。“我们希望保留建筑原有的风骨,也期待通过建筑及其内部的形饰来延续砖窑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让络绎来往的人记住这里一砖一窑的故事。” 砖窑主题民宿既是祝家甸砖窑文化的承载者,也是传递者,可以想见,当清晨的第一缕曦光映照在水面,耀亮这座散发出浓郁砖窑气息的建筑,人们不禁会感叹,历史未被岁月淹没,技艺将随光阴延绵。[1]

作者简介

褚福海,江苏宜兴籍,现居昆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