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蔡厝古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蔡厝古道为金门太武山登山路线之一,起点位于“蔡厝一条街”底端,途经元履湖与元碑,最终衔接太武山步道,抵达位于山顶旁的“毋忘在莒”石碑。
此路历史悠久,是从蔡厝走到山外的捷径,有一说是早年先民会肩挑盐巴与豆腐,经此道至太武山另一头进行买卖,因此又有“盐道”与“豆腐古道”之称,可说是与常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条历史古径。以天然岩铺设而成的蔡厝古道,在上坡路段拥有颇多阶级,当地人将之称为“百二阶”。
步道上的元碑是非常重要的历史遗迹,是金门曾经存在盐场的有力证据。元朝时期,盐是由官府设局贩卖,金门设有浯洲盐场,编有司令等管理职员,并雇用民丁钞煎盐;官方兴建仓储囤盐,分召商运且按岁收盐税。元碑的完整称呼为“元浯洲场筑寨砌路碑”,是为了纪念忠翊校尉浯洲场盐司令陈元泽募款建筑山寨和石路,以防范贼寇滋扰,提升商旅通行之保障。
如今走在蔡厝古道上,已经难以想像早年运盐的艰辛与危险,取而代之的,则是探古寻幽的悠然。丰富的动植物与特殊的地质景观,甚至是沿途的碉堡与军事设施,都是走访蔡厝古道不可错过的记忆。
目录
基本资料
所在县市: 金门县金湖镇
里程: 单程1.75公里
步道类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态: 必须折返
海拔高度: 14~229公尺
高度落差: 215公尺
路面状况: 石阶、泥土山径、水泥路
所需时间: 1 小时 45 分钟(往返)
难易度: 低
所属园区: 金门国家公园
山系: -
最适季节: 全年
申请入山: 否
申请入园: 否
百岳 /小百岳: 太武山
附近步道: 金门太武山步道、 金门南风隙古道、 金门太武山大纵走
相关山岳: 太武山
基点: 无[1]
景点介绍
蔡厝古道,位于太武山北麓,由蔡厝村后登山口上山,是一条历史悠久的登山路径,步道由天然岩石铺成的阶梯状,由于石阶众多,当地人又称“百二阶”。
早期蔡厝古道是沙美通往山外的捷径,金门先人挑著盐巴和豆腐,越过山顶,运往另一头的山外贩卖,形成这条不折不扣的盐道、豆腐古道,古道上的浯洲场筑寨砌路记事碑,简称元碑,更证明金门曾为盐场的事实与历史价值。
蔡厝古道登山口有一蔡厝旅游资讯站,于周二至周日营业,提供登山杖及无线导览器租借,并贩售金门文创艺品、简易轻食及全岛唯一特色蝶豆花茶饮,还可预约专业导览达人带你游古道。
旅客踏上经历沧桑岁月的大、小石阶,沿途有元碑、小柱堡、情人桥、和尚石、元履湖等景点,步道多位于树荫林间,春秋季节走起来相当凉爽,途间有需要手脚并用的地区,但登上山后有瞭望台可休憩,鸟瞰山、海的绝佳景色。[2]
过去由于军事管制,古道湮没已久,近年来由蔡厝村民逐步整理,才使古道重现。蔡厝先民,原系以煮盐为业,于山下聚集成村。民国95 年(2006 年),于此处山顶发现元代至正23 年(1360 年)的“浯洲场筑寨砌路记事碑”,更彰显此段古道的历史价值。
1.植物资源:木麻黄、石斑木、豆梨、唐杜鹃、雀榕、小叶桑、绣球绣线菊、郁李、金门油菊、异蕊草、小叶赤楠、枫香。
2.人文景观:百二阶、浯洲场筑寨砌路记事碑。
3.动物资源:东亚家蝠、小雨蛙、金龟、喜鹊、戴胜、黄尾鸲、金翅雀、绿绣眼、𫛭、隼。[3]
交通方式
开车
【蔡厝古道口】
蔡厝古道口位于蔡厝社区后方小路,建议使用 Google Maps 导航座标点(24.47193°, 118.41680°)并循指示即可抵达。
大众运输
【蔡厝古道口】
从沙美或山外搭乘18A路线公车至蔡厝站下车,再使用 Google Maps 导航座标点(24.47193°, 118.41680°),遵循指示步行约300公尺即可抵达蔡厝古道口。
公车资讯可参见:http://ebus.kinmen.gov.tw/[4]
路线地图
出发点: 蔡厝古道口
路线:
蔡厝古道口→(0.35K,5分钟)→元履湖→(1.00K,40分钟)→元碑→(0.40K,15分钟)→毋忘在莒→(1.75K,45分钟)→蔡厝古道口
备注:
1. 可顺走太武山步道或斗门登山古道下山,前者长4公里,约需2小时;后者长1公里,约需1.5小时。
人文生态
蔡厝一条街
