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铜溪镇地处重庆市合川区西郊,距主城区17公里;东南面与南办处接壤,北与渭沱镇、合办处隔江相望,西与铜梁县的安居镇、白羊镇、水口镇毗邻。境内省道(204线)临祈公路上接国道319线通往四川省遂宁、成都等地,下连国道212线的交通要道穿境而过,遂渝铁路和武合高速公路横贯东北,涪江及小安溪在辖区内有水运航道28.5公里,装机容量3万千瓦的渭沱水力发电厂建在境内,境内村级公路通车里程90.6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社社通公路,水陆交通发达。[1]
概况
铜溪镇位于合川区西南部,涪江南岸。面积83.59平方千米(2017年) 。辖铜溪社区,圣灯、石盘、锣山、燃灯、漕坝、纱帽、铁门、龙游、檀木、鞍子、岭岗、板桥、袁桥、弯桥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铜溪。祈(佛寺)临(渡)、临(渡)金(沙)公路过境,与涪江、临渡河航道相交。
沿革
以场临涪江右岸,附近有童家、杨寿两溪汇流入涪江,因名同溪。原名铜期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设镇,元代改铜期为铜溪。民国30年(1941年)7月改铜溪镇设铜溪乡。1953年2月,铜溪乡划分为铜合乡、铜兴乡和铜溪镇。1956年3月,铜合、铜兴乡合并成立铜溪乡。1958年9月,铜溪镇并入铜溪乡成立铜溪公社。1984年,改称铜溪乡,1985年撤乡设镇。1997年,面积51.7平方千米,人口2.9万,辖燃灯、圣灯、石盘、延坡、锣山、斗丘、鞍子、红岩、两河、弯桥、平安、漕坝、乔角、童家、角坪、七星、河心、二河18个行政村和铜溪1个居委会。
2001年,将原九岭乡所辖9个村委会、面积22.25平方千米,107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9人)和原皂角镇所辖8个村委会、面积20.25平方千米,116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7人),划归铜溪镇管辖。将铜溪镇所辖的乔角、童家2个村委会、面积4.24平方千米,划归渭沱镇管辖。将角坪、七星2个村委会、面积4.58平方千米,划归油桥镇管辖。区划调整后,铜溪镇辖3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面积85.36平方千米,总人口464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66人,镇政府驻铜溪。
皂角镇位于合川市西南部,北临涪江,东濒临渡河。 [沿革]1926年设皂角镇,1939年并皂角、金沙两镇建金皂镇,1941年改皂角乡,1956年皂角乡并入临渡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析置皂角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金沙乡并入,1992年九岭乡并入建镇。1993年原九岭乡析出。1997年,面积20.3平方千米,人口1.2万石,辖铁门、碑岩、林家、猴溪、纱帽、龙游、檀木、岗嘴8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并入铜溪镇。
九岭乡位于合川市西南部。地属丘陵。 [沿革]1953年析皂角、张家、板桥三乡部分地域置九岭乡,1956年板桥乡划入,1958年改九岭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皂角乡,1993年复九岭乡。1997年,面积22.3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袁桥、花门、龙沟、长沟、小佛、岭岗、方井、板桥、虎峰9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并入铜溪镇。[2]
乡镇概况
全镇幅员面积83.59平方千米(2017年),辖14个村、1个居委会、91个农业合作社、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4652人(2017年) ,耕地面积32013亩 。
辖区内有中学1所,在校中学生1027人,在职中学教师86人;有小学6所(其中:中心完小1所,镇属完小5所),在校小学生2056人,在职小学教师125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辖区内医疗、文化设施健全,有中心卫生院1所,有绿化广场1个,各村有规范化的活动室和达标的卫生室,全镇有线电视用户6446户,电话用户6000余户,电话普及率达30%。
建制历史悠久。铜溪镇原名铜期场,北宋乾德三年(965)设镇,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元代改铜期为铜溪。民国30年(1941年)7月改称铜溪乡,1958年9月改称铜溪公社,1985年2月改称铜溪镇。2001年6月将原皂角镇、九岭乡整体并入铜溪镇。
区位优势
境内省道(204线)临祈公路上接国道319线通往四川省遂宁、成都等地,下连国道212线的交通要道穿境而过,遂渝铁路和武合高速公路横贯东北,涪江及小安溪在辖区内有水运航道28.5公里,装机容量3万千瓦的渭沱水力发电厂建在境内,境内村级公路通车里程90.6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社社通公路,水陆交通发达。
自然资源
