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锅碗瓢盆交响曲(乔显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锅碗瓢盆交响曲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锅碗瓢盆交响曲》中国当代作家乔显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锅碗瓢盆交响曲

我在写了《犁耙耢耧交响曲》、《锄镰锨镢交响曲》之后,就想写一写《锅碗瓢盆交响曲》了。锅碗瓢盆,是每个家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必备的物件,是舌尖上的记忆, 是家和烟火的味道,盛满了诗和远方。锅碗瓢盘交响曲,是每个农家小院里每天奏出的美妙音乐,是平常日子里的乐声,伴奏着将生活嚼的有滋有味,把日子过的活色生香,也可叫“色、香、味”的日子;锅碗瓢盘交响曲,也演绎出了家家户户的幸福、温馨和快乐。

锅,《辞海》上解释为:“烹调用具,即镬子……”。过去,农村里的大铁锅大都是农村里的手艺人用生铁手工铸造,非常厚重,一般不容易坏,大都能用几十年,锅也成了传家宝。锅的种类很多,分几印,这是当年民间约定俗成的单位。印锅按锅的直径区分大小,也就是以锅的口径大小而定几印锅,再按家庭人口多少用锅大小来确定购买几印锅,那时大都六印、八印、十印的,个别家口大的还有用十二印的,一个锅的大小就能衡量出一个家庭的人口多少。定好了用几印锅,再按照几印锅来垒灶台,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垒锅灶的时候,还要考虑锅的高度,这直接影响着灶膛烧火的顺畅,太高了废柴,太低了挡火,这是垒锅灶的高低尺寸,这是围着锅转的一连串事。

锅,底朝天。这是看天吃饭,这个时候的锅,虔诚地向上张开了大口,接受着赐予雨露滋润丰收的庄稼,养活着这一家人。老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收成多了,就吃饱饭;收成好了,就吃好饭。遇到灾荒年,真是吃不上饭,吃不饱饭,吃不好饭,真的就“揭不开锅了”,锅那朝天的大眼就是最好的见证,下了锅的、下不了锅的和揭不开锅的一切都瞒不过大铁锅的眼睛,真像望远镜的“天眼”,不,应该说天眼像大锅,先有大锅,后有天眼。

锅,结情缘。锅凝聚起了一大家子人,一口锅里盛日月,都在“一个锅里摸勺子”,感觉出了亲情滋味,是锅让他们围坐在了一起,是锅的味道让一家人品咂、咀嚼着慢慢过平常日子。人一旦分开了家,不在“一个锅里摸勺子”了,就不是一个家、一个锅的味道里,那种亲情滋味就渐渐淡了。锅在检验着人们的亲情滋味

锅,坐的正。锅在过去的房屋建构中,可真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坐的正,行的通。它也在见证着这一家人的为人处世。过去在农村偶尔听说:“XXX家被人给砸锅了”“这日子还怎么过?”砸锅是有原因的,不惹急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能给人砸锅的,这锅决定着一家子人的饭碗,昭示着这一家人居家过日子的顺利。没有了锅,日子真没法过。锅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也感到了无奈,它最终看清了这家人的本质。

碗,《辞海》解释为:“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如:饭碗;茶碗。”其实,更通俗一点说,碗是人们居家过日子必需的一种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还不可考,不过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泥质陶制的碗,后发展为瓷质的碗。碗多为圆形,高度大都5-7公分,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座。碗,分为大号、中号、小号。过去大都用中号碗或大号碗,图的是吃饱饭;现在大都用小号碗,那是吃出文明之风气。

碗,是平常日子里最方便的饮食工具,有了碗,才能吃饭,这是其它饮食工具所不可代替的,成了吃饭象征性的标志物。给客人面前摆上了碗那是一礼,先摆上碗,那是一种尊重,后摆上那是对客人不尊,忘摆上那是失礼。所以说,一个平常碗不可小觑,它既是吃饭的碗,更是地位和尊严。记得听说婚宴上有人大意了,给客人忘摆了碗,客人扭头就走,叫也不回。碗,看起来很重要。

碗,盛着的是父母的艰辛,盛着的是五谷杂粮。如其说盛着的是看起来是一碗面,一碗米,一碗汤,倒不如说盛着的是一碗人间烟火,盛着的是一碗平常日子。一碗水饺、一碗面,让我们吃出寻常生活的多滋味,人生这碗面,让我们吃出了多味的人生。空碗朝天,乍一看没有什么,也不是说碗里空空如也,碗里盛着的是饥饿的记忆,盛着的是物质匮乏年代的悲悯和辛酸。空碗朝天,那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那是空碗向天乞饭。过去,经历了艰难日子的大人们总爱以碗来说事,见孩子们碗底剩下了米粒,总会说:“碗底有三匹马”,就会引导着孩子们把碗吃干净、喝干净。时间长了,每当吃到碗底时,孩子们自然就会想起那“三匹马”,也就会自然吃干净了。碗,让我想起了青岛作家张金凤写的《空碗朝天》,她写出的是人生的哲理和境界。

碗,盛着邻里间的情谊。过去那家做了好吃的,都盛满了碗,打发孩子送了东邻居,送西邻居,邻居们也左右端详着别给空着碗,放上点东西压着碗,邻居间就是这般来回捣鼓劲,碗就充当了邻居间的友好使者,传递着真情和友谊。

[1]

作者简介

乔显德,1997年生,广西桂林阳朔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