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约四百年前),来自福建同安的蔡氏家族便已移民金门,早期蔡氏并非居住于现今之蔡厝,而是后来才迁居至此原名为“山兜”的地方。蔡氏家族之兴盛,可以从建筑物的规格窥知一二,其庄严且规制完整的家庙更是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由于蔡厝邻近军事重地,在国共武力对峙时期,为提供部队生活所需而发展成人称“蔡厝街”的闹区,可以说是繁华一时。
元履湖
此湖之命名由来是为纪念蔡厝先贤蔡复一,周围有茂密树林围绕,在旱季时湖水会干涸见底,而在雨季时则可以看见乌黑的湖水。
元碑
元朝时期,盐是由官府设局贩卖,金门设有浯洲盐场,编有司令等管理职员,并雇用民丁钞煎盐;官方兴建仓储囤盐,分召商运且按岁收盐税。“元碑”之全名为“元浯洲场筑寨砌路碑”,为纪念忠翊校尉浯洲场盐司令陈元泽募款建筑山寨和石路,以提升商旅运输之保障,此碑为金门曾经存在盐场的有力证据。
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石碑位在太武山顶旁,设立于民国41年元月,是先总统蒋介石先生赴金门巡视时亲题的四字石刻,藉以期许国人效法田单之精神,坚定民众的反共复国意志。由于太武山顶峰现在仍属军事管制区,所以石碑目前也是小百岳的登顶认证之处。
倒影塔及郑成功观棋处
为金门三大古塔之一,相传原塔建于14世纪末的明代洪武年间,原来作为海上航海的标志。后经拆毁,现塔为近年重建,共6层,约5.76公尺高,造型优美。据说夕阳西下时,长长的塔影倒映在海面上,会吸引众多鱼儿在倒影旁环游。
“郑成功观棋处”,在倒影塔下方,为一天然岩洞,此处可观察金门岛北海岸的整体情势,据说当年郑成功在金门驻兵时,经常在此观兵、下棋,现在洞内还设有棋台,以标志这段传说。
海印寺
相传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年~1274年),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海印寺建在太武山两个最高峰间的凹地处,曾在“八二三炮战”遭炮火毁坏,后历经多次整修才有今貌,是太武山步道一处重要的休息点。海印寺的左前方有题“海山第一”的石门关一处,是太武山十二奇之一,以幽奇见称,现已列为三级古迹。
动物
哺乳动物以小黄腹鼠及臭鼩最优势。两栖类动物以小雨蛙及黑眶蟾蜍为最常见种类。鸟类也常在山里的疏林、灌丛间活动,常见的鸟类有𫛭、蜂鹰(过境期)、白头翁、绿绣眼、喜鹊、鹊鸲、鹪莺、蓝矶鸫、白腹鸫、大陆画眉、栗喉蜂虎等,是金门赏鸟的重点地区之一。
植物
金门的开发历史悠久,岛上的原始林早年即为居民砍伐殆尽,直至国军进驻岛上后才又开始造林。太武山区还保有金门岛上现存不多的原生林,步道上有许多金门的原生植物,如朴树、乌臼、合欢、楝树、榕树等。另外由于太武山区长期受强劲东北季风吹袭且土壤浅薄,植物普遍耐干旱强风,岩生植物为成其当地的重要特色。太武山区其他常见植物还包括耳挖草、南国蓟、马尾松、菫菜、匙叶紫苑、铁炮百合、天门冬、厚叶石斑木、瓜子金、六月雪、琉璃繁缕、绣球绣线菊、大花咸丰草、木麻黄、糯米条、盐肤木、潺槁树、相思树、郁李、芫花、山黄栀、桃金娘、小叶赤楠、车桑子、小叶桑等。
地形地貌
金门诞生于距今两亿至一亿年前的燕山运动隆起,及喜马拉雅运动,因此上升海面发育出来的花岗岩,经风化,裸露出地面而成丘陵,如太武山、五虎山,其构成的主要基盘岩石是“花岗片麻岩”及“花岗岩”,在太武山南侧,出露的主要岩石为花岗片麻岩,山北侧则以花岗岩较多。
特色
蔡厝古道可说是一条与早年常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路径,距离步道入口不远处的元履湖是为纪念蔡厝先贤而命名,位于山腰处的元碑更是重要的历史遗迹,说明金门早在元代便已经设有盐场。此外,金门是国共武装冲突的第一线战地,因此在古道附近亦可看见当年的军事设施如碉堡、反空降钉等,古道终点则为知名景点“毋忘在莒”石碑。[5]
视频
蔡厝古道|太武山|金门[乐活玩童NO.53]2022/01/16
勇闯金门古道秘境 蔡厝古道又名豆腐古道│中视新闻 20181021
《金门》蔡厝古道探险/第六集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