水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涪江、小安溪环抱,总长28.5公里,有小二型水库9座,塘堰331口,电灌站21处,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基本能够满足全镇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的需要。农业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料等,蚕桑、粉葛生产发达,并且特产使君子、棕片。镇属工业主要是加工工业,有粮油加工、酿造、屠宰、丝织、葛根面、家具、铸造、蚕种场等。境内气候温和,地貌浅丘,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是该区重要的蔬菜和特色产品基地。
该镇立足地理环境优越,但又属农业大镇,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建设和谐铜溪为目标,确立了"巩固农业、壮大工业、靓丽场镇、活跃商贸、提升教育、完善保障、安全稳定"的发展思路,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3]
经济发展
在合川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铜溪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截止2006年底,全镇实现GDP15236万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25万元,年均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57万元,年均增长2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6元,年均增长12.5%;乡镇企业增加值2691万元,年均增长15.2%;农业总产值7402万元,年均增长6%;工业总产值7880万元,年均增长10.5%。
工业经济
全镇有工业企业11家,企业从业人员达548人。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以金山丝绸厂和伟达丝绸有限公司为支柱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丝绸业发展模式;形成以涪宇机械加工厂为重点,临祈路为依托的铸造产业带发展雏形;形成以继云绿色食品厂为龙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食品业发展基础。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880万元,年均增长10.5%,企业增加值2691万元,年均增长15.2%。企业发展状况良好,特别是涪宇机械加工厂,2006年全年实现总产值2120万元,上交税金62万元。2007年,争取把涪宇机械加工厂培植成为合川优势企业,吸收本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0人以上。有几家企业正与该镇积极联系,协商落户事宜,该镇将抓住这一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2011年,争取新办企业5家,使全镇企业总数达到1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一番,达到1.5亿元。[4]
经济建设
围绕"生态观光、休闲垂钓、娱乐农家"的工作思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008年,平安山莲藕种植和锤钓观光业已初具规模;鞍子盆景生态园正在建设中,3-5年后,盆景将达到10万盆,成为全国最大的盆景基地,并对外开放;马子塘休闲垂钓农家乐也已启动建设,不久后将竣工营业。
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发展美蛙、特种兔、名优特水产等养殖业,培植蚕桑、无公害蔬菜等种植业。2008年,全镇有江河网箱养殖专业户14户,养殖面积达840余平方米;有规范化的养鸡场四个,养鸭场一个;平安山莲藕、蔬菜、养渔、观光农业种养基地示范片发展达到800亩;漕坝村和檀木村的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5000亩。
全镇有工业企业11家,企业从业人员达548人。到2008年为止,已初步形成以金山丝绸厂和伟达丝绸有限公司为支柱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丝绸业发展模式;形成以涪宇机械加工厂为重点,临祈路为依托的铸造产业带发展雏形;形成以继云绿色食品厂为龙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食品业发展基础。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880万元,年均增长10.5%,企业增加值2691万元,年均增长15.2%。企业发展状况良好,特别是涪宇机械加工厂,2006年全年实现总产值2120万元,上交税金62万元。2007年,争取把涪宇机械加工厂培植成为合川优势企业,吸收本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0人以上。2008年,有几家企业正与铜溪镇积极联系,协商落户事宜,铜溪镇将抓住这一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2011年,争取新办企业5家,使全镇企业总数达到1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一番,达到1.5亿元。[5]
