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錦香種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錦香種植
金錦香,別名:杯子草、小背籠、細花包、張天缸、昂天巷子、朝天罐子、細九尺、金香爐、裝天甕、馬松子、天香爐,拉丁文名:Osbeckia chinensis L.,是野牡丹科、金錦香屬直立草本或亞灌木,高20-60厘米;莖四棱形,具緊貼的糙伏毛。葉片堅紙質,線形或線狀披針形,極稀卵狀披針形,頂端急尖,基部鈍或幾圓形,全緣,兩面被糙伏毛,於背面隆起,細脈不明顯;葉柄短或幾無,被糙伏毛。頭狀花序,頂生,蒴果紫紅色,卵狀球形,4縱裂,宿存萼壇狀,外面無毛或具少數刺毛突起。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基本信息
中文名:金錦香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桃金娘目 Myrtiflorae
科: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
亞 科:野牡丹亞科 Melastomatoideae
族:野牡丹族 Trib. Melastomateae
屬:金錦香屬 Osbeckia
種:金錦香
形態特徵
天香爐長約60cm。根圓柱形,灰褐色,木質較硬面脆。莖方柱形,老莖略呈圓柱形,粗2-4mm,黃綠色或紫褐色,被緊密的黃色粗伏毛,質脆易斷,髓白色或中空。葉對生,有短柄,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2-5cm,寬2-6mm,先端尖,基部鈍圓,上表面黃綠以,下表面色較淺,兩面均被金黃色毛;基出脈3-5條,側脈不明顯。頭狀花序球狀;萼黃棕色,花冠暗紫紅色,皺縮,易脫攻。蒴果鍾狀,具杯狀宿萼,淺棕色或棕黃色,先端平截。氣微,味澀,微甘。以葉多、帶果者為佳。[1]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100米以下的荒山草坡、路旁、田地邊或疏林下陽處常見的植物。
分布範圍
產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印度支那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廣東南部沿海島嶼。
分類學
金錦香,別名:杯子草、小背籠、細花包、張天缸、昂天巷子、朝天罐子、
細九尺、金香爐、裝天甕、馬松子、天香爐,拉丁文名:Osbeckia chinensis L.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桃金娘目;野牡丹科;金錦香屬;金錦香。
種植方法
播種、扦插,春節進行。
由於野牡丹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稍耐旱和耐瘠。因此以向陽、疏鬆而含腐殖質多的土壤栽培為好。
野牡丹廣泛分布於江南大部分省區的曠野山坡、山路旁灌叢林中、疏林下。喜陰,適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長,耐瘠薄,具有很好的抗病蟲害能力,管理粗放。花後需及時修剪,以控制株高度及株型。可孤植或叢栽於林下。播種苗生長緩慢,扦插宜在春夏進行,髮根快。
野牡丹採用種子繁殖方式。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將種子混攔草木灰或細土,均勻地撒播於苗床上,覆蓋細土2cm,然後蓋草、澆水。每1h㎡播種量22.5~30kg,氣溫在25℃以上時,20d左右出苗,出苗後揭去蓋草。苗高15cm左右,按行株距40cm×40cm開穴,每穴栽3株。
野牡丹的花,盛開在夏季,在鮮艷之中帶點柔弱的粉紅花朵,但又不失本身具有的野生性。
野生種多生長於海拔約120米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開闊的灌草叢中。常綠小灌木,高約1~4米,根粗大,淺灰棕色。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稍耐旱和耐瘠,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是酸性土常見的植物。性雖耐旱,但若土壤能經常保持濕潤,則生長較旺。
耐瘠薄。以疏鬆而含腐殖質多的土壤栽培為好,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或腐葉土生長最佳。,故取名寬葉金錦香,看來與拉丁名的字意相反,但與實 物情況是一致的。[2]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收斂止血,治痢疾止瀉,又能治蛇咬傷。鮮草搗碎外敷,
治癰瘡腫毒以及外傷止血。
名稱:金錦香
別名:七孔蓮、蜂窩草、仰天鍾、金香爐、罐罐草、金石榴、金鐘草
來源:野牡丹科金錦香屬植物金錦香Osbeckia chinensis L.,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全草,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味歸經:性平,味微甘、澀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止咳化痰。用於急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膿瘍,腸炎,感冒咳嗽,咽喉腫痛,小兒支氣管哮喘,肺結核咯血,闌尾炎,毒蛇咬傷,疔瘡癤腫
用法用量: 0.5~2兩;外用適量,鮮全草搗爛敷患處(摘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化學成分
本品含金錦香酸(osbeckic acid)[1],2-呋喃甲酸(2-furo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胡蘿蔔甙(daucosterol),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6)-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吡喃葡萄糖基-(-6)-β-D-glucopyranoside],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全草還含酚類成分及氨基酸。
藥理功效
1、煎劑用試管稀釋法,1:8~1:4濃度對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傷卷桿菌、痢疾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2、對支氣管哮喘及細菌性痢疾有一定療效。
3、有抗炎作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