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奔向诗意远方(谢向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金秋十月,奔向诗意远方》是中国当代作家谢向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金秋十月,奔向诗意远方
赵义山先生词二首阅读札记
一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来自广西区作家协会的一封邀请函,邀请我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到广西贺州参加广西第四届花山诗会,没有半点犹豫,就奔向诗和远方。
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奔袭,当天到了风光秀丽的贺州。顾不上休息,我和钦州著名军旅诗人温柔一刀,直奔贺州学院。当晚的贺州学院报告厅座无虚席,热爱缪斯的不仅仅只是诗人,贺州学院的师生也不乏其人。在美女主持人楚玮娜的主持下一场精彩的晚会拉开了序幕。首先颁布年度广西优秀诗人,庞白、费城从四名提名诗人中脱颖而出,荣获2019年度广西优秀诗人称号。
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石才夫等为获奖诗人颁发证书,奖金。
接着广西第四届花山诗会“小康生活,诗意远方"主题诗歌朗诵会,诗人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诗人自己诵读自己作品的,有合诵他人作品的。来自《北京文学》的师力斌老师第一个登台诵读他的诗作《看记录片<创新中国>》,来自首都的诗人,心情激动。带给人们一阵阵欢笑的是男女诗人黄土路、羽微微等四人用普通话和其他三种方言朗诵诗人汤松波的《贺州书》,来自《诗歌月刊》的诗人黄君玲朗诵琬琦的《摘柿子》声情并茂,贺州学院的多名同学合诵诗人桐雨的《共同的愿望》激动人心。而最后一首《向胜利进军》长诗,引发人们心中强烈的共鸣。也将诗歌朗诵会推向了高潮。
当夜,我久久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生活不仅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二
第二天,贺州的天空蓝得想让人飞翔。好戏连连。九时许在贺州正菱大酒店十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广西第四届花山诗会暨第八届广西诗歌双年展“又见村庄"研讨会开幕式。
石才夫副主席的致辞,热情洋溢,“时代需要有温度、有力量的诗歌,诗人理应有所担当。”石才夫指出,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西诗人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抗疫主题诗歌,以诗歌书写家国情怀,体现了广西诗人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诗歌大省、强省,我们要认真审视自己,既要自信,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可能进步。”《广西文学》主编覃瑞强坚定地说。
《广西文学》副主编冯艳冰接着介绍,“经过8届广西诗歌双年展的磨砺,如今广西的诗歌生态良好,不但有自行车、漆、麻雀等诗群的合唱,还有双年展这个平台的展示。这次“又见村庄”联展,除了惊喜,也发现一些问题,就是乡村写作的格局较小,一些是小品式的组合,缺乏厚重的有历史感的佳作。”
“现在到处可见广场舞与诗歌朗诵,诗歌如今是最便宜的精神消费,诗歌还能让人建立一个虚拟的社区。”《北京文学》杂志副主编师力斌的发言,从他与广西的渊源,广西诗人湖南锈才的“后现代”笔名,以及与北京文学的渊源开始说起。他说,迄今为止,除了广西,没见有哪一个省(自治区)的综合性文学期刊,能这么“大方”地每两年拿一期杂志全部做诗歌双年展。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多年的孵化,《广西文学》诗歌双年展,今天已经成为诗歌界的品牌。师老师的发言客观真实,当然,也带有几分鼓励。
“《广西文学》杂志有情怀有担当,每两年举办一次诗歌双年展,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作品》杂志副主编郑小琼,很真挚的表示对《广西文学》和对广西诗人的肯定和祝福。
“乡村不仅仅是人类情感的发源地,也是人们的精神还乡之路。”《诗歌月刊》编辑部主任黄玲君说,“又见乡村”,既是乡村的动态呈现,更是一种亲切的呼唤。