农业特色
围绕"生态观光、休闲垂钓、娱乐农家"的工作思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平安山莲藕种植和锤钓观光业已初具规模;鞍子盆景生态园正在建设中,3-5年后,盆景将达到10万盆,成为全国最大的盆景基地,并对外开放;马子塘休闲垂钓农家乐也已启动建设,不久后将竣工营业。
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发展美蛙、特种兔、名优特水产等养殖业,培植蚕桑、无公害蔬菜等种植业。全镇有江河网箱养殖专业户14户,养殖面积达840余平方米;有规范化的养鸡场四个,养鸭场一个;平安山莲藕、蔬菜、养渔、观光农业种养基地示范片发展达到800亩;
城镇发展
铜溪镇原名铜期场,位于合川区西南隅,它犹如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涪江岸边。铜期北宋乾德三年(965年)设镇,元代改铜期为铜溪。民国30年(1941年)7月该铜溪镇设铜溪乡。1953年2月,铜溪乡划分为铜合乡、铜兴乡和铜溪镇,1956年3月铜合、铜兴乡合并成立铜溪乡。1958年9月,铜溪镇并入铜溪乡成立铜溪公社。1984年1月,铜溪公社改称铜溪乡,1985年2月撤铜溪乡设铜溪镇。2001年6月原九岭乡、皂角镇整体并入铜溪镇。现铜溪镇是原铜溪区公所驻地,现已成为铜溪片区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铜溪镇东南与本市的南办处、合办处及张桥镇接壤,北与渭沱镇、油桥镇隔江相望,西与铜梁县的安居镇、白羊镇、水口镇毗邻。行政区划设19个村,1个居委会,164个农业合作社,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3624人,耕地面积41442亩。镇政府驻地距市区17公里,出界3公里就到渝合高速公路入口;省道临祈公路上接国道319线通往四川省遂宁、成都等地,下连国道212线的交通要道穿境而过;涪江及小安溪在辖区内有28.5公里水路运程,装机容量3万千瓦的渭沱水力发电厂建在境内;遂渝快速铁路和渝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公路、铁路、水运三管齐下,水陆交通方便;信息快捷(宽带信息网已经开通,有线电视用户3000余户),通讯畅通(建有移动、联通通讯站,3000余门数字程控电话);就医、就学环境优美(辖区内有中心医院1家,门诊5个;有环境优雅、依山傍水、靓丽芳香、独具特色的中学1所,有树茂花繁、堪称一流的示范完小6所、联村完小5所),区域地貌为浅丘,质地肥沃,适种性广,是闻名遐迩的使君子、白山羊之镇。镇属工业主要是加工工业,有粮油加工、酿造、屠宰、丝织、葛根、家具、铸造、蚕种场等。
铜溪镇,合川版图中的一颗璀璨的珍珠,它哺育着43000多勤劳、淳朴、聪颖、善良、奋发向上的铜溪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能工巧匠、英雄名流,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在一片希望的田野上实践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不平凡壮举,给铜溪创造并留下了光辉的业绩。铜溪人民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挥洒豪情、创造辉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城镇建设,各行各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跃升,一个欣欣向荣而又昭示无限前景的崭新铜溪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至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23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实现388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6万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达215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实现375万元。[6]
历史古迹
马朝沟,原名猴儿岭,山峻猴盛,终日啼啸,为合州铜期场(今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至巴川(今重庆市铜梁县)古道。 公元1188年春,宋孝宗三子赵惇视察民情,由合州府录事参军褚归良陪同从合州前往巴川安居,路过猴儿岭,牵引赵惇舆车的四匹白马因道旁水澈草肥,裹足不前。赵惇下舆后,见此地染碧叠翠,花灿若霞,逐令驻山而歇,时山间有一尊乡民祈福之泥佛,赵惇诚拜,并赐红锻挂之。 次年,赵惇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孝宗禅让登帝位,史称宋光宗,自诩"双重喜庆",故将恭州赐名为重庆。合州知州田衡奉光宗昭,将猴儿岭更名为马朝沟,并在光宗憩处大修灵恩寺,原泥佛重塑渡金,佛教建筑依岩而建,长达一公里,历经五百余年,规模为合州府诸寺之首,因存龙气,祈福每佑,香火鼎盛,惜为明末张献忠残兵所焚毁,旧貌难复,马朝沟至观音崖(今铜溪吊观音)一带犹有遗址。
后有五绝,录于清末合川野游文人余鹤亭之《草堂杂记》,传为光宗当日感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