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嘴沙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鐵嘴沙鴴 |
中文學名: 鐵嘴沙鴴 |
鐵嘴沙鴴[1](學名:Charadrius leschenaultii)屬中小型涉禽。體長23厘米,羽毛的顏色為灰、褐及白色。嘴短。常隨季節和年齡而變化。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
棲息于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分布於土耳其至中東、中亞至蒙古。
特徵
成鳥(冬羽):前頭和眉斑白色;頭頂和後頭灰褐色,羽軸黑褐色,邊緣淺灰。上體餘部灰褐色,羽干黑褐色,羽緣淺灰。尾上覆羽灰色較淺,羽緣白色;尾羽暗褐末端白色,外側尾羽全白。飛羽黑褐色,羽干白色,內側初級飛羽外翈多少有些白斑。三級飛羽同上體;大覆羽黑褐色,邊緣白色。眼先、眼下、耳羽和上胸兩側灰褐色;下體餘部白色。
雄性成鳥(夏羽):眼先和前頭上方黑色,黑色向後延伸至頭側。胸帶棕栗色,頭上、頭後和頸側略沾染棕色。
雌性成鳥(夏羽):頭部缺少黑色;胸部的棕栗色也淡些,胸帶有時不完整(中部斷開)。
亞成鳥:如同成鳥的冬羽。但上體與翼面覆羽灰褐色,具黃色的羽緣。眉斑淡黃色。胸斑狹窄或斷開,泛黃色。
虹膜暗褐;嘴黑色。腿和腳灰色,或常帶有肉色或淡綠色[2]。
習性
鐵嘴沙鴴在新疆南部是旅鳥,在海南為冬候鳥,喜沿海泥灘及沙灘,與其他涉禽尤其是蒙古沙鴴混群。常成2~3隻的小群活動,偶爾也集成大群。多喜歡在水邊沙灘或泥濘地上邊跑邊覓食,特別喜歡海岸沙灘,有時也出現在荒漠和鹽鹼草原地區以及山腳岩石平原一帶。喜歡在地上奔跑,且奔跑迅速,常常跑跑停停,行動極為謹慎小心。
以軟體動物、小蝦、昆蟲、淡水螺類、雜草等為食。
生境
棲息于海濱、河口、內陸湖畔、江岸、灘地、水田、沼澤及其附近的荒漠草地、礫石戈壁和鹽鹼灘。
繁殖
繁殖期4-7月。營巢於植被稀少的沙地或沙石地上,通常是離水源比較近的低洼地。巢甚簡單,主要在沙地上扒一凹坑,四周墊以貝殼、小卵石或鹽鹼土,內墊少許細草莖和乾苔蘚。每巢產卵3-4枚,常為3枚。卵赭土色或橄欖褐色,密布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5.2-40.3毫米×26.5-29.3毫米。雙親共同孵育。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分布土耳其至中東、中亞至蒙古;越冬在非洲沿海、印度、東南亞、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
中國分布:繁殖於新疆西部天山及喀什地區及內蒙古境內黃河拐彎處以北;遷徙經中國全境,少量鳥在台灣、廣東及香港沿海越冬[3]。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1 | 鐵嘴沙鴴西亞亞種 |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columbinus | Wagler, 1829 |
2 | 鐵嘴沙鴴中亞亞種 |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crassirostris | Severtzov, 1873 |
3 | 鐵嘴沙鴴指名亞種 |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leschenaultii | Lesson, 1826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4]。
視頻
鐵嘴沙鴴-一隻和尚蟹離開這世間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