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5月4日 (一) 06:40 由 123456王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金属撞击乐器。用在军中,作用是给出停止击鼓的指令。《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铙止鼓”。铙…”)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金屬撞擊樂器。用在軍中,作用是給出停止擊鼓的指令。《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鐃的形狀類似於鈴,但體型較大,口呈弧形。體闊大於體高,直立倒置,下有執柄,持槌敲擊發聲。

按《說文解字》,鐃其實是一種小鉦,[1]行於殷商,為早期樂器。殷墟婦好墓出土五件成一組合,是為燕饗祭祀之用禮器。

文獻記載

商周的鐃不單用於軍旅,且可用於祭祀和宴樂。 殷墟婦好墓出土有五柄成組合的鐃,這是至今發現鐃組合的最高數字,是為宮廷使用的樂器。《宋史·儀衛志》和《遼史·樂志》載,北宋和遼時,鐃曾用於皇帝儀仗中的鼓吹樂里。當時佛教所用銅鈸稱為鐃,宋代 馬端臨《 文獻通考》載:「 銅鐃,浮屠氏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謂之鐃,其名雖與 四金之鐃同,其實異」。(宋代《 樂書》所載「銅鐃」條同此)。浮屠, 梵文佛陀之譯名。這種鐃不是《 周禮》所載 金鐃或西周以來植鳴的大型銅鐃或 編鐃。明、清兩代,鐃已用於地方戲曲伴奏,清人 李斗《 揚州畫舫錄》載,崑曲伴奏曾用大鐃。

形制變化

鐃的形制變化不大,約有以下幾種:

闊腔式,腔闊大於腔高,柄粗。

甚闊腔式,腔闊大於腔高甚多,柄末

端有一道加厚的箍。

微闊腔式,腔闊和腔高接近,或腔闊稍大。

演奏方法

演奏時,雙手各執一面互擊,有平擊、側擊、悶擊等手法。用於 蘇南吹打等民間器樂合奏, 崑曲、 粵劇等地方戲曲和舞獅、舞龍等民間歌舞伴奏。

活動用途

鐃常用於佛教道教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在舞獅、舞龍、各少數民族歌舞、 藏戲、 壯劇、 粵劇、 河北梆子等 戲曲伴奏和各少數民族器樂合奏中,都是離不開的樂器。

樂器發展

鐃的構造與鈸相像,為一缽形金屬體,用響銅製成,中部隆起部分似帽,帽根向內凹進 ,鐃面較薄並呈弧形,邊部翹起,帽是鐃的固定點,帽頂中心鑽孔系以綢布,以便用手持握,兩面為一副(圖56),相擊而發音。鐃與鈸的區別是:鐃面薄而翹,帽小而頂平,帽徑約當 全徑的1/5~1/4;鈸面厚而平,碗大而頂圓,碗徑約當全徑的1/2。故民間將碗大的稱鈸,帽小的稱鐃,大小相同的鐃與鈸,鐃音低於鈸而餘音較長。鐃有大鐃和中鐃之分,規格較多,各地大小不一。鐃的製作與鈸相同,要經過配料熔煉、鍛打成型和冷砸 剪邊,最後在帽項 鑽孔系以綢布完成。鐃的 音色、音量和傳遠度,取決於響銅成分、面積、厚薄、邊沿部分的弧度和帽的大小。鑑別鐃的優劣,以鐃面光潔、弧度適度、 圓度準確、邊緣厚度一致為佳,中間的帽形大小和兩面的音高也要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