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铁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铁饼起源于公元前12~前8世纪古希腊人投掷石片的活动,英文discus。[1]公元前708年第18届三代奥运会列为五项全能项目之一。铁饼最初为盘形石块,后逐渐采用铜、铁等金属制作。现代奥运会史上,曾有过双手掷铁饼的比赛项目(左手+右手)。掷铁饼技术经历过原地投、侧向原地投、侧向旋转投、背向旋转投几个发展过程。铁饼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作如橡胶,男子铁饼重2公斤,直径22厘米;女子铁饼重1公斤,直径18.1厘米,中心用水填满。比赛时,运动员应该在直径2.50米的圈内将饼掷出,铁饼必须落在34.92度的角度线内方为有效。

起源发展

铁饼起源于公元前12~前8世纪古希腊人投掷石片的活动,英文discus。公元前708年第18届三代奥运会列为五项全能项目之一。铁饼最初为盘形石块,后逐渐采用铜、铁等金属制作。现代奥运会史上,曾有过双手掷铁饼的比赛项目(左手+右手)。掷铁饼技术经历过原地投、侧向原地投、侧向旋转投、背向旋转投几个发展过程。铁饼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作如橡胶,男子铁饼重2公斤,直径22厘米;女子铁饼重1.0公斤,直径18.1厘米,中心用水填满。比赛时,运动员应该在直径2.50米的圈内将饼掷出,铁饼必须落在40度的角度线内方为有效。2002年<田径竞赛规则>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铅球、链球、铁饼项目落地区标志线的内沿延长线的夹角,由原来的40°改为34.92°。男、女铁饼分别于1896年和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铁饼运动是在投掷圈内通过旋转,用单手将铁饼掷出,比赛投掷距离的比赛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776--前393年的古希腊五项运动中,就有投掷铁饼比赛.希腊雕刻家米隆于公元前5世纪创作的"掷铁饼者"雕像,成为铁饼运动早期发展的历史见证。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男子铁饼即被列为比赛项目;1897年首次出现了旋转掷法;1912年国际田联统一了铁饼的重量和规格;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上,女子铁饼也被列为比赛项目。现代铁饼运动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中国选手在世界大赛上屡创佳绩,但仍与欧美等强国有一定差距。

掷铁饼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已被列为比赛项目。当时的饼是用石头和青铜制作的,在石头台座上正面站立进行投掷。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器械、场地、规则等方面的改变以及科学的不断发展,投掷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由过去的正面站立、侧向站立和换步旋转投掷等方式,发展成为背向旋转投掷的技术,后又出现了宽站立、低姿势、背向大幅度旋转投掷的技术。

世界上第一个男子掷铁饼的正式成绩是一八九六年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创造的,成绩是29.13米(铁饼重量不详)。以后,年年都有提高,世界男子掷铁饼纪录已提高到74.08米。

女子掷铁饼在一九二八年第九届奥运会上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的成绩是39.62米。一九五二年有人用新的背向旋转投掷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以57.04米的成绩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引起了世界各国掷铁饼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重视。事物在不断发展,运动成绩在不断提高,一九八零年女子掷铁饼的世界纪录已提高到71.50米。

场所器具

铁饼比赛的投掷区的为直径2.50米的圆形区域,四周设有“U”型的护笼。铁饼为圆盘形,中间厚,四周薄,多以金属和木料制成;男子铁饼重约2.005~2.025公斤,直径21.8~22.1厘米;女子铁饼重约1.005~1.025公斤,直径18~18.2厘米。

比赛规则

铁饼比赛中,运动员应以单手投掷;进人投掷区开始投掷后,选手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触及区外的地面、护笼和抵趾板的上面;投掷动作完成后,必须从投掷区半圆延长线的后面走出;每次试投的时间限制为1分钟;掷出的铁饼必须落在34.92度的扇形投掷区内方为有效。

技术要领

正式比赛中铁饼的重量男子为两公斤,女子为一公斤。内圈直径为25毫米,有效区角度为34.92度。 掷铁饼的技术动作分为握法、预备姿势和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四个技术环节。

握法

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和手掌平靠铁饼,其余四指的最末指节扣住铁饼边沿,铁饼的重心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手腕微屈,铁饼的上沿靠在前臂上,持饼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预备

预备姿势:
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约一肩半,站于圈内靠后沿处的投掷中线两侧。两脚平行开立或左脚稍后,持饼臂自然下垂于体侧,眼平视正前方。

预摆:
预摆是为了获得预先速度,为旋转创造有利条件。常见的预摆有两种。

左上右后摆饼法:开始时,持饼臂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当铁饼摆到体后时,体重靠近右腿,接着以躯干带动持饼臂向左上方摆起,当铁饼摆到左上方时,左手在下托饼,体重靠近左腿,上体稍左转。回摆时,躯干带动持饼臂将铁饼摆到身体右后方,身体向右扭紧,体重处于右腿上,上体稍前倾,左臂自然微屈于胸前,眼平视,头随上体的转动而转动。

身体前后摆饼法:开始时,持饼臂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当铁饼摆向体前左方时,手掌逐渐向上翻转,右肩稍前倾,体重靠近左腿。铁饼回摆到体后时,手掌逐渐翻转向下,体重由左向右移动,上体向右后方充分转动,使身体扭转拉紧。这种方法动作放松,幅度大。大多数优秀选手都采用这种预摆方式。

