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镰刀(曹庆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金镰刀》是中国当代作家曹庆国的散文。
作品欣赏
金镰刀
奶奶年轻的时候又白又漂亮,不过,这朵花是插在贫穷和劳累上,虽然有“芳香”,却被辛劳的艰难日子遮挡,上不了学堂,不是下地干活,就是缝补衣裳。
爷爷比奶奶大二岁,跟奶奶家一样,家里穷得叮当响。托人到奶奶家提亲,但是奶奶的父母拒绝了,爷爷不死心,有事没事到奶奶家转转,帮着干活砍柴,能多看奶奶两眼,做梦也欢欣。
那年春天风调雨顺,小麦长得好,夏天收获的时候,地主尚福就决定举办割麦比赛,第一名奖励十块大洋,第二名奖五块大洋,第三名奖励二块大洋。这尚福出身贫农,各种农活样样精通,娶了富裕家的女人后,精打细算过日子才慢慢成为地主。他最拿手的就是割麦子,最能割的人一天割一亩,他却能一天割三亩,就像个机器人,不知疲劳,割麦子的时候吃住都在麦田,没人能比得过他。爱割麦,也爱欣赏割麦,经常请割麦能手吃饭。前几年他也搞过割麦比赛,只是奖金没有这么丰厚。
今年却不同,侵华的日本鬼子离这里越来越近了,他想快点收割麦子,不让日本鬼子抢走。
爷爷绝对是个农活的高手,割麦子也不话下。要是能拿到每一名,再到奶奶家提亲就十拿八稳了。没事的时候,他就练习一下割麦的动作。割麦要跨得开步,弯得下腰,铁打的手臂,不停的镰刀。腰功很棒像弹簧,捆麦,搬运,弯腰,直立,光有好腰不行。爷爷常常把一块石头挂在脖子上练腰功,手里拿着一块大石头练臂力。
麦子如果长得好,就会又密又高。越好的麦子割得就会越慢,高手都喜欢割好麦子。割麦高手是很吃香的,雪白馒头的清香,好像就是由这些割麦人的汗水变来的。今年的麦子就是又密又高,爷爷走在街上的时候,人们仿佛闻到了馒头的清香,对他露出笑脸。
天越来越热,麦子一天天变黄,可是这里也听到了远处的枪炮声,偶尔还有日本鬼子的飞机飞过。
恨不得麦子明天就熟。
这天晚上,有人轻轻地敲着爷爷家的门,是个陌生人,一看就知道也是个农活好手。但是,这个人自称是八路,要爷爷参军打鬼子。近来村里已经有两个小伙子悄悄去参军了,爷爷恋着奶奶,老想着割麦获得那十块大洋。如果日本鬼子打过来,像爷爷这样的年轻人,要么被枪杀,要么被捉壮丁当汉奸。
这个八路说,不就是要在家等着比赛割麦子么,不如你和我先比比,赢了,就留在家,输了就跟他走;因为麦子还不熟,只割两把,割下的麦子可以煮熟了吃,也不浪费。
爷爷欣然同意,两人拿着镰刀到了自家的麦地。他割麦的速度如风,这个八路还没有弯腰,他手里的镰刀就伸向了麦子。但是却怎么也割不起来了。而那个八路,却轻轻松松割了两把麦子。
原来麦子里有人钉了一段木桩,即使爷爷再有力气,也不能把麦子割断。
显然,这是八路提前设了圈套,就是让爷爷明白一个道理。
中国人多,有力气也没用,日本鬼子还不照样打进来了?
爷爷明白了,也没有争辩。
他不能只想着那十块大洋,他得去参军,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才会有十块、百块,甚至千块大洋,赶不走日本鬼子,麦子、大洋,什么也没有。
当晚,爷爷就跟八路走了。他练得的割麦功派上了用场,镰刀耍的“呼呼”作响,得心应手,成了神刀。和日本鬼子近身格斗的时候,不是砍断了他们的腿就是割下了他们的头,杀了很多的日本鬼子。
日本鬼子到底还是进了我们折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奶奶却被一个汉奸看中,并接受了人家的彩礼,就要和这个汉奸结婚的时候,爷爷却带着队伍来了,杀死了汉奸,奶奶就跟着爷爷走了,也当了八路。
爷爷当了排长,有了大叔;当了营长,有了大姑;当了团长有了爸爸。
爸爸二十多岁的时候,也看中了一个村里的一个姑娘。村里人依然尊敬割麦能手,生产大队每年都举行割麦比赛,每个小队推荐出几名好手,大队长亲自主持比赛,奖金是公分,公分就是钱。
大叔和大姑跟着爷爷奶奶在城里生活,爷爷却让爸爸跟着二爷爷在农村长大;爷爷以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吃苦能干,会更有出息。爸爸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当然,也是割麦能手,除了爷爷教他的,他还自己打造了活镰头的镰刀,就是镰头用钝了可以更换,节省了磨镰的时间。他参加了三次割麦比赛,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今年割麦比赛的时候又快到了,大队今年除了奖励公分,第一名还能奖励一幢新房。爸爸划算着,如果能得到这套新房,就找媒人到姑娘家里提亲,这事准成。
可是麦子即将成熟的时候,这里却下一场大暴雨发洪水,冲毁了好多麦田,也把村里好多房子冲垮了,准备奖励给割麦比赛第一名的新房被大水冲得只剩下了地基。
作者简介
曹庆国,中国散文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