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锦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锦歌

原名歌仔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定名为锦歌。这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是福建省闽南地区汉族民间曲艺之一,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省和南洋诸岛华人聚居地等。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锦歌

原名:歌仔

简介

原名歌仔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定名为锦歌。这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是闽南主要民间曲艺之一,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省和南洋诸岛华人聚居地等。

漳州锦歌是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与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姐妹艺术之花。锦歌是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原名"杂锦歌","锦歌"是通行的简称。它以四句七言或五言的联句弹唱历史和传说故事,约在明末清初继承了南词小调、道情及民间小戏的音乐发展而成。逢年过节,喜庆之际,漳州城乡经常可见锦歌艺人坐唱,走唱,用乡音唱白,曲调缠绵,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历史溯源

唐宋间锦歌初步形成,明代已较为定型完整。它来自民间,以方言演唱,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流畅朴实,富有表现力,内容通俗健康,易学易懂,为群众所喜爱,许多农村都有"歌仔阵"、"歌仔馆"。锦歌进入城市后,改用南琵琶、洞箫、三弦、二弦等乐器,唱腔由原来的活泼、粗犷、豪放转为婉约柔细,姿势安逸。曲牌名称,原来的"七字仔"改称"四空","大调"改称"五空"、"贝思"。演唱中有时插入几小节南乐,称"曲爿"。农村仍保留原有风格,逐渐形成农村、城镇和原始的月琴三大流派。城镇的"亭"派有八乐吟、乐吟亭、集弦阁、盛音园、进德社;农村的"堂"派有庆丰堂、庆贤堂、东音堂、锦云堂、一德堂、攀和堂;"月琴"派有长泰、华安、平和以及盲艺人的走唱(乞食调)和云霄的"四管齐"。

明末清初,随闽南人民东渡,锦歌在台湾落户。目前仍在台湾流传的有"牛犁歌"、"病囝歌"、"天乌乌"。台湾歌仔戏的音乐是在锦歌基础上融合当地民间音乐而成。同时,锦歌也随移居者在南洋诸地流行。民国18年(1929年),漳州锦歌艺人陈丽水、林庭、赖耀山、王清吉、陈胶掠、朱亚、钟青、陈不得等应邀到南洋诸地演唱,以艺会友,并在新加坡兴登堡百代公司灌制唱片40多张。他们演唱的《陈三磨镜》、《审陈三》、《安童闹》、《无影歌》、《赌钱歌》、《大伯公歌》、《?兑獭返龋缑乙皇薄 

1950年,漳州市有锦歌社10多个,较著名的有龙眼营锦歌社、霞薰锦歌社、新桥锦歌社、东岳锦歌社和浦南锦歌社。1952年,龙溪县石码成立锦歌剧社,演出锦歌剧《孔雀东南飞》。1956年、1978年应中国唱片公司和香港东方唱片公司邀约,灌制唱片和录制卡式带发行国内外。60年代初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挖掘锦歌传统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记录锦歌曲本26个,曲调150多支。改革开放以后,创作许多新的剧目,如:《思亲》、《寻祖》、《水仙情》、《台湾阿婆看女排》、《乔先生回漳州》等,参加省和全国文艺调演,获得多项奖。1983年,锦歌新秀王素华曾赴新加坡演出。80年代,各地锦歌社团多次集会观摩,加强艺术交流,锦歌表演艺术不断提高。

艺术特色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

锦歌的唱腔风格大致要分为堂、亭两大流派。堂派主要流传在农村中,唱腔粗犷有力,曲调接受民间歌谣,擅长唱"杂念调",旋律灵活,变化多样,每句后面都有落尾。亭派流行在城市,唱腔比较幽雅、细致,咬字分明,采用南曲的曲调比较多,使用的乐器和指法比较近南曲。

锦歌的曲调丰富繁杂,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叫"杂念仔"、"杂咀仔",唱腔近于念诵,自由活泼;一类是"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调"或"丹田调",是锦歌独具风格的基本曲调;一类叫"花调"、"杂调";一类是"顺乐曲"。

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两人对答,三、四接着唱念,也有自唱乐队伴秦的。漳州市的围坐弹唱多,厦门有许多节目是站着演唱,并借助动作来表现。

锦歌使用的乐器有月琴、二弦、洞箫、南三弦、拍板等,也有以琵琶代替月琴,用品箫代表洞箫的,有的还加上唢呐。厦门地区演唱时,有用木鱼代替拍板的。

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八小节:《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桢》、《高文举与玉贞》。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曲目,如《长工歌》、《送郎参军》等。

传承意义

锦歌曲目,故事完整内容较长的称"大柱",摘唱某些段落为"小折",传统曲目有一二百个。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今人们对于锦歌的兴趣日益淡漠,锦歌艺术面临随时可能消亡的危机,需要设法加以保护。

漳州锦歌植根于民间大众之中,曲调优美流畅,唱词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1]锦歌是闽南最古老的民间曲艺之一,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把锦歌也带至台湾,并与当地民歌、调相结合,形成了"歌仔",因此专家认为,锦歌是歌仔戏的"老祖宗"。锦歌与台湾歌仔戏的密切关系,使锦歌艺术成为连接海峡两岸人民心灵的彩色纽带。锦歌是通过劳动人民(演唱艺人)根据各自所处的民族地域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积淀、群众的审美理想追求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而创造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