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钱理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钱理群
出生 1939年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职业 教授


钱理群[1],1939年1月30日生于重庆,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三任主编(与吴福辉共同担当)。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周作人论》《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1948:天地玄黄》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

钱理群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人物经历

1939年出生于重庆。

1948年,在《中央日报》的《儿童周刊》发表"处女作"《假若我有一双翅膀》。

1950年,考入南京师大附中,此后六年皆在此学习。

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

1960年,离开北京,前往贵州,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安顺地区师范学校任教。

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2年从北大退休,转教中学,并持续关注中学与农村教育。同时转向现代民间思想史的研究,关心地方文化研究与青年志愿者运动。

2012年9月9日,在一位中学教师的追思会上,钱理群发出"告别教育"宣言,表示今后将在"教育之外"关心教育。

家庭背景

钱理群曾经被北大学生评为"最受欢迎10大教师",他出身书香门第。其外祖父项兰生,一生经历很丰富,从晚清到辛亥革命,到1959年去世。作为维新派人士,其外祖父最早在杭州办白话报,开办安定学堂;然后又担任浙路公司公务科长。办学堂、办报纸、修公路,这都是开时代风气之先的,以后他做了大清银行的秘书官。

钱的父亲天鹤先生是安定学堂第五届毕业生,他外祖父就把长女嫁给自己的得意门生。钱母从小受西式教育,请英语老师教英文。钱父后来大概是1906年或1908年去美国留学。先考取了清华学堂预科,然后从清华毕业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农科。胡适也在那里学农科,钱父成为胡适的同学。

钱先生称,其家庭出身决定了其的研究的基本立场:"因为我的家庭成员中,既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而且我的感觉中,他们都是好人,甚至我敢说他们都是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历史就是这样,在20年代初中期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站到国民党那边,三四十年代最优秀的到共产党这边来。我父亲为了救国,加入国民党,我哥哥姐姐为了争取民主自由加入共产党。我要写出历史的复杂性。"

人物事件

入住养老社区

2015年7月,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教授夫妇要去养老院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据了解钱理群将自己的房子卖掉,并在今年6月入住养老社区,其每一个月的住房费达2万元。

钱理群教授夫妇没有子女,养儿防老观念对他们不适用。夫妇二人进养老院养老,这其实浸透着的是中国式养老的困境。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养老才能够获得新生。这似乎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昨天,在社区"重阳敬老"活动上,钱理群首度回应入住养老院一事,称自己适合养老院生活,有大量时间可用来写作,而且不用再操心做饭等日常琐事。

钱理群表示,他在2014年就有了住养老院的想法,他跟老伴也慎重考虑过,两人卖掉原来的房子,入住现在的养老社区。房间100多平方米,每月住宿费大约要2万元。

钱理群认为,住进养老院也是希望能借此避开很多琐事,可以专心进行写作。他说,以前他不怎么锻炼,搬到养老社区后开始锻炼了。现在只用做3件事儿就行了,第一是休养身体,第二是写作,第三是跟朋友聊天。

视频

钱理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