旋转
预摆结束后,弯屈的右腿蹬地,上体向左转动,同时左膝外展,体重由右脚向边屈边转的左腿移动。接着两腿积极转动,并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向投掷方向转动,身体向投掷方向倾斜,投掷臂在身后放松牵引铁饼。当左膝、左肩和头即将转向投掷方向时,右膝自然弯曲,以大腿发力带动整个腿绕左腿向投掷方向转扣(右脚离地不能过高),这时左髋低于右髋,身体成左侧单腿支撑旋转(图1之9),接着以左脚蹬地的力量推动身体向投掷圈的中心移动,右腿、右髋继续转扣。当左脚蹬离地面,右腿带动右髋快速内转下压,左腿屈膝迅速向右腿靠拢,左肩内扣,上体收腹稍前倾(图1之10—12)。接着,左脚积极后摆,以脚掌的内侧着地,落在投掷圈中线左侧,圆圈前沿稍后的地方,身体处于最大限度的扭转拉紧状态,铁饼远远留在右后方,左臂自然微屈于胸前(图1之14),为最后用力做好准备。

最后
当左脚着地时,右脚继续蹬转,使右髋积极向投掷方向转动和前送。接着,头向投掷方向转动,左臂微屈于胸前,胸部开始向前挺出,体重逐渐移向左腿。当体重移向左腿时,右腿继续蹬伸用力,以爆发式的快速用力向前挺胸挥饼。与此同时,左腿迅速用力蹬伸,左肩制动,成左侧支撑,使身体右侧迅速向前转动,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铁饼上,当铁饼挥至右肩同高并稍前时,用小指到食指依次用力拨饼出手,使铁饼顺时针方向转动向前飞行。

铁饼出手后,应及时交换两腿,身体顺惯性左转,同时降低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2]

赛事机构

奥运会铁饼项目、世界杯田径赛铁饼项目、世界田径锦标赛铁饼项目、国际投掷赛铁饼项目。 世界铁饼运动由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IAAF)负责管理。国际田联1912年成立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现有会员国210个,总部设在英国伦敦。联合会的宗旨是:开展世界田径运动;在所有会员之间建立友好关系;采取必要措施反对种族、政治和宗教信仰歧视,为不同种族、不同政治态度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消除障碍;制定国际比赛的章程和规则,保证会员之间的比赛按田联制定的章程和规则进行;与新的国家田协联系,解决在田径运动中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与奥运会组委会合作举办田径比赛;制定世界纪录登记规章。中国于1928年加入该组织,后由于政治原因于1958年退出,1978年国际田联恢复了中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地位。

中国发展

现代铁饼运动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1914年,男子铁饼首先成为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1933年,女子铁饼也被列入。新中国成立后,铁饼运动,尤其是女子掷铁饼运动有了很大发展,中国选手在国际大赛上屡创佳绩。中国的铁饼运动水平略有滑坡,与欧美等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奥运传奇

铁饼比赛是奥运会最古老的项目和优势,也是古代奥运会的标志性运动。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来自美国的田径运动员罗伯特·加勒特,获得掷铁饼和投铅球两项冠军。他是现代奥运会第一个铁饼冠军的获得者。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然而,还有更奇怪的事情,加勒特在参加奥运会之前根本不知道铁饼是个什么样的。然而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铁饼的人竟然获得了掷铁饼冠军,的确让人不可思议。

加勒特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和田径队队长,在第1届奥运会之前,他只见过古希腊雕塑家米隆所作的《掷铁饼者》雕塑的照片。当他得知第1届奥运会将在雅典举行,并且设有铁饼比赛项目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四处打听哪里有铁饼和如何掷铁饼的方法,结果这一切都是徒劳。他只得请人按《掷铁饼者》雕塑里铁饼的模样仿造了一个铁饼,并模拟塑像的姿势进行训练。可是当发现仿造的铁饼非常笨重且难以投掷时,他放弃了参加铁饼比赛的念头。

第1届奥运会开始以后,加勒特作为美国代表团的一员,准备参加铅球项目的比赛。铅球比赛的前一天是掷铁饼比赛,这天一名希腊选手帕拉斯瓦普罗斯把铁饼掷到了29米的地方,全场观众庆贺胜券在握。可是,在场观战的罗伯特·加勒特也跃跃欲试,当场报名参战,因规则允许,这位从未见过标准铁饼是什么样的美国人上场了他模仿希腊人的投掷动作,投了2次,找到了感觉。第3次试投时,他右臂后伸,然后用力一挥,铁饼飞到了29.15米以外,比希腊选手的最佳成绩远了15厘米,硬是从希腊人手中抢走了冠军,场上观众、裁判对他的惊人表现目瞪口呆。而观众却为这位初学乍练的美国选手欢呼鼓掌。之后,加勒特还在铅球比赛中夺得冠军,并在跳远和跳高项目上获得亚军,成为首届奥运会获奖牌最多的田径选手。

后来,加勒特在1900年的第2届奥运会上获得了投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远的铜牌。然而最让人们难忘的仍是他在首届奥运会铁饼比赛中的最后一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