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融现象解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融现象解析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评论虽然属于新闻的范畴,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应注重挖掘新闻背后的含义。要体现一定的政策要求,贴近金融中心工作,给人以指向和启迪。但评论毕竟不是政策,不是文件,不必像公文写作那亲遣词造句,也不必大篇幅摘抄政策和文件,更不必句句与政相吻合。评论要体现理论逻辑,很难象,一篇违背经济学常识或基本逻辑的评论会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此,评论内容应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弄清楚所述问题中所隐含的基本经济关系、经济概念和运行机制,避免闹出常识性的笑话。但评论毕竟不是学术论文,我们也不必时时以学术规范吹毛求疵。应当看到,做到新闻、政策和理论的统一并非易事,但这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贴近市场和实际、吃透政策,注意不习和调研,努力做学习型、专家型、研究型的新闻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评论能力。

图书信息

作者:魏革军 著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1

版次:1

页数:184

字数:155000

印刷时间:2005-12-1

纸张:胶版纸

ISBN:9787504938800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评论虽然属于新闻的范畴,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应注重挖掘新闻背后的含义。要体现一定的政策要求,贴近金融中心工作,给人以指向和启迪。但评论毕竟不是政策,不是文件,不必像公文写作那亲遣词造句,也不必大篇幅摘抄政策和文件,更不必句句与政相吻合。评论要体现理论逻辑,很难象,一篇违背经济学常识或基本逻辑的评论会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此,评论内容应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弄清楚所述问题中所隐含的基本经济关系、经济概念和运行机制,避免闹出常识性的笑话。但评论毕竟不是学术论文,我们也不必时时以学术规范吹毛求疵。应当看到,做到新闻、政策和理论的统一并非易事,但这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贴近市场和实际、吃透政策,注意不习和调研,努力做学习型、专家型、研究型的新闻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评论能力。

该书收集了作者到《金融时报》社工作后(2003~2005年)的大部分拙作,坐井观天,不成文章,但归是自己的辛勤之作,也就不揣冒昧编辑成这本小册子,供读者批评雅正。

作者简介

魏革军,男,1964年10月出生,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博士学位,现为《金融时报》副总编辑。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办公厅工作。截至目前,共出版专著、译著3部,在《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国际金融研究》、《经济日报》、《中国记者》、《金融时报》发表论文及金融评论多篇。博士论文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奖。

图书目录

非理性博弈为何普遍存在

人民币汇率的喧嚣

从金融宣传到有效沟通

和谐金融辩

谁会从美元贬值中受益

走向更加完善的金融业公司治理

辩证看待金融生态环境

从政策摩擦走向国际协调

放松利率管制的长期效应

公共金融教育不可或缺

国有商业银行行的革命性变革

利率市场化的走子能迈多大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

货币政策的平衡观

关注中国金融发展的趋势

理性看待商业银行的非理性行为

用市场创造市场

走出农村金融短缺的瓶颈

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杠杆效应

中央银行的行为哲学

走向理性繁荣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金融发展观

技术:金融竞争之本

中央银行发展的新阶段

国有银行的优势缘何被低估

货币信贷高增长是一种体制现象

可持续性:衡量货币增长适度性的重要性标准

金融创新期待新突破

CEPA掀开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新篇章

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喝彩

设立亚洲债券基金意义深远

注意防范货款高增长的风险

SARS提速公共管理和生活方式变革

系统推进与风险分散: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走向

应建立我国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中国金融跨入现代市场经济之门

设立银监会: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将更加专业化

经营银行

中国没有输出通货紧缩

附录1:论坛发言接要

可持续能源融资模式的丰富内涵

应密切关注我国金融风险的特殊性

中产崛起的关键在于激发内部经济金融活力

减少诚信建设中的非理性博亦

……

推荐

进入新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爆炸让人应接不暇。人们不仅要掌握信息,更需要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社会的需要赋予了新闻评论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动力,评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书收集了《金融时报》副总编辑魏革军博士近几年发表的部分评论文章。作者对金融领域发生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深刻评述,可为读者提供思想、观点和见解,为读者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去维护和提升对金融发展的信心。[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