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锡城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中心,地处东经103°05′至103°11′,北纬23°17′至23°24′之间,海拔1500米—— 2500米。东界大屯镇、老厂镇,南连卡房镇、保和乡,西邻贾沙乡,北接乍甸镇。辖区总面积85.87平方千米。[1]

目录

乡镇概况

锡城镇属山区、半山区,地势呈阶梯状。气温最高30.3℃,最低-4℃,年均15-16℃,亚热带南温带气候显著。年均日照指数为1986.6小时,有效光时1673.3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60天。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区域内主要分布有普洒河、关牛河。2006年林地面积6.75万亩,森林覆盖率44.95%,森林植被属紫茎泽兰区,林种主要是杉树、华山松、灌木林,活立木总蓄积量20.248万立方米,退耕还林面积2802.5亩。全镇辖9个村委会,36个自然村,5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5459人(2017年),主要世居民族有汉、彝、哈尼3个民族。

历史沿革

1958年10月,锡都公社成立,辖3个管理区(即鄢棚、乍甸,老厂管理区),两个街道办事处;1960年锡都公社更名为中心区,辖乍甸、老厂两个公社及鄢棚、水塘寨、鹿马土基、新寨、新冠、乌谷哨、杨家田、跃进8个直属大队和人民路、五一路两个街道办事处;1961年,中心区原来所辖鄢棚等8个大队改为锡都国营农场。

1962年7月,锡都国营农场改为锡都公社。

1963年中心区更名宝华区,锡都公社划归宝华区,宝华区辖鄢棚、新冠、跃进、新寨、杨家田水塘寨、五一7个小公社和五一路、人民路两个街道办事处。

1970年3 月,宝华区改名为锡都人民公社,辖新冠、新寨、水塘寨、杨家田、五一、跃进、鄢棚、戈贾、芹菜塘9个大队和人民路、五一路两个街道办事处。

1980年7月,锡都公社的城镇部分划出成立宝华镇,这一区划相沿至1984年3月,宝华镇改为市政府城区办事处(辖永胜街等21个居委会),同时,锡都公社更名为锡城区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

1994年6月18日,撤销锡城办事处,成立个旧市锡城镇人民政府。辖戈贾、芹菜塘、水塘寨、鄢棚、跃进、新寨、五一、杨家田、新冠9个办事处,36个自然村。

2000年10月,村级体改革后,锡城镇人民政府下设鄢棚,跃进、五一、水塘、杨家田、戈贾、芹菜塘、新寨、新冠9个村民委员会,53个村民小组。

气候条件

锡城镇地处中半山区,属南温带气候,先热条件优越,区域内年平均气温15℃-16℃,最冷月平均气温10.1℃(极端最冷气温-4℃),最热月平均气温20.1℃。全年无霜期为310天,日照时数1968.6小时,日照百分率45% ,年平均降雨量133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8%,干燥度1.2,为湿润区。全年干湿度明显,雨热同季。[2]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锡城镇辖区内有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资源,水塘寨村委会小马拉格村主要分布有锡、铅、高岭土等;牛屎坡、牛坎荒主要分布有锡、铅、锰;长石矿主要分布有长石、高岭土;白沙坡、白马寨、新冠主要分布有沙;另外全镇普遍分布有石灰石。

动植物资源:

锡城镇森林植被呈垂直分布,主要分为两个类型:①暖温性阔叶林及针叶林类型,分布于海拔1500-1800米的山区,主要树种有壳斗科、樟科、蔷薇科、桦木科、云南松、油杉等;②温凉性阔叶林及针叶林类型,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区,主要树种有石栎、刺槐、小叶栎、银木荷、青皮树、响叶杨、滇杨、园柏、柳杉、水杉、杉木、云南松、华山松等。

农村经济

2006年,全镇实现农业总收入10237.93万元,比上年增长9.32%。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109144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5152元,比上年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426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地方财政支出1032.8万元,比上年增长3.9%。

文化教育

2006年,锡城镇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建有村委会文化室23个,业余宣传队27支,村小组文化活动室14个,卡拉OK厅30多个,共有歌舞厅、美容美发44家,电子游戏室7家,茶室5家。全年共组织举办了各种大小型以文艺联欢活动为主的演出70余场,观众达3.5万人次。建成农村“文化活动中心”32个,组建民间文艺演出队17支,组织农村文化活动70多起。电视覆盖率达100%,实现了村村通电视。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娱文化活动,组织了锡城镇第一届农村文艺汇演,组织百人烟盒队参加“锡山宝鼎吉祥柱”的揭幕仪式,提高了锡城的知名度。完成了小马拉格“村村通”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娱文化生活。

2006年,全镇有小学校17所,其中村级完小5所,在校学生1230人,教职工85人。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小学年巩固率、初中入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共投入教育经费310.6万元。全年共举办农科技业培训班21期,组织职业培训35人次,参加培训的人员达871人次,印发资料700余份,有74人获得绿色培训证书,1000人参加农业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并取得证书,参加新型农民培训200人,果树栽培管理指导面积达1500亩。[3]

基础设施

2006年,投资220万元的戈贾村级公路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了戈贾公路网的勘测和设计;启动了芹菜塘公路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投资51万元完成了新民寨、小马拉格、水箐村内道路建设;投资47万元,完成了白马寨通村公路建设和跃进五组入口道路建设;总投资136万元的小凹塘工业园区道路已投入使用。共投入资金20.9万元,完成了新民寨、花椒冲、田坝心、龙克、哨冲、白沙坡人畜饮水工程,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以完善各项公共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投资184万元,完成了仙人洞村整体异地搬迁工程;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杨家田、五一村委会办公室、活动室、卫生所“三所合一”工程建设,其中五一村委会被评为省级“三所合一”建设先进单位,完成了新冠村委会卫生所、活动室“二所合一”建设工程,完成了芹菜塘、戈贾、新寨、水塘寨村委会卫生所建设,进行了跃进村委会卫生所改造和修缮。投资20万元完成了水塘寨村委会办公室和农贸市场建设。

特色产业

锡城镇生产“中甘十一号”,1999年以前主要供给个旧市区市场,种植面积只有100余亩,2000年以后在锡城镇农业科技部门与水塘寨村委会领导到河口寻找到“中甘十一号”蔬菜出口越南订单,使水塘寨村委会的“中甘十一 号”蔬菜种植面积年年递增,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伍仟余亩。

“中甘十一号”是锡城镇的产业支柱之一,生产旺季在7-8月,是产品集中上市时期,如果遇到产品不能及时外运,市场价格就会急聚下降,如2006年4-6月份的价格是1.4元/公斤。而到7-8月份仅为0.2元/公斤。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因此做好保鲜工作是当务为急,也就是建一个相当规模的冷库非常必要。我镇至今尚无冷库。我们认为这是制约我镇蔬菜规模生产保鲜运输的“瓶颈”,无论从个旧市民的生活需要来讲,还是从产品外销来讲,投资建一个冷库非常必要,预计需占地7亩,投资180万元,建成504平方米,可冷藏100吨蔬菜。为我镇今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