“当前一部分诗人及作家的写作,忘了初衷,漠视来路,一律西化,这是丢了自己的根。诗歌写作应该回归现实,回望乡村,扎根土地。″《黄河文学》副主编许虹的话有几分语重心长。
“每隔一段时间,我必须回到农村去,我不能够与它的距离太远。”《星星》诗刊事业部主任李斌在发言中指出,写作不能光躺在城市想象乡村。李斌主任的话十分客观,发人深省。
人,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根。作家、诗人当然更要这样。
为了寻根,当天下午,诗人们出发到黄姚古镇。十七年前,我曾经有缘到过,只是由于是匆匆游览,许多东西都被岁月遗忘,这次故地重游,古镇也是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是,古镇里一棵八百八十年的古榕,依靠人们特制的几棵木桩,依然顽强地挺立着,像一把巨大的绿色雨伞,为人们遮风挡雨,也像一个巨人,顶天立地。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游了古镇,全身心是一种放松,我陶醉在黄姚的山水之间。
当天晚上,细心的主办方,特邀请我们一行在黄姚镇演艺中心观看了一场《寻根黄姚》有几句广告词十分精彩,“没看《寻根黄姚》,不算到过古镇。本来,我有点累了,因为第一天晚上没休息好,不想去看。但是,同行的诗人说,不去不算到古镇。我于是一咬牙,出发。晚会,果然十分精彩,活现活灵是一场文化大餐。若是不去,真的会留下遗憾。
当天晚上,枕着黄姚这个美丽的名字,我安然进入了梦乡。
我的诗人梦,注定会继续下去。
三
第三天的行程也是十分紧奏,主办方安排诗人们游秀水状元村。这个村庄是中国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山水秀美,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全村充满几分神奇的色彩。
走进秀水状元村,我被一栋状元楼所吸引。想不到在这个看似有点偏僻的山村,挺立着一栋宋代的状元楼,三进间的楼仿佛一个美男子昂首挺胸立于秀水村。令人感觉到惊奇的是,状元楼后有一座靠山,俨然一个坚强的卫士,守护着状元楼。这座神奇的山,我姑且称之为状元山。哈哈,状元村挺立状元楼,状元楼依偎状元山,状元山守护状元楼,令人羡慕,叹为观止。
状元楼前还有一片荷花,在秋风中展示最后的美丽,逗得诗人们驻足观赏,与之合影留念。我想如果是在夜晚,如水的月色挥洒在荷叶上,该是如何的如梦如幻,美轮美奂。
正在想着,忽然看到一些诗人去围观一位中年画家创作,只见画家在支起的画板上,熟练地将古村的一间屋作为绘画对象,气势如虹,惟妙惟肖,在场的人们,无不为画家的高超技艺所折服。一打听,原来是广西艺术学院一名教授带研究生出来,实地创作写生。艺术是相通的,诗人与画家对过眼神之后,画家继续专心创作,诗人们则随着大部队,继续到福溪采风。
福溪村位于富川西北地带,是一个“脚踏两省(广西、湖南),目眺双关”的边陲文化重地。是一个“始于唐末,兴之宋朝”的古村。该村以村内的灵溪河为福祉定居安寨,故取名福溪。福溪开村立寨以来,历千百年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情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境内建寨占卜以八卦易经与阴阳理学为理念,建成“十三门族十三楼,十三囿群十三巷;四姓联袂四宗庙,诗礼宗风诗画扬;一渠一桥聚风水,两庙三台祭楚王,瑶汉文化彰情致,古韵古道文化昌。"的文化品格。
在福溪,毓秀风雨桥也是令人注目的景观之一。它是富川27座风雨桥中风貌特殊的一座,因此,和富川其他风雨桥群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天,我从桥上走过,觉得它活现活灵,美观大方,甚称人文相映,风习相承。让人大呼过瘾。
福溪的人文历史在乎其强大的人文气场,而福溪的人文气场又在乎其坚毅向上的淳朴民风。福溪是一条幸福的村庄,福溪又是一条幸运的村庄。福溪福溪,福在心中。
岔山村是此行最后一个采风村庄。沿着被人们的脚步打磨得闪亮的青石板,小巷子一直伸向了远方。
岔山被人们称之为“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铜古马,街上巨大的棋子,墙上的古老书画,各种特色小吃琳𤨡满目,令人羡慕不已。
由于是此行最后一个采风的村庄,尽管有点累,脚步有点沉,我还是咬牙坚持着向前奋力前行。呵呵,终于走到了湖南省境内啦,那种依靠一双赤脚行走跨省的感觉,妙不可言。于是,登上重新修建的围墙上,叫一起同行的小李诗人帮我拍照,作为奔向诗意远方的留影。那一刻,我相信自己一定会笑的很灿烂…… [1]
作者简介
谢向东,广西钦州市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散文诗学会会员。